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主体发展环境初探

2009-07-13 09:41申须山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

申须山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切实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精神,以人为本,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营造主体发展环境: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的能力在教与学的多个环节中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读;问;说;主体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5-0034-02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倡导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成长起来。

我们在教学中总是怕学生答得不好或答得不全,以至于有时候不敢将课堂时间放给学生。殊不知,正因为我们过于追求知识的终极结果,往往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的思维探索过程。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营造主体发展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因此,我认为语文课上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克服那种浮光掠影、泛泛读上一两遍的做法。

在教学中,可以尝试这样做:范读引路。当教师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为学生范读《秋天》时,学生就会因感受到秋的美景、秋的气息、秋的丰硕、秋的声响而陶醉,感悟比较深。课上如果这样引导学生:“你喜欢哪段文字?你认为这段文学该怎么读?”“哪位同学来读一读?为什么这么读?能说说你的看法吗?”“有没有不同意见?谁再来读一读?”学生的感悟理解能力就会加强。

二、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课标》强调应建构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的核心在于一个“问”字。“疑”是思维的开端,是探究的动力。某校上公开课,请了专家来指导。课始,老师设计得滴水不漏,学生答得完美无缺。课毕,上课与听课的老师均松了一口气,此时专家却不置可否,第一句话是:“为什么课堂上没有一个学生提出问题?”是啊,长期“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已让学生渐渐丧失“问”的能力,以至我们课堂上出现教师再三引导启发,学生还是无人提问,只好继续“师问生答”的尴尬局面。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1.要使学生敢于提问。

努力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打消学生怕问错、怕被嘲笑的心理疑虑。不论好与坏,不管对与错,只要学生敢问、愿问,都应给予肯定和赞扬。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能走过场、搞形式。简单的可以让学生自主合作解决;对理解重点有帮助的问题可以放在学文时探究、指导;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向学生说明待日后再研究解决。

2.要使学生善于提问。

“敢问”是基础。当学生头脑中充满一个个问号时,随之而来的便是如何让学生问得有价值、有水平。我觉得关键在于教师的示范引导。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重点词句处、理解的疑难处、内容的关键处、与实际生活的反常处提出问题。

三、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传、授、解”皆用“口”,于是多少年来,教师便在讲台上担当了滔滔不绝的角色,而学生则习惯于抬头听,低头记或抄,成了一个知识的“闷罐子”。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那么,教师“说”应是为了不说,或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说。如何让学生“说”起来?我觉得要满足学生的欲望,增强学生说的信心,必然为学生创设说的机会。

1.宽容民主促“说”。

要让学生说起来,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可以是“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促进者”,但决不能成为课堂上的“演说者”。应该像特级教师魏书生曾说的那样,“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能说的话……学生能讲明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讲者。其次,教师还要容许学生奇思妙想,标新立异,说有个性的话。例如,可以说:冰雪融化了,是溪水、江水、海水,也可以说:冰雪化了是“春天”。

2.形式多变练“说”。

让学生乐说、会说,教师还需设计多种灵活生动、贴近学生实际的说话形式。读了《桂林山水》《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文章,让学生说说“导游词”;学了《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等文章,可以让学生当当小记者,来个“走近名人”的专访;《驿路梨花》《皇帝的新装》等文,更适宜排个课本剧。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我们在旁边静静倾听,你会发现,原来学生可以说得如此精彩!

当然,营造主体发展环境的教学方法还很多,有待同人共同探索、创新、提炼和完善。

【责任编辑 王开贵】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小学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