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雯
摘 要: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任何事物都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经过认知主体的知觉活动重新建构成的一个新的有机整体。这一强调整体性的观点对艺术欣赏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因为艺术欣赏本身也是一种整体性很强的活动,艺术欣赏不是对欣赏对象的解剖,而是欣赏者以自己已有的心智、经验等对欣赏对象的“再造”过程。
关键词:格式塔 艺术欣赏 整体性
“格式塔”心理学即完形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的德国,是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格式塔(Gestalt)一词的本来意思是“完形”,即“完成之形”,但是在完形心理学中,它被重新赋予了新的内涵,“形式在感觉中生成,通过整合使之完形”。格式塔心理学重视“完形”,强调整体,它认为人们运用自身的感觉器官在对外界信息进行捕捉、把握的时候,获得的是一个一个“完形”,接收到的是“整体”信息。这个整体不是由“解剖学”“解剖”出来的各个部分的简单堆加,各部分简单堆加出来的整体只是物理实体,而人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这个整体却是以感觉器官为媒介,经过人的知觉活动的重新整合而得到的一个全新的有机整体,这个新的整体要大于各部分之和,较之客观存在的物理实体要丰富许多。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几何学中三角形由三个顶点和三条线段组成,但是当我们意识到我们观察的对象是一个三角形的时候,我们所感知到的不仅仅是三个点和三条线段,还有这六个要素组成的闭合框架中的那一部分空间,点、线、面共同组成了我们头脑中的“三角形”。
重视完形、重视主体的感知能力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主导思想,而重视对作品的整体把握,重视欣赏者的审美感受是艺术欣赏的主导思想。因此,格式塔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对于艺术欣赏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本文即此浅作讨论。
一、格式塔的整体性和构造主义的元素集
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支撑理论是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对于当时颇为流行的构造主义,格式塔心理学派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上世纪最初25年,以构造主义、机能主义和行为主义为代表的联想心理学派在欧美颇为流行,其认知理论的重要特点是将人的复杂的知觉看作是各种感觉的相加,意识经验是各种感觉元素的群集。但格式塔理论批评其为“砖块和灰泥心理学”,是用联想过程的灰泥把感觉元素的砖块粘合起来堆垒成构造主义的大厦。问题在于,一个人往窗外观望,他看到的是树木、天空、建筑,还是组成这些物体的各种感觉素质,例如亮度、色调等等。[1]
区别于构造主义整体等于元素群集的认识论,格式塔整体观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虽然整体由多个部分组成且整体可以分解成各个部分,但整体并非等于而是大于构成它的各部分的相加。各部分在相互联系构成整体的同时实际上生成了一种新的质——格式塔质,这一格式塔质不单独属于任何一个部分,却又不能脱离任何部分而存在。
格式塔组织律在整体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认知主体能够利用过去经验的痕迹[2],发挥心智所具有的组织力以填补“灰泥和砖块”粘合时存在的缺口或缺陷,从原有构成成分中“凸现”出全新的整体[3]。例如,一曲乐谱表面上看是由一个接一个的音符落在五条线上堆叠起来的,但是实际上在一个成熟的演奏家的心中,这份乐谱并不只是音符和五条线的组合体,而是一支高昂激越的进行曲,或是清淡悠扬的小夜曲,也就是说,他并不只是被动地用眼睛“看”乐谱,而是主动地运用了他对音乐的理解和对旋律的体会以及多少年来的演奏经验,用心智去感知、体会和组织[4]。这种整体上的高昂激越或清淡悠扬一方面不单独属于哪个音符,但离开了音符又不复存在。另一方面,又需要演奏者和听众用心去揣摩,或“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或“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列子·汤问》)。
二、格式塔心理学对艺术欣赏的启示
艺术欣赏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眼前的事物,而是积极主动地从整体上把握欣赏对象。
科学研究习惯于对事物分析和综合,但却不是简单的“肢解”和整合,它更重视“解”和“合”的过程中新的信息和能量的出现和产生,就像原子的裂变和聚变中能量的产生和变化一样,也就是说对事物认识不应该简单地二一添作五,或者一加一等于二,那样更侧重于把对象当作一个分析解剖的对象进行“肢解”。艺术欣赏也应该如此。
艺术欣赏是从接受者的角度看待艺术品,是接受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使精神需求得到满足,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进入一个自由开阔的精神世界,让心灵得到陶冶,情感得到升华,徜徉于诗意的境界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博大,获得美的享受。
那么,这种美的感受从何而来?是来自于作品整体还是来自于作品的各个组成部分?
