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1-1”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农业行业特点和学院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而形成的一种以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就“4-1-1”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组织与实施过程及其内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关键词: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4-1-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作者简介:宋连喜(1970-),男,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18(2009)05-0049-02
要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实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关键是要构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4-1-1”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现已成为我院涉农专业所共同采取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一、“4-1-1”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
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大改革阶段。日前,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进入全面提高阶段。同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大改革阶段,即由传统的学院教育模式向政府主导下的就业导向模式转变。工学结合被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而提出。因此,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们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2.学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当前,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经济实力所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资源普遍存在不足,均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借助社会上生产性企业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是当前我国农业高等职业院校一种有效选择。
二、“4-1-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设计开发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所采取的教育模式,是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4-1-1”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种具体形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和企业人才需求标准为参照基准,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人才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应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
“4-1-1”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六个基本特征:一是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工作相结合;二是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经历相结合;三是学生身份与企业员工身份相结合;四是全面素质培养和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五是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六是校园文化环境熏陶和企业文化环境影响相结合。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完成。强调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重视学习与劳作的“双交叉”、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理想模式。
“4-1-1”人才培养模式是时间和内涵的统一。根据人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技能形成的规律,按照基本理论学习和简单的单项技能训练——真实情景的基本技能训练——真实情景的综合技能训练。即用4个学期在校内完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用1学期(第3或第4学期)统一组织学生到畜牧生产企业进行集中企业顶岗实训,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这个学期学生与企业之间就是简单的实习关系,主要是由学院根据学生的意向统一安排;用最后1个学期(第6学期)安排学生到拟就业企业实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该学期学生的实习与就业是密切相关的,是通过双向选择来实现的。该模式充分体现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育理念。
三、“4-1-1”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与实施
1.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本着“根据市场需求设专业、根据企业要求定课程、根据岗位标准练技能、根据社会评价验质量”的总体思路,积极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1996年,畜牧兽医系在我院率将理念认同教育列入学生教育的重点。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出现,一切服从企业的安排与管理,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把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2.以互惠互利原则为基础,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高等职业教育更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积极寻求企业的支持,同时,高等职业院校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要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找准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注重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3.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良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保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企业不仅是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同时也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增强实践技能的好场所。要想培养出真正高质量人才,首先必须要有高实践技能的教师。因此,学校在加强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
4.教学过程要真正实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有机统一。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要积极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要改变传统的学科教育体系,按实际要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要注意校内实训、企业顶岗实训和就业实习之间的联系,要形成一个系统,决不能将三者割裂开来。因为三者构成的系统结构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科学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所必须的一个过程。
“4-1-1”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农业行业特点和我院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积累而成的。“4-1-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同一时期全国同类院校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索中取得的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中国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4).
[2]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J].职教论坛,2007(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司.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6).
[4]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责任编辑:谢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