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的理解分析,旨在纠正对“人”和“本”的理解误区,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尊重人是前提,满足人的需要是手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最终和唯一目标。
【关键词】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教育为何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因此,“教育为何”几乎不能算是个问题。然而,遗忘人的教育现状却实实在在地对此提出了申诉:功利主义教育观大行其道,人被无情地工具化,学校越来越不是一个“教育”的机构,它已经逐渐蜕变为一个没有教育性的、纯粹的职业预备或培训机构。
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去展开。毋庸讳言,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也存在着遗忘人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面临严峻挑战。其实早在前几年,校园里就响亮地喊出了“以人为本”的口号,从“无人”状态到强调人、尊重人,无疑是极大的进步。但在许多教育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见得能够真正落实,甚至还存在一些负面效应。究其原因,除个别情况是受功利主义思想影响刻意而为之外,很多情况下是与人们对“以人为本”的内涵存在误解和偏差有关。
正确地思考比思考正确的事更重要,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二、“以人为本”的“人”为何
我们在研究“人”的过程需注意两点。首先,人是类性、群体性、个体性的统一。“以人为本”的“人”有三方面内涵:一是指类存在意义上的一切人;二是指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三是指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区别于自然、动物的类同一性,同时,人类内部,人与人之间又具有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不从“类性”角度思考“人”,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会迷失方向;不从“群体性”角度思考“人”,就会造成对“群体特性”认识的缺失,不能把握规律性的东西;不从“个体性”角度思考“人”,就会忽视了人的差异性。其次,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人”。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本来就是一种非特定化、具有不确定性的、未完成的存在物,因此,人本身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人是社会、文化、历史塑造的产物,不是自我封闭、孤立的自我创造,历史的车轮一刻也不会停下,其塑造的产物也决不重复。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向我们昭示,社会的变迁迟早会对教育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变迁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改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就无法应对社会变迁的挑战。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这里的“人”就是指在学校里接受教育的“大学生”和肩负教育任务的“教师”群体。在教育过程中存在“三要素说”、“四要素说”甚至“多要素说”,但无论是哪一种说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总被包含在内。由于我们从古到今对教育者神圣威严形象的塑造,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育者是唯一主体,教育者以自我为尺度来打量他人和周围的世界,教师成为教育活动合法的主宰者,拥有不容置疑的“话语霸权”。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我们逐步发现这个“真理”的局限性。但当教育界提出“以人为本”时,我们却从一个“单边行动”走向了另一个“单边行动”:过分强调学生的自我理解和自我教育作用而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学生的发展既不来自于外界的客体,也不来自主体先天的本能,而是在交往和对话中不断生成和创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强调的是“互主体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的主体,他们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对话交往关系。教育者不再是真理的化身和宣教者,不再一味地同化学生的思维,而是鼓励多元和发散,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这时,学生不再被动地被“灌输”,而是主动地参与学习与理解,从而使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
随着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地球越来越小,世界越来越平。中国与世界在各方面的交流与融合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教育国际化。人是社会的产物,瞬息万变的社会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人。年轻的大学生敏锐地感受到这种时代的变革,他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等方面也在迅速地发生着变化,学生的“群体特性”早已不能以“80后”、“90后”、“OO后”这些十年为一周期的时间段去简单概括。思想政治教育要在观念、方法和载体等方面保持常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切不可“以不变应万变”,要深入到大学生群体中去,认真调查研究,掌握大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肯于并善于洞察和把握大学生群体思想脉搏和心理行为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重点、有实效。
另外,大学生作为一个“非随机”群体,具有其鲜明的“群体特性”,教育工作者只要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提取共性,把握规律,就能逐步建立并健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机制和长效机制。但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过分注重学生的“群体性”,往往只会强调思想统一,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价值和个性培养。因此,应当看到个体的差异性,利用非集体教育方式,针对各人的心理个体差异,特别是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人利益要求,区别对待、因人施教。
三、思想政治教育以何为“本”
误区一:“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一切需要。
这是“以人为本”理论落实到实践上的问题。“以人为本”应当以人的利益为本?人的情感为本?人的自我实现为本?还是以人的一切需要为本呢?
