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中国传统肖像艺术的发展历史

2009-06-30 03:32
书画艺术 2009年2期
关键词:韩熙载肖像画人物画

金 金

我国古代的肖像艺术,其源无疑是出自民间。因为它是一种具有实用性的艺术,所以它的发展也始终没有脱离民间。至于它产生的年代,商代商汤王的宰楣伊尹曾经画过九主;商朝的中兴之主武丁曾画过傅说的像。所以多认为它始于商代早期,最迟在西周已经出现。并把“御龙升天”帛画作为战国肖像画的一个实例。

在我国绘画中,人物画和肖像画之所以发展较早,是由于很早它就表现出很强的“资政”性。它所表现的多是“礼制”“教化”“纪功”“颂德”“奉祀”等内容。这些内容的早期绘画在我国古代史书中不乏记载。如《孔子家语》便记有孔子在周代的明堂壁画上,看到“尧舜之容,桀纣之像”和“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扆,南面以朝诸侯之图”。这类纪念性、表彰性的肖像,大多是画在殿堂、衙署、祠堂、学校的墙壁上。这些如“表行”“纪功”“颂德”等内容的画,表现这些现实人物和历史人物的相貌固然重要,但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化”目的,它的“述其事”比“肖其人”更为重要。加之被描绘的历史人物,有的也许还有肖像资料可以作为依据和参考,但有的则缺少可供参考、依据的肖像资料,只好凭借画家的想像,或者就以一般人物形象来表现,旨在能“述其事”。像这类画,只能说是“肖像性”的人物画。随着肖像艺术的发展,到后来凡是注重“述其事”的,便衍为描绘历史故事的人物画;注重肖其八的,则衍为严格的肖像画;而配有背景、环境的,便成为表现生活风貌的“行乐图”。

汉朝来年社会极度动荡,动摇了长期渗透在政治、文化生活和积淀在人们思想精神中的经学桎梏。加之王朝更替和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传统的事君报国思想被冲淡了。文人士大夫因摆脱了经学的羁绊,思想日趋活跃,集中表现在艺术上的注重形式,轻视政治、社会功能等方面。到两晋和南朝,肖像艺术已从早期的注重“瓷政”性,向肖像本身的实用性发展。反映在肖像画中,表现“治乱兴废之原”历史故事题材的“肖像性”人物画渐渐减少,以文学为内容的“肖像性”人物画逐渐增多,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图一)就是典型的以文学为内容的“肖像性”人物画,也是从晋、宋时期开始,给帝王贵族画像逐渐成为风气。顾恺之就给当时的很多晋代名臣画过像,在肖像画创作上,顾恺之还提出了著名的“传神论”。被誉为六朝三大家的张僧繇,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肖像画家。梁武帝思念他那些在外地当王的儿子们,而“遣僧繇乘传写貌,对之如面也。”。由于“肖其人”的发展,要求提高、完善肖像画的艺术表现是很自然的,特别是因受汉魏时期品评、鉴赏人物的影响,肖像画把捕捉、表现人的精神特征和气质、风度作为肖像画刻画的重点。南齐谢赫的六法论中的“气韵生动”也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把表现人的精神、气质作为人物肖像画艺术表现所应达到的最高境界。画人物肖像在强调以目取神的同时,还注意到把握面部的特征。姚最评论肖像画家谢赫:“点刷精研,意存形似,写貌人物,不俟对着,所须一览,便归操笔,目相毫发,皆亡遗失。”

到了唐代,画家沿袭汉魏六朝,仍然以画人物肖像为必修之业。这一时期,擅长写真或兼擅长写真的画家,有阎立本、曹霸、韩幹、周昉等,写真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反映帝王生活和政事纪实性的肖像画,在唐代都有明显的发展。阎立本的《步辇图》就是政事纪实性很强的肖像画。他描绘的是唐太宗召见吐鲁番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图中唐太宗和禄东赞的肖像刻画得相当生动。唐代这种描绘现实人物生活行止的肖像画,正是后世滥觞的“行乐图”。画帝王后妃肖像,也就是后来说的“殿堂真容”,也发端于唐代。除画皇帝勋贵的肖像之外,画文人士大夫的肖像在唐代也比较流行。如李放为白居易写真等。

唐代的人物画家。为了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深刻,多以人的“写真”像入画。吴道子在《五圣图》中所画的“五圣”和“千官”就是依据真人的面容塑造的。追求生动而神韵,是唐代中晚期肖像艺术的一大特色。我们可以从《历代名画记》张彦远的一段话中了解到唐人对肖像艺术的具体要求。他说:“然今之画人,粗善写貌,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色彩,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他认为人物肖像“写貌”,如果仅得其形似,不能表现风神韵度;虽敷以色彩,但用笔无法,便也不成其为绘画。可见当时对“写貌”表现人物风神韵度和对用笔的表现技法的重视。这里提到的“用笔”,即人物的风神韵度是要通过精湛的技法来表现的。唐人还更着重把握和表现肖像人物的性格。

