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考命题折射出的新的评价理念

2009-07-14 09:54汪昌友吴晟民
语文建设 2009年6期
关键词:命题试题试卷

汪昌友 吴晟民

一、命题理念突显三个特点

1.突显考试主体(语文课程)的开放性

一是考试材料更趋开放。200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大多遵循“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的原则,在选材上突出以下特点:第一,来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名家名篇,也有精短时文;既有文学作品,也有纪实佳作;既有全文引用,也有片段摘录;既注重文体兼顾,也注意突出重点。比如武汉卷《元青花之谜》是根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相关内容整理的。第二,格调高雅,启迪人生。如河南卷《梨一样的苹果》。

二是试题答案更趋于开放。开放的现代语文教育观在中考试卷上反映比较明显。开放性试题一般没有标准答案,允许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如黑龙江卷第28题:“在生活中,你一定会有被理解、关爱或理解、关爱他人的经历,请就其中一方面举例,谈谈你的感受。”

三是作文题材更趋于开放。在各地的试题中,非命题、半命题、自命题作文比例明显增大,这正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我,写出真情实感,真正要做到“开”而有序,“放”而不乱。如福建泉州卷第22题:“‘学无止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这些名言告诉我们:要乐于学习,向他人学习,向生活学习。请根据上面这段话,任选一个角度,或叙写经历,或抒发情感,或发表议论,写一篇文章。”

2.突显考试客体(考生)的人文性

一是阅读选文的时代性。许多地区语文试卷的选文和试题,融时事介绍、思想教育与学业考查为一体,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的特点,比如汶川地震,很多地市在考卷中都有涉及。

二是考试内容以文化人。文化类试题如雨后春笋般地走进中考语文试卷,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热情,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传承了人类优秀的文化。2008年的文化类试题涉及传统文化、名著文化、对联文化、网络文化等,这些材料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情感体验。比如山西太原卷第17题:“汉字可以传递丰富的意味。右图是汶川地震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一幅招贴画,请你给这幅招贴画写一段说明文字。”

三是试题材料的地域性。各地选材突显地方文化特色,这是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一个新动向。选择这类文章,既能考查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能力,还能考查学生对与语文相关的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如湖北荆州卷第五大题以《荆州民歌》为阅读材料,要求学生“用简明的语言给民歌下一个定义”,回答“介绍了荆州民歌的哪些特点”“在今天,学唱和研究民歌有什么意义”等问题。

四是拟题载体的生活性。各地拟题选材越来越注意考生对材料的认知程度,试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易于激发考生的阅读兴趣,易于发挥考生的阅读能力。如福建厦门卷第(6)题:“毕业在即,纪欣在班级纪念册上写下留言:‘今日毕业,奔赴前程;他日相聚,剪烛西窗。留言中的成语‘剪烛西窗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的诗句‘_______ ,_______ 。”

3.突显考试载体(试题)的集约性

一是评价目标的整体性。语文学科的三个维度在各地试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既考查认知领域中的部分内容,又考查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既考虑语言文字这一特殊信息载体的人文价值导向,又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

二是能力测试的综合性。2008年试题命制者特别强调考查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如考查考生对文章背景材料,文章的主旨、层次,以及为表现主旨所采取的艺术手段、方法的总的了解等。在综合考查这些能力的同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展示阅读鉴赏能力和迁移拓展能力,往往成了命题者追求的境界。试题也往往因为有了这些能力点的考查而显得有方向感、有高度。

三是试卷结构的模块性。模块化的结构有助于命题者和研究人员更清晰地测量学生对各知识点和能力点的掌握水平;能够有重点、有层次地引导教师的教学;考生在答题时能宏观地了解试卷的命题脉络,合理地安排考试时间,在应对各模块时有清晰的思维层次,从而减少身置考场的心理压力。这类试卷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代表了未来命题的一种趋势。如湖北宜昌卷今年以主题的形式围绕“自然”来命制试卷,特别是阅读部分由自然之风物(文言文)、自然之灾变(说明)、自然之人生(记叙)、自然之季节(议论)、自然之意境(抒情)几部分组成,形式新颖。

