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1987年第2版、1996年修订第3版和2005年第5版三个不同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本文调查了41个符合考察条件的ABB式词语,重点关注了BB部分不同版本的词典所予以的读音标注情况。结果表明,三个版本的词典所标注BB读音不变调的比例依次为9.09%、38.46%和65.85%。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对ABB词语BB读音认定为仍读原调的占62.57%,变读阴平的占37.43%。该调查结果可为今后的普通话审音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 ABB词语 读音 调查
一、双音类后缀BB的性质
现代汉语里有很多双音节类词缀,之所以称这种双音节形式为类词缀而非典型词缀是因为它们中的大多数还保留了自由使用时的语义内容。个别虚化程度不是很高的双音节形式甚至还可以前置作修饰性定语,这些双音节词素甚至更接近于词根。如:黑茫茫—茫茫太空、白苍苍—苍苍白发、硬邦邦—邦邦硬。对这几个叠音形式的用法在笔者自行设计建立的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2600万字)中做了一个统计,具体情况如表1:
表1:叠音词素的词缀和非词缀用法分布
表1统计结果表明,“苍苍”和“茫茫”的非词缀用法占主导地位,所占比例分别为84.28%(252/299)和83.33%(65/78),因此,将其看作词根也无不可。“邦邦”只有后置于性质形容词的用法,可以将其看作词缀。也有些叠音后缀可以分开以单音的形式表义,如黑黝黝—黝黑/黝黑黝黑,圆滚滚—滚圆/滚圆滚圆等。这说明将形容词的叠音形式看作典型词缀有违典型词缀语义完全虚化的本质特点,BB在语义虚化程度不高和构词定位方面与类词缀的特点有更多一致的地方,因此本文将其看作类词缀。卢英顺(2005)便把BB看作构词后缀,“考虑到‘油油之类一般都与特定的词结合而不具能产性,比如同样跟‘硬有关,只说‘直挺挺‘硬邦邦,而不说‘﹡直邦邦‘﹡硬挺挺,所以把这类后缀看作构词的也许更为合适。”[1]王洪君(2005)认为,“类词缀的结构个别化进程稍差,有的还勉强可以归入某种复合结构,有的则完全不可以。”[2]叠音后缀便具有这样的特点,有的勉强可以归入某种复合结构成分,如“茫茫、梆梆、皑皑”等,有的则完全不可以归入,如“糊糊、麻麻、腾腾”等。
对于形容词ABB(词根A绝大多数是形容词性的,有一少部分是名词和动词性的)中的BB部分,有的学者称作形容词的后附字,如邢公畹(1983);有的则称其为形容词重叠的生动形式,如吕叔湘(1999),但在列表举例时还是称BB为后缀,并列举了北京口语里常用的130多个此类后缀(见《现代汉语八百词》形容词生动形式表)。周一民认为“叠音后缀多数仍带有一定实义。”[3]本文认为,把BB看作处在实词素和典型词缀这一连续统之间的类词缀是比较合理的。我们称其为叠音类后缀,下面重点讨论它在普通话中的读音情况。
对于这些类后缀的读音,很多人认为,不管原来的调值是多少,附着在词根后都应该变读为阴平,如“叠音后缀的实际读音,大多念阴平”[4]“双音节叠音后缀读阴平调”[5]之类的说法并不鲜见。笔者根据自己的语感并向普通话较好者(5名省级和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询问,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这类词里的类后缀有些读原调和阴平都可以,而有些则不可能变读阴平,并且这种类后缀在普通话中有不变调的发展趋势。为此,我们结合《现代汉语八百词》对《现代汉语词典》(第2版、修订第3版和第5版)词语ABB里BB的读音情况做了一番考察。对考察过程需要作以下两点说明:(1)有些ABB式词语中的类后缀BB本身就是阴平调,不存在变读问题,在考察时这一部分词没有统计在内;(2)对同一个后缀形式BB,附加在不同的词根上且读音相同的算作一个成分,读音不同的记作两个成分,如叠音类后缀“洞洞”,第5版将“黑洞洞”标注为“口语中也读hēidōngdōng”,而在“空洞洞”中则没有标注“也读”。
二、双音类后缀BB读音历时考察
在三个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共找到41个ABB式形容词。具体考察结果如表2:
表2:《现代汉语词典》不同版本叠音类后缀的读音标注情况
(注:表中Ⅱ代表第2版,Ⅲ代表修订第3版,Ⅴ代表第5版。以2005年第5版《现汉》中收录的41个ABB形容词为基准,1996年修订第3版少收2个,1987年第2版少收8个。)
根据上表的考察结果,将三个版本对ABB形容词类后缀BB读音的处理情况整理统计如表3:
表3:《现代汉语词典》不同版本叠音类后缀各读音分布比例
将上述统计数据转换成折线图的形式后,能更清楚地看出各种读音形式发生的历时性起伏变化,如下图: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笼统地说类后缀BB读音应该读原调或阴平都是不准确的,因为BB在读音上存在一个历时的演化过程。从今天的普通话来看,说BB一律变读阴平显然不对。在《现代汉语词典》每一版的“凡例”当中都明确地说明“本词典一般不注变调”,“但是一部分重叠式词语”则是“照实际读法”予以注音。这里的“重叠式词语”包括AABB(如漂漂亮亮)、AA(如奶奶)以及本文讨论的ABB等,而“实际读法”显然指的是在当前普通话中的大众读音。从对具有近20年跨度的《现代汉语词典》三个不同版本的考察中可以看出,类后缀BB的读音在现代汉语这个较大的共时平面反映出了历时阶段性的某些变化。周一民先生曾指出,“其实在普通话里,叠音后缀不变阴平已成为一般人语感可以接受的事实。”[6]我们的统计结果也表明,现代汉语的形容词重叠形式(这里主要指类后缀)的读音有读原调的趋势。从上图也可以看出,读原调的变化折线基本呈直线上升态势。1996年第3版对变调的处理是硬性的,即不读原调便读阴平,2005年第5版则含有柔性的成分,即有一部分类后缀可以两读,这更能反映语言生活的实际情况。
