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学员创新思维的培养

2009-06-22 05:02邱林芳
活力 2009年4期
关键词:教员教学活动想象

邱林芳

21世纪是知识的世纪、人才的世纪,人才的灵魂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基础源于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是一个人智慧的源泉,作为一种品质和能力,它更多的得益于后天的培养和锻炼。院校作为创新思维培养的主战场之一,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必须打破传统教育的思维定式,积极鼓励学员大胆质疑,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努力营造一个有益于创新思维培养的良好环境,造就具有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现代人才。

一、鼓励质疑,为创新思维培养提供不竭动力

(一)鼓励质疑勇气,培养质疑品质。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质疑是创新的开始,是创新思维的原动力。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员敢于对已有的结论或成功的经验大胆质疑,敢于挑战前人,不将思想禁锢在书本知识的框架内,不盲目迷信权威的仲裁,不轻易屈服外在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同时,要精心设计,积极引导学员在争论中求异,在辩析中求是,在评判中创新。

(二)激发质疑兴趣,养成质疑习惯。要让学员踊跃质疑,教员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端正教学基本态度,自觉践行“教学相长”的先进思想。师生之间应当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以保证学员的智力和非智力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的活跃状态。必须打消那种因害怕回答不了学员的问题,当众出丑有失“体面”的心态,或者是怕学员“节外生枝”影响教学进程的思想。因为任何压抑、干扰和打击都有可能使学员创新意志的心灵受损,压制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员要充分尊重并保护学员的好奇心,创设境遇激发学员质疑问难的兴趣,把他们的好奇引导到科学的轨道上来,养成良好的质疑求学习惯。

(三)传授质疑技巧,提高质疑水平。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员要自觉践行坚持真理、力争主动,承认差距、态度诚恳,高瞻远瞩、服务教学的基本思想和指导原则,把学员的质疑引向正途。优质的质疑可以使教员的教学有的放矢,可以极大地促进学员主动探究求知的热情和激情。在教学活动前,“巧立名目”引导学员质疑预习,激发学员主动搜集和参阅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员在课中进行深入细致的质疑比对,并善于因势利导,激发学员质疑问难的主动性,促进学、思、疑、问、悟的结合,切实推进教学的实效性;

二、激发想象,为创新思维培养创设良好环境

(一)培植思维器官。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畅游在想象的意境中,才可以充分打开学员思维的闸门,迸发出创新思维的活力,使他们的思想快捷地从一人一事联想到多人多事,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转到另一种意境,并且逐渐使狭小单薄的思想认识扩大充盈,逐渐使互不相连的知识和能力片段聚合黏结,形成适宜创新思维发展的最佳脑环境和心理基础。

(二)丰富表象情境。客观存与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告知我们: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学员创造性想象的重要途径是丰富表象和熟悉的情形意境。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教学设计体现“贴近部队生活,胜任第一任职”的思想,在教学中要多使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多观看图像影视资料,多到实地参观见学等等,并通过聘请专业人士讲座和优秀人才现身说法等方式方法帮助学员理解学习内容。

(三)拓宽想象空间。如果单纯地就教学谈教学,而忽略教学活动背后存在着的广阔的丰富多彩的世界,那么,我们的教学会变成一个缺乏生机的“死海”。在教学中,教员应注意引导学员把观察、想象、思维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把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联系起来综合运用,拓宽思维和想象的空间。

三、打破定式,为创新思维培养开创新思路和新途径

(一)趋利避害,开拓创新思维视野。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慎重考虑它的客观存在,驾驭其存在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利用思维的积极作用,促进产生学习的正向迁移;另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到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和禁锢对学员创新思维培植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一疑多解”,挖掘创新思维潜能。“一疑多解”对学员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无可替代的积极意义。一方面,最便捷的途径即是对同一疑问,鼓励和启发学员运用多种方法去解答。另一方面,关键时刻教员还须有容人的雅量,即便是对有悖于自己意志的观点也要给予最基本的尊重,即使他们有欠成熟,也要给予学员最大诚意的鼓励和支持,使他们有机会在实践中验证和发展个人质疑解难的实际技能。

(三)发展个性思维,解决质疑问题。质疑只是手段,引导学员成功释疑,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才是最终目标。作为教员,在质疑和解疑这个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谨慎有加,既不能搞包办替代,统一步调“万马齐喑”;也不能撒手放羊,脱纲离谱“天马行空”。教学活动中,教员应当积极倡导学员个性化的良性发展,要从对教学小结“盖棺定论”的圈子里走出来,不把教学目标简单地锁定在获得“唯一的标准答案”上;同时,还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慎重对待学员张扬个性的创新思维发展,全身心地投入到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中。具体讲我们要从多方位、多视角、多渠道引导学员对所学内容自觉设疑、自己求解、自悟自得,把学员的思考讨论与体会交流和教员的相机点拨结合起来,让学员在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拓思维,不断提高解难释疑的能力,切实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编辑/穆杨)

猜你喜欢
教员教学活动想象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快乐的想象
晚上好, 教员先生
一生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校长问题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晚安,教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