二、执行课程标准的三个力度

1.强力推进书写力度。绝大部分试卷单独设题考查书写。其表现形式为:一是在积累部分设置独立或包含书写元素的题目;二是根据作文部分的书写情况来评分;三是根据整张试卷的书写情况来评分。其作用不仅是强力推进书写,而且是弘扬祖国的书法艺术。

2.强力推进个性理解和表达的力度。遵循“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的要求。在表现形式上,一是要求考生对文本中的语句作出反应。如重庆卷第20题:“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二是要求考生对文本内容或文章结构、表现手法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如福建惠安卷第15题:“有人说,‘无知者无畏。你同意吗?请结合生活实例简析你的理由。”三是结合文本的内容和链接的相关材料进行探究。如黑龙江哈尔滨卷第26题:“……对于这种自断后路故设绝境的做法,你是怎样看待的?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3.强力推进语文素养形成的力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要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要避免语文评价的烦琐化。从2008年的命题情况来看,整个考查内容的局面正在向简约、交叉、综合、精要的方向发展。

一是与生活联系更紧密。2008年的许多试题因地制宜,精选材料,科学设题,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了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1)基础部分立足课内,放眼课外,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课外阅读、社会环境中取材,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容易接受。如江苏泰州卷第11题第2小题:“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自觉执行‘限塑令,请你为这次宣传活动拟写一条公益广告。”(2)阅读部分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精短时文入题,使阅读成了愉悦的交流,考试成了学习的延伸。如河北卷现代文阅读《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材料本身就关系着学生的学习经历,让学生有认同感,学生在被材料唤醒记忆之后,回答第18题“举出你学习语文的一个好习惯(或坏习惯),并谈谈这一习惯对你的影响”自然得心应手。(3)写作部分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有机会说真话、叙真事、抒真情。各地作文试题除题材和文体更加开放外,在话

题选择和内容指向上更关注学生的个人生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能够迅速调动生活,进入情境,构思作文。比如安徽卷:“请以‘我在_______中得到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是能力倾向更突出。2008年各地语文中考试题克服“强调名词术语,大搞机械分析,孤立地考查语文知识,忽视具体语言环境下的主观理解和个性表达”的弊端,开始逐步走向一条“以读写为重点,以能力为目的”的探索之路。表现如下:(1)阅读和写作部分的赋分比例正在日益扩大,已达到甚至超过了全卷总分l的80%。(2)填空题、简答题、仿写题、赏析题、陈述题等试题样式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有的地方已经完全取消了客观题型。(3)答案多元、各抒己见的题目明显增多。

三、彰显语文学科的三维目标

一是落实“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要求。各地中考试题的基础部分大多考查语言积累,阅读部分大多考查语言品味,写作部分大多考查语文运用,这样,既真实地反映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又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是注重情感体验。2008年现代文阅读试题越来越多地要求学生对文中的事件、事物和情境作出自己的情感判断,说出自己的独特感悟。这正是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评价要求的体现。

三是注重阅读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一是做读书卡片,二是写阅读批注,三是注重阅读要点及步骤的引导。题干大多给学生提供了思路,加上了批注示例,这就降低了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如湖北成宁卷第八题,命题人就材料《一样的渺小》做了四次批注,既帮助学生理解,又进行了示范,然后要求学生“就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写景作用,写一句批注”。

四、对语文教学的三个促进

一是促进“双基”的夯实。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不能轻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有的教师和学生认为这部分赋分太少,得不偿失。2008年的中考试题则针锋相对地回答:必要的积累是语文素养的基础,只有语文素养提高了,才有可能考出好成绩。

二是促进教材的引领。不少教师错误地认为:“试卷上很少考到书本上的内容,教材可有可无。”因此教师们经常冷落教材,一心要学生做练习题。认真分析2008年中考试题,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题都要依靠教材上的知识来解决,出题者依托教材,紧扣课标。教材是源泉,它告诉我们文字知识、文化常识、写作格式和素材运用等知识,而资料上的题目是对书本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不求“源”而另挖“井”的现象会因2008年的中考试题得到改善。

三是促进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一直被误认为“费力不讨好,费时又费力”的花架子。2008年的试题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把“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要求具体落实在分数上,无疑是促进综合性学习最有效的号角。

猜你喜欢
命题试题试卷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