西方管理思想家历经了四种人性假设: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复杂人。泰勒的“经济人”假设认为自私自利的动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只有用物质利益的刺激才能促使他们达成组织的目标。梅奥的“社会人”假设看到了泰勒“经济人”假设管理方法的弊端,强调社会和心理因素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人并不只是单纯追求物质利益,他们还有精神方面、心理方面的需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不是只为追求物质利益而工作的“经济人”,也不完全是受人际关系影响的“社会人”,而是要求自我实现、发挥个人潜能的“自我实现人”,自我实现是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人只有发挥自己的潜能,显示出自己的才干,才会得到最大的满足。史克恩等人提出的“复杂人”假设认为,所谓“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各有其合理的方面,表达了人在某一方面的需要,然而人的需要是有多种类、多形态、多层次结构的。
其实,这四种人性假设理论仍是具有一定片面性。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人是有需要的,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要求满足其自然方面的需要,即生存的需要。同时,人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社会需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需要,尤其是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但是,这四种人性假设研究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有点“见物不见人”的意味。事实上,生产效率的提高,物质资源的丰富都是为了人更好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停留在表层的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上面,必须明确满足学生需要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的体现,他们的自由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充分的提高。简单的说,就是“满足需要”是手段,“全面发展”才是目的,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如果学生的某些需要与他们的全面发展这个终极目标相背离,那么就不能迎合他们那些不合理的需要。有的学校甚至喊出“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样的口号从出发点来看是善意的,但显然不符实际,姑且勿论学校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包揽学生的一切,学生的需求包含着合理与不合理的部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学生的需要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与“不为”的衡量标准就是看能否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误区二:“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仅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和就业。
这个观点深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实用主义强调知识尤其是科技知识是控制现实的工具,把真理看作是能够促使行动成功的实际经验的总结。科技的不断发展造就了经济财富的持续增长,这导致人们对科技知识产生了极度的崇拜。物质主义、工具主义的价值取向盛行,人的一切活动都被蒙上了功利主义色彩,人性被物欲所湮没,人在对科技手段和物质财富的追求中迷失了自我,忽略了对人的本身价值的追求,而只是把人当作发展科技、创造财富的工具。人成为单纯的工具性存在,而非目的性存在。哲学家康德曾论述道:“你需要这样行为,做到无论是你,还是别的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作目的,总不把它只当作工具”[1]每个人都应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体,是平等的价值主体,不可化约为他人或社会的工具性存在物。
思想政治教育仅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是因为知识教育被看作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高校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教导,忽视了人的情感培育和人格完善,学生成为承载文化知识的容器。我国著名教育家杨叔子先生有这样的评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才……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了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其实,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如此,都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归宿点,以人贯穿于各方面及其始终;何况是直接培养人的教育?”[2]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密切关系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更要关心学生的人格生成。教育是一项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因此,培养个人能力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情感和价值观,满足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求。目前高校中存在不少诸如“‘成才比‘成人更具实际意义”的观念,“重智育、轻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的一种装饰和摆设,失去了它在教育系统中应有的位置,而使其注定陷入效力弱化的困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视现实,迎难而上,积极探索有助学生人格养成的方法与手段。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以人为本”
综上所述,概括而言,我们需要把握以下三点: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人是前提
所谓尊重人,落实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就是要尊重思政教育对象——大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自我教育者。在与传统的教育方式互补不足的前提下,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影响学生的行为,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从实践中观察自己,了解自己,分析自己以及改变自己,从而促使自身的不断完善。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个性是教育的灵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多元化的兴趣爱好,教育者要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引导个人发展,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勇于尝试,才能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再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将教育的意图寓于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关心中,落实思政工作中尊重人的原则。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要是手段
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利益同频共振,才能更好地落实各项目标和任务,取得真正的实效。从实践的角度看,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形势发展变化的步伐,及时、准确地分析其对学生价值观念产生的影响,从中发现学生关注的焦点和实际的需要,进而据此开展工作。其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把握社会形势的前提下,将学生与社会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不断实现个人价值。当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和道德情操,是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最大的需求和最根本的利益,也是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体现。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要注重学生需要的合理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矫正扭曲的、不合理的需要。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是最终和唯一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精神和身体、个性和社会性等各方面综合素质得到普遍、充分和自由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全面的发展观。全面发展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更是人本质的体现。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认清全面发展的根本内涵,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实践。其次,要立足于大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人的价值是其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评价人的价值应当从社会对人的待遇和人对社会的贡献两个方面,并以后者为主作为标准。良好的道德情操是个人实现社会价值的根本前提,有且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人才能对社会作出贡献。最后,我们要构建科学的工作机制,包括对学生的约束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为学生潜能的挖掘创造有序、有利的条件。
教育是为了让人知道更多的知识还是为了让人懂得更好的生活?是到了回归本源的时候了。教育中的“遗忘人”和“误解人”的现象必须得到重视。现实中好不容易有了些“醒悟者”,但往往不由自主地使目标适合方法而不是相反,这就好比因药治病而不是因病用药。这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往往体现为用现有的、守旧的方法去应对受教育者身上出现的问题,而不是以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为本,探索寻求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以人为本”是个口号,但它不是一个应景性的政治口号,而应当是“一言惊醒梦中人”的呐喊。“以人为本”是个真理,但它不限于仅是一个逻辑性的认知真理,而应当是“道成肉身”的实践指南。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是意义的发生地。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要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教育人,引导人,也要关心人,帮助人”。这些理念,对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43.
[2]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1.22(2):7-10.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作者简介】
王志忠(1968-)男,广东广州人,硕士,深圳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研究工作.
造就德才兼备的学术大师教育探索
教育探索造就德才兼备的学术大师
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大学生德育研究》(07SJD710057)
造就德才兼备的学术大师
——大学精神的核心体现
刘欣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