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磊
朗读是语言活动、智力活动、情感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既属于语文教学的“读”,又属于“说”。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不仅要看写作能力如何,文章理解怎样,还要看朗读水平如何。教师要把语文课上成读书课,以读促问,以读促悟,以读促写。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能力为核心,育人为目标”的教改思路。在语文教学中,朗读一般具有如下4个作用。
有助于加强文章的理解
朗读是书面语言有声化、化无声为有声的阅读活动。朗读文学作品,是对文学作品艺术的再创造,从视觉扩大到听觉,赋作品以新的生命力,可增强其艺术感染力。作品中出神入化的景物描写,淋漓尽致的心理刻画,回肠荡气的韵味,慷慨磅礴的气势,只有在会心的朗读声中,学生才能随着作品感情的跌荡、心潮的起伏、思绪的翻腾去咀嚼、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既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又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言感染力。
如柯岩的作品《周总理,你在哪里》,诗人以寻找、呼唤周总理为线索,讴歌了人民的好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光辉一生,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总理的由衷敬仰和深切怀念。朗读时要充满激情,发自内心,基调应该是沉重而悲痛的,节奏应是缓慢的。在字字情、声声泪的朗读中加深对“人民总理人民爱”这一主题的理解。而陈毅的《梅岭三章》朗读起来则要掷地有声,气势宏伟,这样有助于理解革命家视死如归的壮志豪情。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课文,大多文质优美,必须如品香茗一般,细细品味朗读,才能体会作者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的感情色彩。要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必须把语文课上成读书课。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辅导朗读时要注意3点。1)范读生动。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掌握课文的感情发展变化,配合恰如其分的动作、表情,把作者的感情有声有色地表达出来,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教材产生极大的兴趣。教师在朗读示范中如能“读之以情”,学生就会“感之以趣、趣之以读、读之以思”。2)创设情景。在教学时要善于营造氛围,喜、恕、哀、乐通过语言真切地表达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完全沉浸在教材提供的环境和角色关系中。3)教给方法。朗读要根据不同文体要求设计声音的轻重高低,节奏的快慢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褒贬喜恶。学生通过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感受到朗读的气韵和美感,找到朗读的感觉。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朗读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有其独特的作用。优美的朗读,尤其朗读文质兼美的文章,能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借助作品描绘的情景展开想象,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再现作品中的春花秋月、金戈铁马,使呆板的文字化成生动的形象,解读出课文的情感意味。如《长征》诗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句里的“暖”是全诗的难点,可让学生先看一段“红军巧渡金沙江”的片断,然后让学生读出这句诗表达的“喜悦”之情,再让学生想象红军不费一枪一弹取得胜利的欢乐场面。再如《草原》文章开头一段的描写,展现了草原那如诗如画的场面,富有节奏的朗读会把学生带入蓝天白云下绿色的无限草原,唤起学生美好的感受,从而发现美,创造美。
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创造性活动,可多渠道地向大脑传送信息,比泛泛的浏览和无声的默读印象深刻。今天在课堂上的朗读,几十年后依然牢牢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并随着阅历的增长和感情变化不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心灵上受到启迪和熏陶。如《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的“居庙堂之高”实际是指受重用、在朝为官,“处江湖之远”实际是指遭贬斥、在野赋闲,采用这种委婉的说法,使语言具有一种含蓄美,只有在反复朗读中加以揣摩,才能理会句中的深意,从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长时间从事某种行为,大脑就会疲劳,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课堂上适时插入几次朗读,学生情绪会为之一振,那长时间“刻苦钻研”所产生的厌倦情绪、绵绵睡意将荡然无存,相反会以饱满的热情、清醒的头脑、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学习之中,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苦学”变为“乐学”,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新课程改革把朗读提高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学会朗读,乐于朗读,才能充分发挥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鹿邑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