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学生解读文本的“舵手”

2009-06-26 05:16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09年5期
关键词:筏子舵手艄公

邵 军

小学生受自身认识水平、生活阅历的局限,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完全自能”的,要使得这种对话进行得更为深入高效,显然需要教师的指导,这就要求教师要当好学生文本解读的“舵手”。

一、 当学生解读文本“言之有理”时,要助开掘,畅其流

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独特体验犹如一泓清泉,成于思,存于胸。教师的责任在于善发现、巧开掘,并使之“资源共享”。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一课,学生欣赏“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这一佳句时,一位学生认为:“吹青了小草”中的“吹青”和句中的“吹绿”意思相同,我觉得用“吹醒”更好,春姑娘来了,睡了一冬的小草醒了,探出了小脑袋。教师鼓励说:“你敢于向教材挑战,我很佩服。大家还有什么意见?”一语激起了学生的热烈争论,形成了三种独到的见解:① 用“醒”好,既可避免与“吹绿了柳梢”中的绿字重复,又可把小草写活,而用“青”太俗了;② 用“青”好,因为课文写的不是初春,而是杏花开放的时节,小草早已睡醒了,现在变青了;③ 用“醒”好,但句序要变,应改成:“春风吹皱了河水,吹醒了小草,吹绿了柳梢,吹鼓了杏树的花苞”,理由是:春天来了,河水解冻了,小草萌生,杨柳吐绿,杏树开花,用“皱—醒—绿—鼓”,不但写出了春天景物的特征,还可以展现出时间的推移和变化。因为教师的一双慧眼和激励,引发了全班学生对这个独特体验的关注,为学生营造了创造性学习文本语言的机会。

二、 当学生解读文本“恍惚蒙眬”时,要善搭桥,解其围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认知局限,往往对文本中深刻的含义理解不透,他们对阅读中的感受、体验常常浅尝辄止或蒙蒙眬眬。此时,教师应及时加以疏导,为学生在新知与旧知间搭桥铺路。例如学习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山谷中的谜底》最后一个自然段“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时,学生的理解比较模糊。一位学生说:“既然要学会弯曲,再寻找反弹的机会,那么《红岩》中的江姐等革命烈士为什么不弯曲一下,再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呢?他们牺牲了,是不是白白送掉了性命?”教师及时抓住这一疑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你赞同这位同学的观点吗?究竟对什么事能‘弯曲,对什么事不能‘弯曲呢?”一个追问为学生搭设了一座走向文本价值取向的桥梁,学生在对话、沟通中,认识到“弯曲”不能是人格的屈服,更不是信仰的放弃。就这样,学生对课文的把握和理解也由肤浅走向深刻,由片面走向全面,学生在对作品准确感悟的交流中进入作品的“精神家园”。

三、 当学生解读文本“似是而非”时,要慎褒贬,巧固本

在阅读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学生对文本的曲解或误解是常有的事。对此,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例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黄河的主人》时,在课的结尾,教师让学生谈谈“对艄公有怎样的认识”。许多同学联系课文内容发表了自己的感受,有的觉得艄公撑筏很认真,有的认为艄公是一个勇敢的人,有的认为艄公很细心,还有的认为艄公很机智、聪明。教师也发表了同感:“是的,艄公撑羊皮筏子是多么认真和谨慎啊,他真是一位机智勇敢,值得我们敬佩的人啊!读到这儿,你们对艄公还有没有其他新的认识?”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太赞同前面几位同学的看法。我觉得艄公是一位不自量力的人。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他撑羊皮筏子技术即使再高,说不定哪次大浪将羊皮筏子打翻了,坐在筏子上的人会因此失去生命。”这样的感受和理解貌似很有道理,但显然曲解了文本,游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此时,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再次走入文本,深刻领悟文本的内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纠正“误读”。我是这样引导的:“这位同学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很好!同学们,你们真觉得艄公是一位不自量力的人吗?”随即出示描写艄公专心致志撑羊皮筏子的一段话,教师引读,学生跟读。之后,组织讨论。这样,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学生感悟到了那位经验丰富、机智勇敢的艄公对撑羊皮筏子是有十足的把握和必胜的信念的,体会到了艄公并不是不自量力的人,从而纠正了“误读”。

课堂是教师基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共同分享, 更是理解、体悟文本语言和意义的一场文化盛宴。所以,能否真正当好学生解读文本的“舵手”,取决于语文教师课前备课的精细,取决于教师对教材解读的视野与高度,取决于教师对课堂“生成”的驾驭能力。

(作者单位:洪泽县岔河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筏子舵手艄公
小舵手
奥孔乔-伊韦阿拉:世贸组织的“新舵手”
汉江渡口——两代艄公的“价值观”
渡口的歌声
一条筏子的浮生若梦
兰州羊皮筏子
坐羊皮筏子
舵手与水手
舵手与水手
古道 古码头 老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