就一部文学作品的艺术欣赏而言,如果从构造主义观点出发,用分析研究的眼光来看,一部文学作品是由字、词、短语等成分按照一定的语法要求组合起来的,在我们审视一部作品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先确定一部作品的体裁、结构、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描写方式、修辞方法,作品中有哪几个人物形象,有哪些场景,有什么情节,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是什么等等。这样一分析,无异于对文章进行了一次深入细致的“解剖”,一部作品被硬生生地肢解开来,最后只剩下一个或几个抽象的概念组成了一个框架结构,然后指着说“就是这篇作品”。分析工作做得是很透彻了,但却忽略了深蕴在作品中的意境和韵味。就如同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撤去了精致考究的装饰,冲刷了色彩明快的粉刷,只剩下钢筋混凝土,冷冰冰地伫立着,宫殿的魅力何在?
艺术欣赏不是艺术解剖,欣赏者所要欣赏的是作品整体而非分解所得的要素,能够让人产生美感、获得精神愉悦的是各个要素通过相互之间的有机组合而营造出来的整体氛围。要素的完美结合,可以缔造出一个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是各要素的简单堆叠不可能具备的。
艺术作品的每个部分都必须有自己的指归和意味,但谈不上什么意境和风韵。各个部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之所以能够产生言外之意、韵外之致,是因为各部分不是简单的罗列和堆叠,而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互为依赖、相互映衬,才有了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这种内涵单靠哪一个或几个部分是不可能实现的,就像影视作品中音效的运用一样,对内容起到了恰到好处的气氛烘托,而直观的内容也使音乐增添了深层次的含义。例如电影《卧虎藏龙》中,两个女主角深夜交手的那场戏中,选用了紧张、急促的鼓点作为背景音乐。如果没有鼓点作衬托,这场打斗的戏和其它武打场面也就大同小异,无非就是窜蹦跳跃、飞檐走壁、舞刀弄剑;反过来,如果鼓点不是有打斗的场面作为形象的表现,这种急促的声音也未必会给人带来什么深刻的印象。但是,导演把这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互相映衬,互为表现,用急促的鼓点衬托了演员的一招一式和场景的更换,烘托出气氛之紧张、打斗之激烈、身手之敏捷。同时,鼓点的音效还衬托出深夜的静谧。而打斗的画面也使得原本显得杂乱、急促、单调的鼓点变得富有意蕴和内涵。鼓点打击的节奏、刀剑碰撞的音律、场景切换的韵致结合在一起,使作品真正做到有声有色。所以这部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音效奖也是理所当然。
艺术作品是在各部分相得益彰的配合之下,构成了作品的“格式塔质”,即作品丰富的意境、内涵与神韵。这种“格式塔质”属于作品的各部分但又超越它们,统摄它们的整体精神[5],艺术欣赏的目的正是为了寻求这种深深蕴含在作品中的意境、神韵。例如,辛弃疾的《西江月》中,一共写了10个景物:明月、乌鹊、清风、蝉、稻花、蛙、星、雨、茅店、溪桥,这都是一些在乡村中很寻常的景物,每一种景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所指和意象,不过如果讲到境界和神韵,却又明显的不足。但是诗人却把它们巧妙地汇聚在诗词中,让它们互相支撑、相互交融渗透成一个整体,描写了行人在夏夜清新的空气里,伴着蝉鸣蛙声,享受着清凉雨丝,行走在乡村小路上,一种惬意、欣喜、畅快的意境油然而生,形成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和韵味。这种氛围、韵味由词中各个部分生成,但又超越了各部分之和,是这首词的“格式塔质”,也正是词的灵魂所在。再比如,艺术精品“断臂的维纳斯”,人人都认为她是美的化身,可是如果我们不用整体欣赏的眼光去看她,她又美在哪里呢?残缺不全的手臂,何美之有?然而,当我们从整体上去欣赏时,却不得不承认,正是这不全的手臂,给了我们无限的暇想,也是这不全的手臂,使得她别具一番韵味。郑板桥的字、梵高的画都是如此,分解来看,难见其美,整体把握,韵味尽出。所以,艺术欣赏中对作品神韵的寻求和把握,应该是从整体上去追求。
