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花
摘要近几十年间,外语教学领域发生了显著变化——教师的重点逐渐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来,教学观念也从只重视教师而不重视学生,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随着这种变化,学生如何处理新信息,使用什么策略了解、学习或记忆这些信息,已成为外语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因此,教师有必要全面了解外语学习策略的发展、定义和分类,以便在外语教学中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运用这些策略提高外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学习策略外语学习策略类型策略培训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随着外语习得研究的不断发展和理论的逐渐完善,国内外语言教学界开始认识到外语学习的学习者、学习过程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从传统的教法转移到科学的学法 。所谓学法就是对学习过程产生直接影响的学习策略。有意识地采用学习策略的学习者,能够帮助自己习得第二语言。加强外语学习策略运用能快捷、有效地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增强学习者习得外语的信心和能力,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有重要意义。
1 外语学习策略的理论源流
在国外,早在20世纪60年代,Carton 对外语学习推断方法进行了探讨,开了外语学习策略研究之先河。到了70年代,国外语言研究者们开始研究优秀外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分析和归纳了成功外语学习者一系列学习特征。1979年Biggs,Bialystok ,Entwistle 等人还分别探讨了学习策略同学习成绩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对学习策略的研究重点开始转向学习策略与语言学习过程的关系以及语言信息处理的认知过程。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大量地对学习者进行学习策略培训试验,结果证明学习策略培训是有效的。目前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语言策略使用的因素、语言策略培训的方式及其成效等方面。
中国外语学习策略进展缓慢,直到1996年文秋芳教授出版了《英语学习策略论》一书,才显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此后,桂诗春、王立非、马广惠等作了不同方面的研究。
国内外学习策略的各种研究表明:虽然研究者们已经确立了学习策略在外语习得方面的重要地位,但是学习策略研究的总体理论框架尚未建立,一些有分歧的地方也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2 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意义
学习策略的研究对外语教学有重大意义,有利于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和外语学习效率。
它一方面能够培养学习者独立自主学习能力,改进学习方法,改善学习过程的自我管理,提高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对课程设置、教法研究和教材编写也有帮助。学习策略的正确运用,能使学习者重视自身的个性差异,能调动外语学习者学习的内在动力,引导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特长和学习兴趣,利用内驱力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策略的正确运用,能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习者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态度,降低学习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使之能更轻松、愉快地达到学习目的。
3 学习策略的定义及其分类
由于对学习策略本质的认定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定义。尽管学习策略的定义因人而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手段。根据国内外知名学者(Rubin,Oxford,文秋芳等)对学习策略的界定,学习策略通俗地说,就是学生为了获取学习机会、巩固学习效果、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种种反应和采取的对策。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目的,学习策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OMalley和 Chamot根据信息处理的理论,将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Oxford按照策略和语言材料的关系将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文秋芳依据Skehan (1989)的观点将策略分为管理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管理策略对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具有制约作用,具体包括确立目标、制定计划、策略选择、自我鉴定、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语言学习策略分为传统和非传统两大类。
以上几种分类中,O.Malley&Chamot的分类和 Oxford的分类基本相似,其中的直接策略与 O.Malley&Chamot分类的认知策略相似,而间接策略与 O.Ma lley&Chamot分类的认识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相似。这两种分类在二语习得中有很深的影响,比较全面,具有代表性。
4 外语学习策略训练和启示
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学习策略训练实验研究,确定了训练的有效性。学习策略是可以训练的,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来指导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训练:
(1)拟定训练计划。训练计划的拟定要适合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做到难易适中。训练形式要多样化。可采取集中训练、分散训练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相结合的形式。
(2)选择材料。根据学习者的语言水平、策略类型,选择合适的材料。
(3)策略介绍和示范。
(4)反馈和调控训练。纠正不当的操作方法,调控训练进度和策略类型。
(5)训练评估。训练评估可按自我评估、教师评估和同伴评估进行。
(6)训练总结。教师要对每一训练阶段进行训练前后的成绩对比,总结出适合学习者个人的训练模式,为今后的长期自我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为影响学习策略运用包括以下主要因素:(1)学习者因素;(2)环境因素;(3)任务因素。所以在外语学习策略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策略训练要有针对性,要考虑学习者因素,对不同学习类型学习者使用不同学习策略。策略训练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策略使用要有系统性、连续性和互补性,克服策略训练的随意性和无计划性。策略训练要以培养学生语言学习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根据学习时间、任务、阶段等及时调整学习策略,采用整合型学习策略。
因此,学习策略始终贯穿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之中。没有明确的学习策略和正确实施,学习者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老师要鼓励学生发现并运用适合他们自己的语言学习策略。但是在培养他们语言学习策略的时候,教师还必须思考这样的(下转第101页)(上接第98页)问题:如何把学习策略和外语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样的学习策略对什么样的学生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