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萌
摘 要:隐喻与转喻同为日常言语中普遍的语言现象,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和转喻不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和推理过程,渗透到了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本文从认知功能角度出发,分析了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据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
关键词:隐喻 转喻 认知语言学
一、形式与功能
自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创立之后,形式主义语言学便成为语言学中占主流地位的流派。形式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天赋论,把语言能力看成是人具有的一种生物属性,一旦接触了适当的语言事实就有一套语法演化出来。而功能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系统是适应人类的需要而发生、发展的,因此,语言现象的解释必须到语言的功能中寻找。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形式主义语言学的根本区别可以归结为对有机体之间的语言现象的强调,即强调人的谈话总是在相互之间进行这一现象,而非仅仅强调人能说话这一机体内的能力。因此,这一取向决定了两者研究中心的差异。
功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社会、认知、语用、语篇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代表进行分析。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认知语言学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全新的导向。它主要包括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这构成了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认知语法主要用“象征单位”和“识解”分析语言的各个单位,从语素到句子。传统上隐喻和转喻被看作是应用最广的修辞手段,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学语言现象。随着认知语言学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转喻和隐喻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认知和推理过程。当代认知语言学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是同样重要的认知机制,影响着我们的知识结构。
二、隐喻的认知分析
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概念体系和认知方式,它已经渗透到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隐喻表达在词的层面上包括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副词性隐喻、介词性隐喻等等。隐喻思维在语言学功能上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对隐喻的意义理解(语义和语用)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多义词的意义理解和新词的创造上。以多义词为例,相似性是隐喻的出发点,建立这种相似性的途径就是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类在不同事物之间辨识或创造共享特征或联系的过程。因此,从根本上讲,隐喻是将一种事物理解和表达为另一种事物的认知过程。从理解的角度,隐喻思维对多个义项的发展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英语中“bank”一词,意义依次为:银行、河岸、赌本、道路拐角处的护堤。“银行”作为该词的基本义,含义是“安全之处”,由此引申发展,体现了隐喻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新词汇的创造过程也离不开隐喻思维,隐喻的认知本质在词汇的创新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得人们要在认知领域找出新词汇来对其命名,于是隐喻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如计算机领域中的“information highway”(信息高速公路)、“mouse”(鼠标)、“download ”(下载)、“softlanding”(软着陆 )、bottleneck”(瓶颈)。由此可以看出,人们总是用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来了解认知抽象的、陌生的事物,这是自然的认知方式。
许多委婉语是通过隐喻构成的。委婉语的产生与语言禁忌有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歪曲认识,将语言与其所指混为一谈,引起恐惧、厌恶或人们不愉快感情的事物在语言中也不被提起,而是用委婉语来迂回的表示。因此,委婉语跟人们的认知心理有密切的关系。隐喻根据事物的特点,找出和禁忌物有相似特点的其他事物,通过比喻,转移听者的注意点,以使听者在头脑中唤起不同的认知意象,暂时阻断消极意象,降低对听话者的冲击来构成委婉语。比如,人际交往中,死亡是恐怖的,是被禁忌的,因此,汉族人在提到死亡时往往不会直接说出来,而是说,某人“去了、永远离开了、长眠、与世长辞”等等。这里“离开”是把死亡比作旅行,一个旅行者永远离开一个地方,再也不会回来,可以映射一个人生命的消失。在英语中也是忌讳说死亡的,通常说“to be rest、sleep、go home、be in the heaven”等,以“rest”为例,是“休息”的意思,认为死者是永远的休息了,从而淡化了死亡的痛苦和恐惧以及其他不愉快的方面。“in the heaven”,在人们的宗教认知框架内,上帝是居于天堂的,那里有永恒的幸福和安宁,将死者说成是应天主的召唤进天堂安息,是对生者的安慰,是由隐喻构成的委婉语。此外许多科学定义、政治概念也是通过隐喻转换形成的。
三、转喻的认知分析
转喻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与隐喻紧密相关,但隐喻是一种投射,转喻是一种过渡。如“壶开了”“小眼镜今天在学校不开心”“铅笔断了”,分别是用“壶”来代替壶中的水开了,用“小眼镜”来代替戴眼镜的人,用“整体铅笔”来代替笔尖。由于他们分别是容器、凸现的意象、整体,因此显著度高于各自所代表的事物,从而进入交际领域。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在理想认知模型里以一个概念实体为参照点,为另一个代表认知目标的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途径,或者通过凸现的部分来把握整体映射。其中转喻的替换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中现实事物的替换,也体现在概念层次上。这样,通过对深层转喻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话语,完成交际。
转喻阻碍了人们的常识性记忆,一方面使语言鲜活简洁,另一方面造成了陌生化效果。陌生化是文学作品产生审美效果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文学作品中,转喻作为修辞手法被广泛应用。如《水浒传》中,景阳岗下的小酒店“三碗不过岗”的招牌,是典型的用容器代替容器内所盛物“酒”,这是一个明显的转喻,“碗”比碗中的“酒”显著,因此这种替代顺理成章。尤其是数字“三”与“碗”的结合,以数量词直接代替它所隐匿的名词,给人强烈的感觉冲击,凸现了酒的醇厚和卖酒人对自家酒的信心,无怪乎好汉武松要喝个一醉方休。又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用“黄”代替黄狗,“苍”代替苍鹰,“千骑”转喻随从的将士。“黄、苍”与“狗、鹰”在“物体—性状”这一认知模型框架内构成转喻。由于古典诗词有格律限制,追求韵律和简洁,因此常常要运用显著特征的部分来转喻,所以这种手法是很普遍的。如诗词中常用“杨柳”代离别,“流水落花”代时间,“桃花”代心爱的女子等等。隐喻和转喻往往相互作用,他们的关系很复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许多文本很难分清究竟是转喻还是隐喻。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国风•桃夭》),春光中盛开的桃花与容光焕发的新嫁娘之间存在相似性,也可以说直接用桃花代替新嫁娘。总体来说隐喻是一种理解手段,转喻是一种指代手段。目前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正在向纵深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形式主义语言学一直是语言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流派,形式主义语言学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另一方面,语言的形成发展与人类的认知密不可分,同时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又促进了人类认知的发展。隐喻和转喻充斥着我们的日常交际,从认知角度来对这两种司空见惯的语言现象重新做进一步的审视,重视语用、语境、认知等语法以外因素对语言结构的制约和促进作用,无疑对语言研究和言语交际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胡壮麟.韩礼德的语言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1).
[2]邓敏.浅议转喻的认知语用理据[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3]徐烈炯.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J].外国语,2002,(2).
[4]李勇忠.转喻的认知语用阐释[J].外国语言文学, 2003,(4).
[5]李勇忠,方新柱.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转喻的语用功能[J].山东外语教学, 2003,(3).
[6]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徐烈炯.生成语法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8]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9]赵春能.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比较[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06.
[10]徐海英.汉语词义引申中的隐喻和转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6.
(王萌 邯郸 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 056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