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金花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理想课堂,但无论怎样,课堂有效率,教学有效果,学生有发展,教师有提高才是硬道理,才是课堂教学最终所追求的目标。新一轮课程改革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它要求构建一种理想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那么在思品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理想课堂呢?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如下探索和尝试。
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对课程改革具有先导性和前瞻性。课程改革了,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教师面前,而作为理想课堂要素之一的教师观念不更新,那就不能适应新的课改。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严师出高徒”等教师中心主义,单纯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权威以及呆板的课堂纪律,忽视学生的个性、自我探索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实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应是学生课堂的设计者、指导者,因此理想的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真正树立起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在教学观念上“回归主体”——把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以实现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发展主体”——
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实现学生主体各方面素质的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上来。
建立平等和谐相容的师生关系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常常依赖于对教师的情感,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所以构建平等和谐相容的师生关系和师生情感需要教师善待学生,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生活上的良师益友,主动关心学生,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刻刻注意捕捉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时机,解决学生心理的障碍,培养与学生的亲近感。如教师一句诚挚的“对不起”,会使学生体味到师生平等不是一句空话,一声由衷的“谢谢你”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乃至于有些小小的行为,在教师看来仅仅是举手之劳,但在学生心中往往起到不可估量的心灵震撼作用,使学生倍感教师的由衷热爱,并促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转移到对教师所教思品课的热爱。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的心里,先得自己有阳光。”教师这样做既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增强思品课的吸引力,为构建理想的思品课堂奠定深厚的思想和感情基础。
苦练内功,创境激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目前我国新课改的要求。如何创境激情,是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所以要构建理想课堂,就要求教师必须苦练内功,注重对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根据时代形势的发展变化和需要,与时俱进,增添新的内容,拣取一些学生所关注和感兴趣的事件和典型事例,努力创设各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例如创设问题情境、形象情境、故事情境、实验情境或音乐情境,等等,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克服人们对政治课枯燥、乏味、抽象、空洞说教的不良感受和看法,根据新教材特点从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形式美的感受中,诱发兴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选择”时,笔者引用“吃蛋原理”这个哲理事例。一户人家养了一只母鸡,假如这只鸡一天下一个蛋。对于这户人家来说,可有3条消费方案:1)坚持每天吃一个鸡蛋;2)把鸡也杀了吃掉;3)坚持在一段时期少吃鸡蛋,省出10个,孵成小鸡。如果成活8只,有4只母鸡,4只公鸡,过一段日子,一天可以吃4个鸡蛋,遇上特殊的日子,还可以杀公鸡来改善一下生活——如果主人这样坚持下去,那么消费水平便会不断提高,积累也越来越容易。吃蛋原理中的3条消费方案,第一条虽能保持收支平衡,但生活质量不会有大的提高;第二条把鸡也杀掉,虽可供一饭之需,但只能改善一顿,此后便只能安守清贫了;唯有第三条方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虽要忍受一时的清贫,但一段时间后,既有鸡吃,又有蛋吃,生活质量才会有大量的改善和提高。在上述3个消费方案中,选择后者,就是选择可持续发展。如此教学,学生均感觉新鲜有趣,很快将学生带到新奇的情境,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对搞活思品课,构建理想课堂也收到较好的效果,这样,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也就易于形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才会圆满完成。
新课程改革早已全面展开,这是一场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它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作为德育主渠道的思想品德课,理应在教学中率先让沉寂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为理想课堂创造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健康的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理想的海洋中遨游。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孙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