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旭好
摘要:一些老教师在新一轮上课时往往对原来的老教案的态度或者是弃之不用,或者是全盘接受。这两种方式都不应该采用,本文结合几个案例从几个方面讲述了对老教案的正确使用方式,如果将之翻新活用,会给广大教师带来帮助。
关键词:老教案;研究;反思;活用
经常看到一些教师在新一轮上课时把老教案束之高阁,又重新开始备课,即使是一些已上过的老课文也不例外;也时常看到一些老教师在讲到老课文时就把老教案照搬过来上课。
对这些做法笔者总觉得困惑:已经拥有的经验不用,是不是太浪费了;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又是否太不“与时俱进”了?
结合必修五的教学后记。笔者现在做了一个整理,感觉收获颇多!
链接一:《陈情表》第二课时
这课的教学后记上写着:感觉老教案中环节的设计过于繁琐,中间有交叉重复现象,需简洁化。
老教案中在理清全文思路这个环节上设计有这样的问题①:除了之前提到的内容,从文中可以看到作者还提到了另外一些内容,是什么呢?在这之前,文章已分析到第四段开头。文章基本思路已经理清,学生已弄明白李密是想先尽孝、后尽忠。而思路理清后,下面一个环节是:提升到理智的角度,体会李密的劝说艺术。设计的问题②是:李密为何如此安排文章的顺序?
当重新备这课教案时,感觉存在几个问题:
1顺着文章段落分析下来。到后面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几年前的自己不懂提问的艺术,问题问得没水平。在体会劝说艺术这个环节中,解决问题②时,之前的那个问题①还是会重复出现。
新课程的课时安排都很紧张,容不得我们浪费时间,思考后我把这部分的老教案重新做了设计:
1删掉体会说话艺术这个环节。
2把问题②当作总结思路的问题抛出,并从情理两方面进行整理总结,这样也就从中体会到了李密的说话艺术。
3把问题①融入到问题②中来解决,设计了问题③:“文章到此,李密已基本表达清楚了自己的意思,陈情述理可谓是层层深入,文章可以结束了,可是李密好像还有话要说,他还想说什么呢?”这样的问题可以调起学生的好奇心,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事实证明:老教案改动后,内容安排紧凑了,上课效果很不错。
链接二:《纪念刘和珍君》第一课时
此课的教学后记一栏里写着:对老教案进行整理时。发觉当初的设计不太合理。一开始就对人物进行分类不切实际,故调整之。
文章是从题目导入的,引出了一串的疑问。在文本研习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借助注解了解时代背景,按老教案的安排,接下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迅速默读全文,找出文中所涉及到的人物,鲁迅对他们的态度分别是什么?由此进行分类。
重新备课后,我很困惑:
1学生对文章还没熟悉,文中涉及到哪些人物,学生是无从找起的。
2学生对内容还不熟悉,作者的态度更无法判断。
3导入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纯粹只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初设计这个问题,是想先了解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可是没有建立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就抛出这样的问题,显然没有考虑到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考虑后,我对老教案做了如下调整:
1先进行整体感知:沿着导入设计问题:“全文七部分。描述刘和珍的文字集中在哪些部分,其他部分又写了些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是老教案中的第二个问题。
2把问题①分割,在问题③“刘和珍是鲁迅的学生。但鲁迅的学生何其多,为何会独写文章来纪念她呢?”中引出人物分类的问题,而在第二课时分析到此文的写作目的时,引入作者对这些人物的态度。并总结出全文的情感基调。
实际课堂印证了我的想法。现在的学生预习习惯还不太好,在一个班级里。我把人物分类放在第一课时后半节课提出,学生仍觉得有难度。
链接三:《长亭送别》第三课时
记得在备课时,觉得老教案中第三课时部分没问题,也符合这届学生的水平,当时想着就照老教案上吧,此课时主要是分析文章“情景交融的特点”。
这个环节中找了4处内容进行分析,前3处内容老教案中是这样安排的:
1[端正好]中的斜晖霜林图。
2[滚绣球]中的“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
3[一煞]中的古道烟霭图。
这是按着课文顺序来的,学生也会这么找内容。
学生第一个找的地方自然是开头的[端正好],这支曲子的特点是通晓流畅和秀丽华美相统一,堪称“情景交融”的元曲绝唱。在这过程中,自然会分析到“愁情”的载体——意象,也自然会分析到哪些意象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离愁别绪。
可快分析完第一支曲子时觉得按照教案上不妥当了:
1虽然几个曲子里的内容都是体现离愁,可是总体风格上三处地方却是雅、俗、雅。
2第三处和第一处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运用了密集的意象表达情感。
事实上,学生也找到了这些共同点,两个班的学生先找了第三处的例子,第二处的例子特点相对比较隐蔽,都是做了点拨后才找到,所以我当时很果断地把幻灯片先切换到了第三处的内容。
课后,在教学后记上写到:再次上此课,感觉上课的环节安排不够流畅,马上做了调整,课后再重新整理教案、课件,这也算是体现了教学机智吧。
自我反思分析
备课有三要素:备课本、备学生、备教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在教案设计上肯定会有所侧重,全盘接受老教案是不妥当的。
孔子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通过对老教案的研究,带给我们老师最大的好处是:让我们能够从实际教学活动中重新审视自己的不足和长处,重新整理自己的思路、体验、感受等,从而增强我们的理论素养,培养反思自身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目的。
我们老教师的优势就是经验和随堂教学机智,充分地利用老教案自然会给我们老教师在备课时节省了不少时间。这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