不过,如果认为整体把握中的“整体”仅仅是指作品这一欣赏对象的整体,还是远远不够的。只把作品作为整体,艺术欣赏还不够“完形”。就像面对同样的山水风光,有的人流连忘返,有的人却视而不见;有的人触景生情,潸然泪下,有的人却胸怀激荡,踌躇满志,就像同样是面对江水,亡国之君李煜感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感喟人生忧愁几多;仕途不顺的柳永却说“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八声甘州》),悲叹人生的沉默隐忧;而到了生性豪放的苏轼笔下,竟成了波澜壮阔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恢宏庞大,气势逼人。就是同一个人,当心态不同的时候,同一对象在不同的时间也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李清照的《一剪梅》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而在《声声慢》中,却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同样是天边飞过的大雁,却在女词人的心中引起了不同的感受。前一首写作时,词人与丈夫虽然分隔两地,但是仍然可以通过鸿雁传音讯,看到天边飞过的大雁,想着丈夫寄来的锦书,虽不能见,却彼此牵挂,自有一种相思的甜蜜在心头。而后一首词写作时,丈夫已经离开人世,自己也流亡他乡、不堪憔悴,再看到旧时相识的大雁,想到如今与丈夫阴阳两隔,纵有可以传书的大雁,又传书于何人呢?纵有满腹心事,又与何人诉说?心中自是无尽的酸楚。
由此可见,心态完全可以影响到一个人欣赏的效果。艺术欣赏中的“整体”不单是指艺术作品这个相对独立的个体本身,“完形”的内涵远不止于此。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德国的库尔特·考夫卡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中提出了格式塔心理学的两个重要概念:心物场和同型论。在考夫卡看来,物理场是被知觉的现实,心理场则是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一个是身外的客观存在,一个是内心的主观感受。二者并不是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却共同构成了人类的认识活动。同时,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表现为一种力的结构,虽然外部的物理世界与内在的心理世界在构成上不同,但是力的结构却是有可能相同的,一旦物理世界与心理世界的力的结构达到同形契合的时候,就达到了“异质同构”的境界。
在艺术欣赏活动中,艺术作品就是被知觉的现实,而欣赏者的内心活动则是知觉现实的观念。当艺术作品与欣赏者的内心活动达到了异质同构的境界的时候,审美才可能发生,美感才可能产生。
艺术欣赏并不是一项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的活动,不能简单地把欣赏等同于“看作品”、“听作品”,虽然都是用眼睛看、耳朵听,但是效果却大不相同。如果只是“看”或“听”,有可能看进去了、听进去了,也有可能只是“过眼烟云”、“掠耳清风”。在欣赏过程中,眼睛和耳朵是必不可少的感觉器官,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它们只是起到了一个接触中介的作用。欣赏不是消极被动的感知,在本质上,它是欣赏者通过创造性的知觉活动对作品提供的各种要素进行重组而生成新的意象整体的过程,换言之,在欣赏过程中,欣赏者已经把自己融入到欣赏的对象中去了,更准确一点,是欣赏的感情、意识以及经验已经融入到作品中,与作品原有的各个部分相互渗透、交融,成为了一个崭新的有机整体。这时候的作品已经不再单纯是客观存在的对象物。当它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物呈现在欣赏者面前,欣赏者不带任何感情看待它时,它与一般存在物无异,而当欣赏者带着感情,用心去揣摩、用直觉去感知、用经验去认同和接受的时候,作品如同有生命的个体一般,有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欣赏者自身的性格禀赋、社会阅历、欣赏作品时的情感状态、所处环境都会对欣赏的效果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正如一部《红楼梦》,有人读出的是青年男女的浪漫爱情故事,有人读出的是大家族内部的尔虞我诈,有人却读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必然。
因此,艺术欣赏的对象从表面上看是艺术作品本身,实际上却是融会了欣赏者主观因素的“格式塔”,是一种欣赏者涉入其中的“完形”。
注释:
[1][德]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黎炜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2]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0页。
[3]樊英宝,李洪先:《“格式塔”与文学审美品鉴》,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工作版),2001年,第1期。
[4]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0页。
[5]李全红:《文学的艺术“空白”与鉴赏的“格式塔”》,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5期。
(柳雯 江苏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