以上对《现代汉语词典》三个不同版本类后缀BB读音标注情况做了历时性的对比调查,下面再根据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对类后缀BB的读音处理做一穷尽式考察。通过统计,《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共收录ABB式词语418条(其中包括A异形而BB同形的词语,如肥乎乎、粉乎乎、黑溜溜、灰溜溜),该词典对BB的读音采取的是硬性标准,即只标注一种读音,不同于面向人的普通语文词典标注为“也可读作××”。①在这408个ABB式词语中,BB本音为阴平的有237个,BB为非阴平但变读阴平的有64个,BB为非阴平但仍读原调的有107个。这样,可以计算得到类后缀BB变读阴平的数量(64)占整个非阴平BB总量(64+107)的37.43%。这个数字表明,类后缀BB保持读原调的倾向在《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上也有很明显的体现。
通过上述讨论发现,类后缀变读阴平并不是现代汉语的一种普遍语言现象,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及由此带来的语音的进一步规范化,类后缀的变调将趋于减少甚至可能会消失。需要说明的是,现代汉语其他诸如上声的变调、“一”等的变调与形容词生动形式的变调不完全相同,它们还是会存在的,因为它们要更多地受到发音等生理条件的制约。
三、余论
1985年12月修订并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及其说明》在“说明”部分指出,因6个方面的原因删略了部分词条,其中第5条便是音变现象,如“胡里八涂(tū)”“毛毛腾腾(tēngtēng)”。这个变动一方面说明,现代汉语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特别是重叠形式在语流中的音变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时候不需要音变,甚至有时一定不能音变;另一方面也说明,在语流中ABB词语BB的音变还没有完全或很不定型的情况下,用一条规则“双音节叠音后缀读阴平调”做简单化处理,不符合当代汉语读音的实际。语音是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不断演变的,但需要语言文字工作者研究其中的规律进行科学地规范引导,以此追求语言事实和语言标准之间的最大契合。本文的调查结果表明了BB坚持读原调的一种发展趋势,尽管我们不能武断地据此下结论说ABB中的BB不能变调,因为这个规则也还不周遍,但重要的是它从一个角度为今后普通话的审音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本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软实力建设中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研究”编号为08BGJ023和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青年成长基金项目“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虚词辨释研究”编号为1060508430002的资助。)
内容注释:
①《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对读音的标注都是“唯一”性的,不存在既可A也可B的情况,即坚持的是二值逻辑,我们认为这样处理的目的可能是便于机器在语音合成系统中精确、高速地运行。参见《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第2版),俞士汶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引用注释:
[1]卢英顺.形态和汉语语法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2]王洪君,富丽.试论现代汉语的类词缀[J].语言科学,2005,(5).
[3]周一民.汉语构词后缀的规范与识别[J].语文建设,1998,(11).
[4]聂敏熙.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教程[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5]朱亚军.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及其分类研究[J].汉语学习,2001,(2).
[6]周一民.汉语构词后缀的识别与规范[J].语文建设,1998,(11).
(尹海良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国际教育学院 26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