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昌梅
我自幼家境贫寒,从懂事起。差不多每天放学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后山捡些枯枝败叶以供家用。太自然的草木烟霭,鸟语花香,润养了我儿时的心灵。当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比山石林泉更能安慰自己,取悦自己。小学的时候不喜爱读书,惟独喜爱涂涂画画,几乎每本课本上都画满了飞禽走兽。由于当时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师指导,画画都是凭兴趣涂鸦自娱。后来借得一本连环画《西厢记》,便如获至宝,整天沉迷其中,把每一页都临了一遍。后来接触美术多了,渐渐对绘画有了一些简单肤浅的理解,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能。学习山水画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是我心灵的皈依。它使我在精神上与无限的大自然浑然融台,在深沉静默中得到升华。山水林泉历来是文人墨客情思、精神的寄托,乐山乐水,使人超越。山水可卧可游,舒卷取舍,似太虚孤云,寒塘燕痕,空灵而自然。
绘画要这到臻境,需要做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我们在创作中不是简单地照抄自然,而是要通过深入观察和体验生活,把生活图景转为艺术意象。画家需认知和感受一切物象的内在生命、气息,在认知和感受过程中,融入画家自身的思想感怀、审美意趣和艺术修养,使作品这到现实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在现在的学习和创作中。我们往往会走极端,要么枯燥死板,太过理性以致简单地去描绘自然;要么不关注生活,只是概念化或空洞地玩弄笔墨技巧,以致在画面中根本无法表现出时代的精神与特征。
古人对绘画的客观与主观、形与神、内与外都有很多精辟的论述。中国绘画的“形神论”正是古代哲学形神论的衍发。纵观中国绘画史,宋代以前大都重视写实,“以形为质,以神为用,重在以形写神”。元代,原先的士大夫均不愿为当朝卖命,纷纷归隐山林,奇情山水。由此文人画兴起,中国画趋向于重神韵而轻形象,重视画家自己的思想情感,托物寄情并逐渐由“取神”发展为“表意”,从“神似”发展为“意似”的审美取向。元代大画家倪云林谓:“寥寥数笔,聊写胸中之逸气耳。”中国绘画的审美意识和精神内涵是写意,我们对写意的概念不能只囿于“逸笔草草”文人旨趣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里。中国画的写意应包括意象经营、塑造形象、艺术表现和表这思想的整个创作过程。中国绘画对“意”的表达是十分深刻和独特的,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意在笔先,画尽意不尽。”清人方熏在论传统绘画创作构思时谓:“古人作画意在笔先,意象经营且胸有丘壑,落笔自然神化。”
在山水画的创作中,气韵始终贯穿其中,它决定着作品的格调和神韵。孟子提出要“养吾胸中浩然之正气”,气是一种修养,一种精神境界。在绘画创作中表现出的气之所至,毫端气象万千,千堡万崖尽在其中。气是画家自身生命力、创造力的表现,有如此境界就能代山川而言。提高艺术素养是一种长期的磨炼过程,要饱览天下名山大川,阅世观物把思想修养和实践相结合,要深入生活,积累素材,用生活来涵养自己的性情和气质。所以画家“欲穷其奥,需静其心、养其气”,可见气质对绘画的重要性。方熏《静居画论》谓:“气韵生动第一义,然必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气滞碍其间,韵自生动矣。”
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学习山水画除了掌握好传统的笔墨造型、形式之外,必须有外师造化的功夫。荆浩更是长居太行山洪谷之中,揣摩大自然的神奇。石涛谓:“搜尽奇峰打草稿。”只有不断地吸纳大自然万物之形与神,使之进入到主观的心源灵府之中,才能达到精神与造化的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