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遵循以学定教,活动建构,意义建构,学、做、教合一的教学理念,构建“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焦点在于如何设计学案和运用学案,引导、指导、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达到自主建构,高效学习;同时减轻教师负担,克服教师的无效劳动,实现教学相长。本文阐述了学案导学的理论依据、设计原则、设计思路、基本模式、模式群。
关键词:以学定教;自主建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三维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5-0009-03
“学案”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可用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复习、作业等教学环节中。其实施过程,是教师以学案为载体,依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真问题以及反馈信息,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建构”的达标教学活动。该教学模式的突出优点是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先学后教,强化能力培养,培养自主的学习者,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一、学案导学的理论依据
1.美国掌握学习理论。
这是布鲁姆在进行掌握学习理论研究过程中,得出的基本结论:学生学习成绩变化的原因,50%由学生的认知结构决定,25%由学生的情感准备决定,25%由教学质量(线索、参与、强化、反馈——矫正)决定。布鲁姆认为教学质量的要义是:如何向学生提供线索或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如何给予强化以及吸引学生学习。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3.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布鲁纳认为,学习应该是主动发现的过程,是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或推理,获得新经验、新知识、新规律、新法则的一种学习过程。其宗旨是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4.有意义学习理论。
这一理论的建树人奥苏伯尔认为:“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懂了这一点以后,进行相应的教学。”奥苏伯尔还认为,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意义学习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
5.国内成功的案例。
国内,诸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等课改先锋学校,均有意或无意遵循了上述规律,坚持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学做教合一的教学理念,取得了一定成功。
二、学案设计原则
1.主体探索性。
这一原则应从三个方面具体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①学生是知识获得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案”本身就是一份探索性的自学提纲。设计学案时要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系列问题。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即将知识“外化”。③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2.方法引导性。
在所设计的学案中,应使学习方法贯穿始终。例如,要将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指导线。随着知识网络的形成,学法指导也构成科学完整的体系,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3.系统性与层次性。
在学案设计中,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认知层次,依据教学内容,适时地、适当地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方法,重新整理、归纳教学内容,理出思路,整理成层级性的问题序列,找到学生的认知生长点和突破口,以利于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4.开放性。
学案的编写一定要有开放的思路,宏观的视野,不断更新、完善,以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三、学案导学的设计思路
1.确立学习目标。
设计学案一定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深入挖掘知识点的能力训练价值;要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并将目标问题化、系列化。其中,“知识和能力”是显性目标,应写在学案上,需要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去完成;过程性与方法性目标要体现于系列活动设计方案中;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等高层次目标是隐性目标,教师也要创造条件,在课堂上通过“活动建构”来真正落实。
2.综合研究,确定三线。
设计导学方案是研究学生群体的认知水平、学习动力、学习方法来确定导学的三条线。
(1)知识形成线。它是学案上的一条明线,是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和保证。设计学案要寻找新旧知识结合点,确立教学起点;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点进行拆分、组合,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思路。
(2)学法指导线。这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思路体系,是一条或明或暗的线,但均可以融于能力培养线或知识形成线中。
(3)能力培养线。学案应是针对各知识点所承载的能力价值和教学要求提出的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问题体系,其虽是一条暗线,但在设计者心中却应是一条非常明晰的线,它是学案设计的重心所在。
四、“自主建构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
“自主建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学案以及其他媒体为操作材料,以学生自主建构学习为主,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为目标的教学策略体系。”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1.基本模式。
(1)诊断补偿。此即诊断学生的认知前提和情感前提特性。设置的题目重在诊断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旧知识的掌握情况。目的是发现问题后进行补偿教学,为新知识的学习扫清障碍。或采用先行组织者策略,为新知识学习奠基。此模块一般通过自学“学案”完成。有时也融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
(2)创境立标。此模式是通过自学式、讨论式、教师点拨式等方式,呈现与学生当前学习主题内容相关的各种情境,从而使学生认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
(3)自主学习。在这种模式中,学生依据学案,借助教材、媒体,思考问题,解答问题,对新旧知识进行思维加工整合,或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或通过顺应改造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网络,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自主学习的各种模式均可采用。
由于学案大多是纸质材料,把纸质文本转化为多种能力,还需要教师科学的导学。要特别注意如下心理学规律的运用:
①直观感知。即引导学生用实物、实验、模像、语言或多媒体等手段,调动多种感官充分感知,多层次参与学习,在头脑中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②概括理解。即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促进其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实现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启发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讨论、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学习。③巩固保持。即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牢固地保存在记忆中,以便在需要时提取应用。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就是对信息的输入、编码和存储。其中中要实现“四化”:记忆材料的操作化,动手操作、笔记记忆、朗读记忆;记忆材料形象化、图表化;记忆材料诗歌化;记忆材料网络化。④具体应用。包括审题、联想、课题类化三个环节。
(4)合作学习。即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正确地理解当前知识,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此模块可以灵活运用,穿插于需要的地方。其中,包括针对疑难问题,或小组内讨论或邻组互补讨论。
(5)反馈矫正。此模块基本功能是抗偏差,要贯穿教学全过程。
①小结。先让学生总结本课知识要点,教师要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归纳、概括,把要点和结论纳入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质是系统化、条理化。②测验。学生通过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达标练习,检查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③反馈矫正。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可当即补充补偿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形成能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自我评价,总结得失;反思、归纳所学知识、规律、思维方法。教师针对性评价,要贯穿教学全过程。
2.选择适应多种教学需要的教学模式群。
教师要树立“教学要适合学生,发展学生的各种潜能”的现代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知识类型、学生智能结构的不同,选择适应多种教学需要的教学模式群。
(1)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论,可供选择的主要有三种模式:①支架式模式: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思考→协作学习→效果评价;②抛锚模式:创计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③随机进人模式:情境呈现→随机进入→思维发展训练→小组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
(2)根据教学论,可供选择的主要有五种模式。①问题解决学习模式:发生困难→明确难点→构想的推理→构想的确认与结论性信念的形成;②发现学习模式:抓住学习课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确立假设→发展;③掌握学习模式:单元教学设计→群体教学→形成性评价→矫正学习→形成性评价;④六因素自学模式: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⑤目标导向模式:目标定向→提示激活→导学达标→补偿教学→小结反思。
总之,只有设计师生共同开发“学案导学”的各项功能,科学、高效的学案才能夯实基础,落实过程与方法,促进能力形成,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实现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育[J].传播——技术,1996,(3).
[2]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4).
[3]查有梁.“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建构[J].课程 教材 教法,2001 (4).
[4]姚承智,等.“自探共研”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研究,2001,(2).
[5]刘建华.构建“自主创新学习”教学模式[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11).
[6]熊川武.教育研究的新视域[M].辽海出版社,2003.
[7]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 韩四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