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后奥运时期秦皇岛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009-06-20 10:02罗学锋陈晓枫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

罗学锋 陈晓枫

摘要: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胜利闭幕,中国的旅游产业进入后奥运时期。如何巩固已有旅游地位,进一步利用奥运契机,积极开拓国际旅游市场,以旅游促进整体经济协调发展,继续打造地区特色,提高自己在国际旅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呢?笔者就此做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后奥运时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旅游业首当其冲地受到冲击,尤其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面临辉煌前景的同时更要面对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无论是从人口,还是从地理面积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来说,中国都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旅游大国。有专家预测,受2008年奥运会的影响,到2014年中国将超越法国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中国旅游业的三大发展趋势之一便是入境游稳步发展。根据目前发展趋势,到2020年中国国际旅游收入有望达到635亿美元左右。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上升到8%,旅游业将真正成为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中国旅游业整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有着得天独厚旅游资源的新兴城市秦皇岛该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为繁荣旅游市场、地方经济和传播民族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是地方旅游部门以及相关人员需要深思的课题。

一、秦皇岛旅游资源现状

众所周知,秦皇岛是中国唯一一个因为皇帝帝号而得名的城市,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和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作为一个旅游胜地,秦皇岛拥有长城、滨海、生态等良好的旅游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避暑胜地北戴河、南裁河旅游度假区、昌黎黄金海岸等40多个旅游景区独具魅力。其中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北戴河更是由于地理和气候的造化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空气中对人体有益的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7000个以上,为国内其他城市的数十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每年吸引上千万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秦皇岛全市接待游客人次逐年稳步提升,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市重要支柱性产业。

二、抓住奥运契机

奥运会与旅游是相伴而行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大众旅游的兴起,奥运会和旅游开始了实质性的结合。奥运会首先从内容和档次上为主办地的旅游产业带来有益的效应,奥运会为主办地带来许多综合效应,而旅游业是最直接、最显著、最持久的受益产业,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对主办地综合能力的最好验证。由此产生的奥运效应会对主办地的旅游产业产生长远积极的影响,对当地整体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意义。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个足球比赛的赛区,秦皇岛一直都是京师人休闲度假的首选。把比赛场地放在旅游胜地。这是最好的机遇,由此所引发的旅游热将极大地提高所在地的国际知名度,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奥运会在后奥运时期对举办地旅游产业的影响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后奥运时期各个举办地的旅游产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奥运会对举办地既会产生积极的“推力”,也可能产生负面的“拉力”,即奥运会对旅游者的“排斥力”,具体表现在对旅游活动的“挤出效应”。

亚特兰大在奥运会后出现了国际旅游者的增长,对旅游产业产生了持久的拉动力。在奥运会后的五年内,由于旅游推广部门和旅游从业人员的长期努力,亚特兰大接待的游客每年以5%~10%的比例持续增长。雅典在奥运会之后,旅游产业后劲强劲。统计表明,2005年和2006年来希腊旅游的人数分别增长了5.6%和8.44%。2006年,只有1100万人口的希腊接待了创记录的1570万旅游者,而2007年第一季度,希腊旅游业收入增长了10.8%。雅典奥运会成了希腊旅游业长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却使悉尼的旅游产生了“后奥运萧条综合症”。在奥运会前一年和奥运会期间,悉尼曾经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使澳大利亚旅游业快速增长。而数据表明,最近五年到悉尼来的游客持续下降,从2004年到2007年,悉尼的游客数量平均下降6%。究其原因,业内人士认为,悉尼的基础设施投入太少。市政基本建设没有太大的发展,旅游景点老一套。回头客很少,而相应费用太高。

四、后奥运时期秦皇岛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奥运会对举办地产生的是“拉力”还是“推力”,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秦皇岛的旅游产业如何避免重蹈悉尼的覆辙,这是一个需要相关部门特别关注的问题。目前全球性的经济萧条也不可避免地对后奥运时期的旅游产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也会对2009年以及以后的秦皇岛旅游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市政基本建设

