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参与式教学设想

2009-07-16 09:33王承栋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6期
关键词:琵琶行琵琶白居易

现阶段,因为高考压力和试卷的导向,高中语文教学普遍从一开始便“知识化”和“试卷化”。于是,一方面,新书发下来,学生最先翻看的是语文,课外接触最多的也是与语文有关的书籍,从中获取生活的乐趣;另一方面,课堂上把外部世界的知识和完全脱离学生实践的理论强行灌输给学生,使得他们厌恶语文课。高中语文教学要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参与式教学模式是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拟用参与式教学模式就其实用性举一例以说明。

教学构想:

1.让学生以《琵琶行》为个案,搜集整理白居易的有关材料,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对本文中的琵琶女形象进行分析,并体会白居易的写作心情。

2.营造人文化课堂情境,引发师生互动。

3.教师在整个活动中,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和引导者。

课前准备:

1.考虑到学生对于白居易的了解,本节课在设计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注重学生读诗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诗词的理解力求多元,不求惟一。

2.课前全班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喜好,各选取一首白居易的诗词,尽量展示自己的特长,简单赏析,并充当教师角色,引导全班同学共同学习,从而拓宽知识面。

教学步骤:

一.立案(确定研究对象)

1.引进构建主义教学理念,运用师生互动的结构体式,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

2.鉴赏《琵琶行》一文,重点分析琵琶女形象,并体会白居易的写作心情。

二.规划(制定教学计划)

①把学习者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选出小组长和中心发言人。

②自由阅读,通过翻查工具书,深入理解要学的内容,提出问题。

③自由讨论,交流收集的材料,交流讨论的内容,共同提高。

④小组讨论,对确定要交流的问题讨论,整合并确定发言内容。

⑤代表发言,对商定的结果由小组长或发言人作简明扼要的说明。

⑥教师点拨,补充学生的缺漏,纠正学生存在的偏差,提出疑问,激活学生思维,适时总结。

三.实施(教学过程安排)

前奏:播放琵琶曲《春江花月夜》录音磁带,布置学生看书,让学生在音乐中熟悉课文,营造诗歌品赏氛围。

1.导语:今天我们开始赏析《琵琶行》,重点鉴赏琵琶女形象,体会文中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要求大家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你所收集的资料,并结合你个人的体会鉴赏诗的韵味,品味诗人化动听的琵琶声为美妙诗句的超凡本领,并探求诗人“泪湿青衫”的原因。

下面我们开展学习活动。

活动一:背景了解

目标:搜集整理白居易的有关材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时间:5分钟

材料:白纸、彩笔、课前搜集的材料

过程:1.把自己搜集整理白居易的有关材料发给小组成员。2.互相学习,并在白纸上整合出一份与本文相关的较有用的背景资料。3.宣布各组讨论结果。(重复者不再讲)4.头脑风暴:述说对白居易的认识。

说明:此活动是让学生自己参与,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往往有老师意想不到的收获。

活动二:人物分析

目标: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对本文中的琵琶女形象进行分析,并体会白居易的写作心情。

时间:20分钟

材料:白纸、彩笔、辅导资料

过程:1.自由阅读全文,结合自己的资料,掌握字词,理解课文大概内容。2.互相交流,初步感悟琵琶女形象。

教师设计以下问题:

(1)作为名噪一时、有着高超演奏技艺的琵琶女为什么“千呼万唤始出来”,还要“犹抱琵琶半遮面”?

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如果学生回答有偏差,老师可适当引导,并明确:

①琵琶女由于年长色衰,不愿被人看到这一弱点,所以不肯轻易为别人演奏。②琵琶女虽为娼女,但仍受“三从”、“四德”的思想影响,不肯轻易抛头露面。③琵琶女在年轻时被人呼来喝去,没有做人的尊严,而现在她已“从良”,有了自己的尊严,所以不肯轻易为人演奏等等。

(2)作为“文艺工作者”,按理琵琶女应该是年纪越大技艺越精,可为什么会“门前冷落鞍马稀”?

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明确:年长色衰。

(3)你如何认识琵琶女“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这一形象?

明确:琵琶女曾是一名色艺双全、名噪一时的歌女,虽有高超的演奏技艺——“曲罢曾教善才服”,但由于古代妇女社会地位不高,像琵琶女这种从事以娱人为业的人就更加没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是因为她年轻貌美而不完全是通过高超的演唱技巧赢得的,由此可见,琵琶女是处于被观赏的地位,毫无自己的人格尊严,是受侮辱、受损害、毫无社会地位的古代妇女的代表,即使在“嫁作商人妇”后,从“商人重利轻别离”及“去来江口守空船”也可知道其社会地位毫无改善,从“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中可以看出,琵琶女在遭遇了如此多的变故之后,仍然没有觉醒,是非常可悲的。这就可为现时之鉴了。

(4)诗人白居易为什么对琵琶女深感同情?请用文中的一句诗回答。

明确:因为两人遭遇类似,故而心情相通,白居易才从琵琶曲中听出了琵琶女的人生哀怨。音乐,便成了一个被压抑的正直的知识分子和一个沦落为封建社会最底层的琵琶女思想感情沟通的桥梁!最后以至“泪湿青衫”,诗人从心底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喟叹。

(5)追问:作者有哪些身世之感?在本诗中如何体现的?

(启发思考:诗人白居易在文中都写了哪些景物?)

同学们可能稍加讨论就会发现,诗人在开始就用景物加以衬托。作者所写之景为“枫叶荻花”“黄芦苦竹”、“杜鹃哀猿”。这三类景物在古代文人笔下都有极强的隐喻意味。

①引发学生对诗人遭遇的思考,学生结合自己的资料及课文注释讨论总结。

②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所谓情景相联,比景写情,也即“一切景语皆情语”。

(6)自已思维,提出相关问题,供大家讨论。

(自由讨论,结合手中材料和个人认识自由发言 )

(7)头脑风暴:大家交流,述说对琵琶女的认识。

说明:此活动从课堂秩序看来最乱,实际最为学生用心的时刻,孩子们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须认真组织,也要做好点拨引导才行。至于答案,只要意思明确就行,语言可由学生自己组织。

活动三:动手写作

目标:加深对琵琶女的认识,对白居易的了解。

时间:20分钟

材料:白纸、笔

过程:1.从你对琵琶女的认识,或对白居易的了解,给其中的两个人或一人写信,帮他们分析飘零的原因,并劝慰他们,勇敢面对生活。2.小组内口头交流作文,并评选较好者书面交流。教师也可写下水作文,与学生沟通交流。

说明:此活动在互帮互学之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共同的发展。同时也可锻炼习作水平,并将诗与文相结合,文本与生活相结合,有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王承栋,语文教师,教育硕士,现居甘肃白银。本文编校:黄碧斋

猜你喜欢
琵琶行琵琶白居易
我和我的琵琶
吕楠作品
朋友
夜雪
从《琵琶行》浅谈知音情结
“琵琶”和“枇杷”
吴绪经水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