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009-06-20 10:02邱丽华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能力培养信息技术

邱丽华

摘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成为了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的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同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本文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宗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念中存在的误区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及策略等方面做了必要的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模式;能力培养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进而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一、21世纪信息技术课的任务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创新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协作意识和信息交流能力。而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可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念中存在的几种误区

(一)过多使用多媒体资源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有些教师往往直接用多媒体放映方式来代替黑板上的粉笔板书。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清晰的黑板板书不仅精炼,而且可以随时根据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修改。而用计算机大屏幕完全取代传统的黑板,只是显示屏的变换而已,比起传统的黑板教学来说,计算机大屏幕更加僵硬和死板,缺乏生气。由于计算机无法将整节课的内容保持在一屏,所以不能让学生对一节课的整体结构一目了然,容易造成他们思维的断层。因此,显示屏替代黑板,不仅没有表现出计算机解决疑难问题的独特性,还缺少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延时性和实用性优点。尤其在数学和物理教学中,如果将大量的板书和推导过程写入课件在课堂上显示,就会造成学生印象不深、不易吸收的后果,还不如教师在黑板上一边进行讲解一边利用板书推导过程的效果好。“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比起用电脑设计的板书,学生更愿意亲近教师的粉笔字,面对老师的当堂板书,学生的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因此即使在使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过程中,传统的黑板板书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

(二)信息化教学观念的误区

信息化教学观念的误区,包括过度依赖技术支持或对其可能的负面影响恐惧,如过分担心其易使学生沉迷于游戏、聊天、黄色不良信息的传播、进入陌生交际圈等。

(三)教学过程的误区

1,教学目标定位不准、书写不规范:2,无边界的自主,即把“自主”变成“自流”,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没有反馈。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于是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让学生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3,无需动脑的探究,即将无需探究的内容拿来探究,导致探究的浅层化与庸俗化:4,不知所措的老师,是指教师的活动指导不明确、不具体,教师茫然不知所措,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处于忙乱状态:5,滥情,是指为夸奖而夸奖。随意性夸奖会使学生浅尝辄止,导致表扬与批评都无法切合关键点上。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种模式及策略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中进行课程学习,根据利用方式的不同,可以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基于课堂的“情境——探究”教学模式。它的特点是教师指导、网络支持、学生参与,使师生能够面对面交流、及时反馈信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让学生主体参与的学习方式。该模式能够革新传统课堂教学,是现在课堂教学中以现代教育手段推动素质教育进程的方式,也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良好场所,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模式。它是研究性学习模式,是指学习者面对教学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由教师根据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生活或学习中的热点问题,要求学生自己确立论点,教师提供与主题相关的网址,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确定主题、分组合作、收集资料、完成作品、评价作品等环节完成学习。

3基于因特网的“小组合作——网页制作——远程协商”模式。它是指学生在因特网环境下建立小组网页,互相浏览、交流意见、进行评比。

4基于因特网的“网站开发——专题探索”模式。它是指在因特网环境下对某一专题进行较广泛地、深入地研究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宗旨是要培养学习者能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是: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的能力;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组织协商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新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的能力: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为学习者提供自我评价反馈的机会。

四、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意义

1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可以深化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任何其他教学媒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有了交互性,就能及时地反馈信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使教师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能进行个别化的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2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的人才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可以任学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使他们的想象插上翅膀,使他们的能力和创造力在探索的过程中油然而生。

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都无法承担起培养具有2l世纪的创造型人才,只有将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才能承担起这个重任。课程整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虽然施行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是相信随着课程整合理念的深入,教师使用现代技术的意识和建立现代教育观念必将加深,进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21世纪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能力培养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