唐代以后的五代,擅于写真的画家多集中在西蜀和南唐。前者有宋芝、房从真、阮知海、周元裕等;后者有顾闳中、周文矩、高太冲等。五代时的肖像画,可以说是完全承袭唐代。除写个人肖像外,一般也多是注重表现“事”和“情节”,不专在“肖其人”。如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便可作为肖像画的一个实例。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图二)也保持了早期肖像画的特点,以表“事”和“情节”为主。《韩熙载夜宴图》画卷中的主角韩熙载,字叔言,五代十国时南唐官吏。南唐李升时,任秘书郎,辅太子于东宫。李煜即位,迁吏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兼太常博士,拜中书舍人。后主有心立韩熙载为相。韩氏见当时形势不妙,无意在小朝庭里强撑为相,为避免李煜的猜疑和挽留,于是以声色为韬晦之所,倾家财。夜夜笙歌,与宾客纵情声色嬉乐。为探听韩熙载的夜生活,李煜派画家顾闳中,“夜至其第,窃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之”。《韩熙载夜宴图》分五个段落。分别是第一段“听琴”;第二段“观舞”;第三段“间息”;第四段“独乐”;第五段“惜别”。画中对韩熙载的那种复杂的内心刻画得非常入微。他是我国早期肖像画“传神写心”的典范。

宋代山水画和花鸟画得到发展,逐渐取代了人物画的地位。肖像画家则更不为人们所重视。从事肖像艺术,也从它原来的主要为“教化”服务,转而成为民间的匠人活动。“写真”已进入手工业和商业行业行列,在社会上日益活跃。肖像画已经明显地趋于专业化,在传神技法和传神理论方面,都有重要的发展。宋代比较盛行不着背景的个人写真,并开始有了正面像。至今流传下来的宋代皇帝、后妃的朝服像,似乎仍以八分侧面居多,可能画正面肖像还不够普及。

元代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民族融台的时代,蒙古贵族进入中原直到统一全国,民族矛盾却比以前任何时期都更为尖锐。元代画家除画山水和墨竹、墨花比较盛行外,人物画则趋于冷落,但肖像画却有一定的发展,并进入了更趋于成熟的时期。元人王绎著述的《写像秘诀》,是我国第一部肖像画专著,首次对我国肖像画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元代,文人是一个备受鄙视的阶层,他们的地位十分低下。为了生计,有的文人便以写真为业。当时的肖像画家很多,较知名的有:王绎、陈鉴如和陈芝田等。

到了明代,因为新的商业城市兴起,商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由殷实向浮华转变,使写真这种行业获得前所未有的繁荣。当时肖像画有着种种特定的称谓,如:写照、传神、寿影、写真、写貌、写像、影像、追影、写生、容像、象人、顶相、仪像、传神、寿影、喜神、揭帛、代图、接白、衣冠像、云身、小像等,称谓的日渐增多,也反映出肖像画的繁荣与发达。明代不仅非常流行写祖先遗容的所谓“买太公”和“家堂图”,而且还流行各种形式的写真。既有立幅的整身大像,也有横幅或长卷的“行乐图”和各种样式的“小像”。入清以后,除仍盛行写祖先遗容的“喜神”之外,“行乐”“小像”的形式更趋于多样化,长卷、短帧、大小册页,不一而足。甚至把肖像画在折扇的扁面上。在明清的肖像画中,有些还带有一定主题画的性质,如华冠画的《蒋士铨归月安稳图》卷和《薛承基磨镜图》等。此时的肖像画不仅形式多样,在艺术表现和技法方面也在不断丰富。肖像画的画风,显然已处于摆脱古法的改变之中。明末清初利马窦、朗世宁、王致诚等人来华后的创作实践,以及用西洋晕染法画肖像,丰富了中国肖像画的笔墨技法,使传统的墨骨、敷色两大传统肖像绘画受到影响。但是这种画法其影响主要是在宫廷,社会上仍然是“渡臣派”(曾鲸<1568年—1650年>,字波臣,福建莆田人。创墨骨画法,以炎墨勾定五官轮廓,施墨略染后,再赋色彩。在明末清初,随着广大社会阶层对肖像画需求增多,因此追随波臣者甚多,有谢彬、沈韶、徐易等人,形成了具有中国肖像画特点的“波臣派”)的天下。清末,肖像画已明显趋于衰落。专工肖像画的画家很少,大多是兼工,如费丹旭、改琦、禹之鼎等,都是擅长于仕女画的人物画家。他们在画法上虽然也属于“波臣派”,但是不无变化。禹之鼎善写照,时常为其老师王石谷在山水画里补画人物小像;改琦,开清一代人物仕女画之模式;费丹旭亦承袭其法比较注重线的勾勒,而且喜欢用白描写真。清末任伯年等人的出现,则将曾鲸以来的中国肖像画又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接受了曾鲸等人的肖像画创作方法,同时继续吸收西方肖像画技法,创造出了兼工带写、写意型的中国肖像画新形式。通过二三百年的持续努力,在清末又一次迎来肖像画创作的高峰。

猜你喜欢
韩熙载肖像画人物画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古代肖像画为何千人一面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
肖像画
糟糕的肖像画
肖像画
韩熙载和他的《夜宴图》
狂欢派对中的局
被误读的《韩熙裁夜宴图》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