让学生真正寻访到诗歌之美

2009-07-17 03:49刘静黎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再别康桥康桥徐志摩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新课标如此关注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我们当然不可违背,而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高,诗歌教学显得更为突出。《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诗歌,诗歌充分体现了新月派“三美”的主张。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寻访到诗歌之美呢?对于这首诗的教学环节,笔者有如下设想:

其一,重视诵读,采用边诵读边深化感受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握诗中意象,领悟诗人情感,获得审美上的愉悦。

诗歌教学的情感体验常常是在独特的教学方式——诵读过程中得到提升的。因此,诵读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再别康桥》这样唯美的诗歌,诵读自然更不可忽视。只是在有限的课时里,只能删繁就简,采用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诵读的方法很多,本诗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初读入境,整体感知。即学生初步感知诗歌,读准停顿、节奏、重音等,同时读出诗歌的感情基调。第二步,范读再读 ,感悟形美。即教师范读,学生再按照自己的理解读诗歌,找准诗歌的韵脚和诗行的排列特点,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和建筑美。第三步,细读美读,想景悟情。这一步,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康桥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欣赏诗歌的画面美。可用齐读、个别读、重点读等多种形式,赏析与吟诵双向并进。

其二,打破以介绍作者开始的程式化导入传统,先品鉴诗歌,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近诗人,探讨诗的魅力和诗人的创作情怀。

大多数人习惯在课题导入之后就向学生介绍志摩其人及其创作背景,这固然有它的合理性,但我们也不妨做新的尝试,把对诗人的更多了解放在对诗歌的一定鉴赏之后进行。学生在品味诗歌三美之后,常常会有进一步的探寻:为什么徐志摩爱康桥至深,难道仅仅是因为它的秀丽?康桥有着怎样的魔力才吸引了这位诗之骄子?这位“情才”与“奇才”究竟又有着怎样的与众不同的魅力?……此时,我们就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份好奇之心,进一步挖掘诗真正美之所在。而要做这些深层次探讨,就必然离不开对诗人的经历的更多了解,谈到他的政治理想,谈到他的灵魂伴侣林徽因等等,这些介绍,若放在课堂开始就进行,既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谈起,学生又难以接受,更有教师强加思想给学生之嫌。因此,不如合理地安排在后面。学生自我的追问远比教师的介绍效果要好得多。笔者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案例:盐城中学李仁甫老师上《再别康桥》,一番朗读之后,他用整节课时间给学生讲述徐志摩、林徽因以及陆小曼的恋情,结果,有80%的学生在周记里记下了这节课,并且对“林情徐意”进行了述评,更可喜的是,不少学生把徐志摩的诗集和有关徐志摩的评论都找来读了。对这样的课,评论者们自然褒贬不一,而笔者觉得值得肯定的是,学生的热情调动起来了,诗歌的美他们能主动地探寻了,这不就是教育所需要的吗?教育的终极关怀指向的是学生。所以,我们关注的是学生学习诗歌时是否情趣盎然、诗意浓浓,是否燃烧起了学习生活的激情,是否更喜爱诗歌了……如果说一节课上完,我们学生的内心还是静若止水、波澜不兴,那又有何意义呢?

其三,积极构建与学生的互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真正实现诗歌的美育功能。

教学条件下的鉴赏活动,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策动并促成主体鉴赏。诗歌教学应该强调注重个性化的阅读,教师不应该用定论的方式传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感悟自己去发现知识。为此,教师要积极构建与学生的合理互动,注重学生的自我揣摩、自我发现、自我讨论。例如在鉴赏诗歌的“意象与意境”时,就可让学生自己先感受、体会,然后交流、讨论,再质疑、解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观念简单地灌输给学生。再如,《再别康桥》究竟是政治诗或是爱情诗?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观点,此时,教师就要给学生开放的空间,不要轻易下结论。教师可以只给学生部分徐志摩的相关资料阅读,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把更多的精彩留到课外。要知道,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灌装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等待着老师帮助他们点燃火热的激情。

法国作家雨果说:“心灵中的诗启发人高尚情操、高尚行为以及高尚著作。”诗歌的美育功能是巨大的,美的熏陶、美的鉴赏、美的享受,从而激发美的火花以创造美的生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积极带领学生品美、悟美,真正寻访到诗歌之美,从而实现诗歌的美育功能。

(刘静黎 湖南澧县职业中专学校415500)

猜你喜欢
再别康桥康桥徐志摩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花牛歌
“雨巷诗人”与“康桥诗人”
郑州康桥悦蓉园新中式院墅
小评《徐志摩论》
《雨巷》与《再别康桥》比较阅读
徐志摩的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