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锋
课堂是由许多个教学细节共同组成的。教学细节是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表现为多样的形式和复杂的结构,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和意义。它可能是教师或学生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可能是师生之间互动的行为组合,也可能是在特定情境中学生对教学的一种重要反应。然而,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有时候忽视对一些最细微环节的处理,导致了种种不完美。现撷取课堂教学中的案例加以剖析说明。
案例一:我们表扬他!
如一位教师教学“5+67”时,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说出了很多计算方法,教师脸上闪耀着兴奋和自豪。这时候,又有一个学生举手,教师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让他站起来回答。这位学生说:“老师,黑板上是5+67=72,你写成了73了。”教师脸上顿时暗了下来,“哦”了一声,转过身把黑板上的题目改了。可能因为是公开课,这位教师忽然又想起了什么,说:“××同学虽然平时上课不太积极,但是今天却很细心,我们表扬他。”学生听了教师的口令,机械地拍手。响起了几声软绵绵的掌声。××学生看到教师那难堪的表情和同学们蔑视的目光,脸上也不知是什么表情就坐下了。
思考:这位教师已经认识到激励性评价的重要性,但只是把它作为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点缀,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由衷的赞叹,在表扬的同时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评判味:“你平常学习不认真,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听课,你偏偏要来出‘风头,真是‘死脑筋。”学生听后的感想如何呢?这种表扬是不是一种“扼杀”呢?如果换一种评价:“××同学发现了一个大家不太注意的细节,真不简单!”或者说:“××,你敢于指出老师的错误,真是谢谢你!”这样评价效果不是更好吗?因此,给学生以激励性的评价,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者是在需要时才做的一种装饰,它需要渗透在教师的教育思想中,落实在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
案例二:你真的会吗?
如学习“年、月、日”的知识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小红今年9岁,过了9个生日,可是小红的爸爸也才过了9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这时,立即有学生举手说道:“老师,我知道了,小红的爸爸是2月29日过生日的,逢4年才过一个生日呢。”另一个学生立即说:“这道题不对,我们都是按阴历过生日,应该每年都能过生日。”教师听到这儿,有一些不高兴,立即叫这两个学生坐下来了,并说:“你们知道的是一点浅显的知识,等我们马上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后,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思考:教师的表现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教师已经习惯于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面对毫无准备的学生,习惯于居高临下地将学生的思维牵引进预设的轨道,而当学生说出“我会了”“我知道了”,打破了教师建立在学生“零认知”基础上精心预设的方案,教师就无法面对了。要将课堂实施下去,只有牺牲学生的灵性,将学生往“原路”上拉,所采用的方法就是仍然要求学生照预定的教案走。“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些理念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在教师的思考深处并未得到真正认可。因此,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使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设计教案必须时时思考:有没有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有没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和时间?教师课堂上要随时提醒自己:是否给了学生活动的空间?是否给了学生个性张扬的机会?
案例三:你学会了什么知识啊?
如教学“统计”一课,在练习巩固之后,教师提问:“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一时间,学生的回答各种各样、丰富多彩。有的说:“我知道了班上最喜欢吃什么水果的同学最多。”有的说:“我学会了贴水果、贴图形。”还有的说:“我学会了把这些东西整齐地排起来。”……听了这些回答,教师没有给予任何评价,用意显然是通过提问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可是学生却没有明白,没有猜到教师手中的“底牌”。于是,教师有意提问:“那么,你学会了什么知识?”“学会了贴的知识。”“学会了排的知识。”无奈之下,教师指了指黑板上的课题说:“今天主要学习的是什么呢?”学生很聪明,立即说道:“我们学会了统计的知识!”教师接着说:“对!今天我们学习了统计知识,统计的时候要先分一分、排一排、再数一数。”
思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的回答不符合教师的预想时,教师的反应一般是毫无表情,甚至面露不悦,要么继续引导,得出所要的结论:要么直接否定,自己说出答案。当学生的回答符合教师教案的设想时,教师往往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用“很好”“你真聪明”之类的语言表示肯定。因此,在新课程中,教师要拓宽视野,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交往状态和创新热情,更多地保护与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多地激励和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质,这样的教育才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