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彦
读了黄荣华老师的《文学解读的三重障碍》一文,心情激荡,强烈的共鸣使我心中久积的“异想”犹如炽热的岩浆终于找到了喷发口,要一吐为快!
当了这么多年教师,教材改了又改,教法新了又新,但传统经典篇目作为精华一直被保留下来。教辅资料对这些篇目的解读思路没变,传统定格的教学思路也很少改变。教师就像“传声筒”,把来自教科书、教辅资料的声音原封不动地传给学生,而学生变成了填压知识的“容器”,哪有“创新”可言。
暑假充电期间,笔者听了一节讲授传统经典篇目的范版优质课。执教人是一位名校的优秀语文教师,讲授的是名篇《我的叔叔于勒》。这位教师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的优势,关于作者、作品、写作背景等有关资料皆是学生在课下自己上网查找的,课堂上只作简单的交流,这既节约了课堂时间,又能体现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可谓一举两得。接下来,教师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菲利普夫妇该不该躲于勒?先是学生以教材为依据各抒己见,相反的两种观点最后演变成激烈的论辩。然后,执教老师又读了几封家长来信,且特意读了一封为“躲”辩护的来信。这封信娓娓叙述了自己的家庭境况,坦诚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假如我有这么个不争气的弟弟,我也不会收留他。至此,笔者方窥见课改的新思路,预感执教老师会传导给学生一种新思想。实则不然,读完信后,执教老师未作任何评价,又交给学生另外两个思考题:哪个人物最能寄托作者的理想?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学生自然对答如流,因为,网上的资料详细明白:此文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最后,以一句话表达了学习此文的收获(自然是好多学生来表达且句句精彩)作结。面对如此各级专家不敢作任何评价的新课例,我一点儿也兴奋不起来。这就是新课改?旧容颜搭上几个小饰物,岂能“新”得起来!也真难为了那位执教的老师,带着绳索跳舞,显得悲壮而又有点儿滑稽。
笔者一直在想,语文教师授课为什么不能摆脱传统的思维定势有点自己的创新呢?为什么不能丢掉教参的老框子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有点自己的主见呢?一提到《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永远是公式化的语言:“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我们为什么不能告诉学生:“金钱至上”其实是商品经济社会孵化的思想意识,有时候也是小人物面对残酷现实的一种无奈选择,这种意识和选择不仅仅是属于资产阶级的,我们的身边不也会发生类似的故事吗?没有必要非把小说解读为阶级的批判,把教材作为人性、人情的教化岂不更容易让人接受吗?果真如此,上面的优秀课例也不致造成那种精神分裂的尴尬局面了。
讲授外国文学作品,笔者常会对学生提起《项链》,归纳主题也总是告诉学生:此文讽刺、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爱慕虚荣的腐朽思想。说这话的时候,笔者总有点儿底气不足,惟恐学生反问一句:“只有小资产阶级有腐朽的虚荣思想吗?‘中国古代英雄的石像的虚荣又属哪个阶级呢?”教授《麦琪的礼物》笔者也总想:是否会有学生问上一句:“老师,杰姆和德拉的爱情是否也属小资产阶级情调呢?”如此,笔者又该如何回答学生?
其实,文学是无国界的,文学作品的解读有时也可淡化国家、阶级、时代的局限。教师的任务是引领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感受真、善、美,辨认假、丑、恶,并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评判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然后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借以培养自己优良的品德,陶冶自己高尚的情操。教师没有必要非要把空洞的政治说教强加给学生使文学作品背上政治泛化、道德强渗的功利目的,更不可以传统的思维模式来束缚自己和学生的大脑。只有这样,教和学才会有真正的创新。
笔者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不再把教参上“封建教育思想束缚儿童健康成长”这一思维定势强加给学生,笔者的任务是把学生带进乐趣无穷的百草圆,让他们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享受心灵的自由,学习捕鸟的知识,再把他们领进“三味书屋”,认识严而不厉的先生,体察别有情趣的课余,欣赏陶醉入迷的朗读情景还有那伺机画画的艺术情趣。文章字字含情,句句眷恋,为什么偏要传达给学生批判的意旨?
“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那么,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也不该有思维定势。放开绳索跳舞,方能痛快淋漓!
(常彦 河南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 45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