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燕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积极思考,而且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巧妙引入,引发兴趣
现代教育家斯宾塞说过:“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形式,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为体现“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的新课程理念,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做各种新颖有趣的游戏或进行一些别出心裁的小竞赛,融知识、趣味、思想于一体,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积极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来。例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时,教师可让学生猜谜:“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有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生动形象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形象地揭示了钟面的特点和时、分、秒间的关系,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精心设疑。激发兴趣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精心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就会跃跃欲试,积极主动参与探索问题,从疑思中舒展思维的网络,发现新知。同时也要顾及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到,这样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三位数“222”,问此数能否被3整除,接着让学生随便说出一个3的倍数的三位数,如“345”,设疑:“请同学们计算一下345、435、453、534、543,这些由‘345各数位上的数字变换位置以后得到的三位数是否能被3整除?”学生通过计算惊奇地发现,这些三位数都能被3整除。进一步设疑:“不用计算,你能判断出一个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吗?”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此时他们心欲求而未知其意,口欲言而不能达其辞,造成了“愤悱”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动手操作,发展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时要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小学生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而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科学,因而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分组进行剪拼、操作,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并根据圆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得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但教师不是到此为止,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操作:“圆除了剪拼成长方形,还能剪拼成其他我们学过的图形吗?它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你能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吗?”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独立操作,将圆剪拼成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并顺利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在操作中兴趣盎然,不仅“学会”了新知,而且做到了“会学”。
四、优化练习,提高兴趣
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但是程式化的练习太多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练习功能的有效发挥。教学中,教师可对练习材料赋予一定的情境,提高练习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后,教师设计了一个“救救小羊”的情境练习,就在狼想吃小羊的时候。山大王老虎来了,老虎为了显示自己的“公正”,规定:“小羊如果做错了一题,狼可以前进一步,如果做对了,狼就后退一步,远离小羊。”在如此有趣的童话情境中,学生本能的一种“正义感”马上被激发出来,他们学习热情高涨,做题异常认真。随着学生一次一次正确的练习,狼被迫步步后退,当狼退至“河边”,逼进河里时,学生心底“惩恶扬善”的愿望终于得到了满足,全班禁不住高声欢呼起来,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愉悦氛围,保持兴趣
课堂氛围就像一个有着魔力的磁场,好的氛围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不仅不感到学习是负担,相反还感到是一种享受;反之,则会使学生产生排斥的情绪。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板紧面孔,使学生心理上造成压抑,精神上感到疲惫,要力求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上课时,教师要面带微笑,尽量做到音量适度,语调抑扬顿挫,使学生在听讲过程中不感到疲惫,还要注意适当的幽默,幽默的比喻可引发兴趣。数学知识有些很抽象,用语言是难以讲清楚的。在教学过程中可插入一些幽默风趣的比喻,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和谐师生情感,而且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接受。这样既给了学生欢笑,又活跃课堂气氛。如果在教学中不能呈现出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就表示教学没有成功而是失败。
综上所述,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教学活动中利用一些教学技巧,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形成巨大的内驱力,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就能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对教学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