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动机理论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研究

2009-06-20 05:26丁红星
职教论坛 2009年14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

摘 要:通过对马斯洛动机理论的评析,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分析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动机,尝试提出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作者简介:丁红星(1973-),男,河南许昌人,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党委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9)14-0063-02

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指出,人的需要当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根本动机,当代大学生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规划。是大学生价值实现的有效方式。

一、马斯洛的动机理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一)马斯洛的动机理论

在关于人的动机理论中,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管理学家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具有比较典型的代表性,他提出人的动机是人的需要,他把需要分为五种,即需要层次论。他提出的假设是:1)人类有自己的基本性质,即某种心理结构的框架,或者说以人种的遗传为基础的“似本能”的基本需要,这种内在的本性是好的,或者是中性的,如果这种内在的本性遭到否定,受到压抑,人就会产生病态:如果这种内在的本性得到顺利表现,人就会成长为心理健康的人;2)他假设社会一直是良性发展的,把人当作直接的研究对象,既反对弗洛伊德主义又反对行为主义,他的直接研究对象是美国各行各业的有成就的人;3)人的需要就是人的动机。他把需要分为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的“自我实现”指的是人的潜能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高峰,迄今为止,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4)这五种需要是依次递升的,在满足生理需要的基础上,才会有安全的需要,以此类推,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根本动机。但是他还提到,有时几种需要会同时存在,哪一种需要程度高,此需要即为主导动机。

(二)对马斯洛动机理论的评析

1.马斯洛的理论在对人的需要的研究方面还是较为全面的,对于分析大学生的动机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马斯洛并没有说清需要的实质和需要满足的手段。需要的实质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统一的结果,既表现为个人的,又由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又表现出联系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中介。需要的满足靠的是劳动获得发展,而满足的程度则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达水平和社会制度的性质。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充分满足人的一切需要;

2.马斯洛的动机都是心理上的需要引起的,而且是建立在社会不变、有成就的人的前提下,不免让人觉得虚幻,不实在。马克思认为,有成就的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的真正的动力,不是个别人物的动机,而是使整个广一大群众、整个民族、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且不是短暂的,而是持久的、引起伟大历史变迁的行动。经济利益的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最终决定了人们的动机,社会的发展的趋势是个人的动机和社会的动机趋于一致,个人的动机最终是由社会动机决定的,尽管有时并不直接决定;

3.马斯洛把他的五种需要说成是唯一的动机,然而需要的满足并不能完全解释人的行为,因此需要不是动机的唯一原因,人的利益也是人的动机,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斯洛的需要只是个体的、似本能的、中性的,而利益是有所有性和倾向性,是利益把人们联系起来,成为阶级、政党、社会、国家组成和发展的关键纽带。马克思认为,正是自然的必然性、人的特性(不管他们表现为怎样的异化形式),利益把市民社会的成员彼此连接起来。毛泽东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中国共产党明确自己的利益,是代表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含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大学生依据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及制约因素,在内在动力的驱使下,把个人发展与社会组织相结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特长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的基础上,对已经确认的职业起点,结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提出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拟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教育、培训计划和行动方案,以最大化地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为了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开发自我,最终实现自我,进而提高职业竞争力,是马斯洛动机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动机分析

(一)大学生职业生规划现状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的成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调查表明,有超过50%的大学生毕业一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流动率近75%。缺乏对自身正确的了解和定位,缺乏对职业和长远规划,盲目性地求职导致大学生频频跳槽。20世纪90年代中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学说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职业规划的理念已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所共识,但存在起步晚,发展慢,专业化程度不高。高校职业规划教育模式改革和创新是急需思考和解决的现实课题。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基本原理

1.人—职匹配理论。“职业辅导之父”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和霍兰德的类型论认为个体都有一些稳定的特质,包括能力倾向、兴趣、人格等,不同的职业也有一些特定的特性和要求,个人特质与工作因素越匹配,职业稳定性、工作满意度、事业成就感越高。

2.生涯理论。美国学者舒伯认为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职业生涯具有终身性、独特性、发展性和综合性的等特点。个体在生涯发展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角色之间相互作用,并在个体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特定的意义;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探索活动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目标及步骤

1.树立生涯意识。职业生涯辅导工作有着明确的着力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和方法,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动力及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2.掌握生涯规划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技巧,以职业生涯为导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发展自我,让大学生掌握个人职业发展问题的方法。

3.提供生涯信息。通过职业生涯辅导,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使大学生对职业环境和职业素质更加了解,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成功塑造自我,顺利走向社会成为职业社会人。

4.自我认识。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对个体自我进行了解和认知,个体对自己认识越深入,就越能了解自己的所需,认知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动,通过对自我职业爱好、兴趣、性格、语言表达、人际关系等来决定自己适合的职业。

5.认识职业环境。大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就要对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特点、行业发展趋势,企业管理模式,单位发展前景,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相关信息,增加对就业形势和职业信息的关注和了解,对职业环境进行自主探索,明确自己将来想干什么。

6.进行职业决策。根据社会和市场要求、职业发展现状及变化、不断修改自身目标、调整行动计划、了解就业政策、提升求职技巧,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去实现就业目标。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模式构建

1.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职业生涯辅导。新形势下,将思想教育的成果体现到学生职业选择中,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有利于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结构,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鼓励学生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到基层中创业和建功立业。

2.专业课教师参与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独特优势,首先专业教师对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环境非常熟悉,对学生将来从事该行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判断准确,通过专业课融入职业生涯辅导教育,使学生思想上重视,且易接受,因而指导更具针对性。

3.拓展并完善职业规划系统。我国现有大学生职业规划内容和方法大多是照搬西方的,由于语言体系、文体差异、风俗习惯等在适用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需要结合我国的教育及就业特点的实际情况,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生涯辅导模式。

4.建立职业规划长效机制。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特点的学生开展正确合理的规划指导,建立学生职业生涯档案,构建具有各自学校特色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定期了解学生职业发展情况,完善相应的就业跟踪机制,实现“全程式”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各种途径、多种方法使大学生在大学生活当中,正确认识自我,科学准确决策,确立自己生涯发展目标,最终达到人与职业的最优结合和个人的全面发展,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斯洛(美)著,许金生等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马斯洛(美)等著,林方译.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陆庆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

[4]杨文士,张雁.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5]许玫.大学生如何进行生涯规划[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6]胡艳辉.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模式探讨[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4).

责任编辑:谢荣国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大学生就业趋势
“奔五”的凯莉·米洛:从邻家女孩到流行歌手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Kobe Bryant beats Michael Jordan’s career poi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