基础设施是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基本形象的外化物而存在的,而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一个现代城市的基本标志之一。只有良好的城市可进人性,才可能得到游客的认可。秦皇岛作为全国优秀的旅游城市,在基础设施的完善方面还应该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升城市环境中的人文品位,加强市政基本建设的人文内涵。目前。传统的文化性观光游仍然是旅游市场的主体,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各项旅游产品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大力打造秦皇岛的旅游特色,以传统的历史文化为基础,突出以山海关明清历史和秦皇求仙人海处的历史典故,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的内涵。基础设施建设应该以传统文化为主流,其中在北戴河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要更体现休闲性,进一步加强国际品牌的打造。

(二)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和项目,避免景点的单一性

秦皇岛的旅游产业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做好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具体实施策略。围绕“中国长城滨海公园”构想,把握“城市花园”的发展理念,以京津地区滨海休闲度假首选之地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目标,提升城市的休闲旅游功能,积极打造国际知名的高品质滨海休闲度假胜地。同时,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因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旅游局在2006年提出的“中国乡村游”主题年的要求,大力发展秦皇岛乡村旅游产业,进一步推进秦皇岛乡村旅游的科学健康发展,使乡村旅游迈上新台阶,实现秦皇岛旅游产业的新跨越。以秦皇岛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由于地理因素的影响,秦皇岛多类型的地貌、丰富的物产、旖旎的风光为乡村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截止目前,秦皇岛有国家级的乡村旅游4A景区一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四家,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两家,市级乡村示范点四家。总之,在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和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发挥已有乡村示范点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以点带面的效果;另一方面,继续开发新的乡村旅游地区,尤其要注重特色地区的开发,避免单一模式

的重复建设,在开发过程中还要注重品位的提升,使特色旅游和质量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使区域性经济整体、协调的发展。

(三)转变旅游业增长方式

秦皇岛旅游经济持续稳定上升,但是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单一性旅游格局极大地制约了秦皇岛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以及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推动作用。入境旅游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标志。2005年秦皇岛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302.3万人次,入境游客17.93万人次,创汇8513.54万美元,旅游总收入69.13亿元。其中入境游客占全部接待的1.3%。而且主要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港澳台(0.8万人次)和东南亚(1.23万人次)等周边国家或地区,欧美游客很少。2007年秦皇岛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32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游客22.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87.50亿元,外汇收入11500万美元,其中俄罗斯游客达到5.023万人次。整体来说,秦皇岛在入境旅游方面是薄弱的,扩大入境游的规模,由数量向质量转轨,使秦皇岛的旅游产业走质量效益型道路。这是秦皇岛旅游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在旅游产品的打造上要把具体项目做精做细,让游客体验到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在市场开发上,要重点开发俄罗斯、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同时积极开拓欧美旅游市场,增加高端游客在游客中的比重。

(四)加快旅游人才的建设体系,加强旅游行业管理

创造和谐的旅游文化氛围,离不开旅游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旅游服务人员也是城市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他们代表了秦皇岛旅游文化整体综合水平。在旅游人才建设方面秦皇岛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教育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业务人员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继续教育缺失,高素质的经营人才少等。秦皇岛要充分依托周边高校,大力开发旅游人力资源。逐步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要加强小语种服务人员的培养,培养储备优秀人才的超前意识。同时要以高校文化建设带动区域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处处体现和谐的区域特色文化。

总而言之,秦皇岛作为沿海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与周边滨海城市相比,秦皇岛的优势在于所继承的丰富的自然与人文遗产,但是城市本身的文化个性、产业素质以及经济活力和经济辐射力等依然是弱势,城市本身的魅力还急需提升。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只有大力加强自身建设,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从“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出发打造自身的特色,才能在旅游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推动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建设更好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
北京市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