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深圳市的第一支柱产业,对深圳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当前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缺乏新的、较大的增长点,使得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不足。努力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将有助于完善产业结构,有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6-0008-03
高新技术产业是深圳市第一支柱产业。多年来,在深圳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7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598.76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20.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4.9%,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达7507.58亿元,比2006年增长22.3%,产销率达98.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25.45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18.2%,占全市出口的43.1%;完成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2196.04亿元,比2006年增长21.2%,占全市本地生产总值的32.5%。产品创利税953.46亿元,比2006年增长21%,销售利税率达12.7%。
一、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从创新战略和创新技术源的角度可以将创新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自主创新是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攻克技术难关并完成技术的商品化来获得商业超额利润。与自主创新有所不同的是,模仿创新并非靠自身努力和探索,而是通过学习并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进而改进完善和进一步开发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来获得商业利润;合作创新是企业间或者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进行联合创新以获得商业利润。
随着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展,技术和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企业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超额利润来源于对稀缺资源的占有。创新的成果就是稀缺资源,企业只有持续创新才能持续获得超额利润。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速度日益提高,新知识和新产品更新周期变短,新产品中知识含量增加,知识商品和新产品的稀缺性对经济的影响也就日益扩大,所以创新利润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
高新技术是在较高水平或最新科学成就的摇篮里孕育滋生的新技术,是以尖端科学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它标志着高新技术本身的水平是“高”的、“新兴”的、“前沿”的、“尖端”的。由“高技术”、“新技术”结合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因其技术走在时代的前沿,使得相关企业一旦实现产业化就获得了超高的商业利润,所以追求企业的自主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根本途径。
二、深圳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深圳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可以学习并模仿香港等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发展模式,所以早期深圳特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依靠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随着改革开发的进一步推进,国家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深圳市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研究开发体系。自1992年以来,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46.5%,专利申请量保持在30%以上的快速增长。而且深圳科研开发的主要特点是:90%以上的研发机构建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究开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发源于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中的专利出自企业。
深圳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增长方式倾向于向低投入、低能耗、高产出、高效益的方向转变,所以十分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重视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2005年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从国家发展战略和城市兴衰高度出发,将自主创新战略确立为深圳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致力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新跨越,见表1:
表1 1995~2007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部分指标
数据来源:各年份的《深圳科技年鉴》
随着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深圳市自主创新能力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深圳专利申请和授权量逐年快速增长,发明专利的比重不断提高(如图1所示),2007年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35808件,比2006年增长20.5%,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居第二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9198件,比2006年增长31.7%,继续列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同时,国外专利申请大幅增长,PCT国际专利申请2480件,比上年增长136.2%,占全国的45.9%,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
三、当前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不容我们忽视。目前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资本、人力的投入和资源消耗等方式的外在规模扩张,低附加值产业模式仍然很大,内生性不够明显。
首先,高新技术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产值比重占到了90%以上,使得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一枝独秀”发展的情况,产业的安全性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隐患。
其次,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速度逐步下降。2005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增长速度为49.56%、2006年为29.1%、2007年为19%。主要原因在于整个产业缺乏新的、较大的增长点,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不足。
再次,企业的整体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人均净利润率2006年为3万元/人、2007年为2.7万元/人;2006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9万元/人、2007年为17.8万元/人,都存在明显的下降。
为了转变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方式,优化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整体效益,努力培养并提高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将势在必行。
图1 2005~2007深圳市专利申请量示意图
四、提高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积极构建官、产、学、研、资、介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统计表明,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7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关系,合作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共建了一批大学科技园、企业技术中心和联合实验室等,有力地促进了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经济内循环需要注意三个基本环节:技术源、产业化能力以及技术扩散能力。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密集的区域研发新技术,并建立中试转化基地,沟通技术源和工业基础以保证技术的转化和扩散,在高新技术企业环节顺利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
韩国政府高度重视产、学、研的结合以促进高新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1994年颁布了《合作研究开发促进法》,1997年颁布《科学技术革新特别法》。在此基础上采取优惠措施推动产学研的联合发展。目前已发展到多种形式。除了与学校、科研机构研究高新技术之外,韩国政府还特别注意在企业内部建立研究所。1981年企业研究所仅为86个,到了1999年底就发展到了4810个。企业研究所逐渐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体制中的核心力量。
由于深圳市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较少,从一开始就着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深圳的“四个90%”隐含着大学、科研机构力量薄弱和源头创新不足,折射出深圳市大学、科研机构力量的薄弱。所以,为了进一步推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紧构建并完善官、产、学、研、资、介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势在必行。
(二)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方面的支持力度
融资是所有产业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对高新技术产业而言更是如此。与一般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不足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经营的特性,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更为困难。而且,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低,对资金投入量及科技创新度的依赖较高。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但是无论是萌芽阶段还是技术成熟得以实现产业化的阶段,无不需要雄厚的资金加以支持。虽然许多部门或企业已经研发出先进的技术或产品,但是苦于资金周转不灵及融资渠道的贫乏,使得许多高新项目在研发阶段就被束之高阁,不能顺利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沉重打击了部门或者企业研发高新项目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
高新技术产业能够在较大范围内从兴起到发展,除了自身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以外,还与当地政府实行的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密不可分。地方政府通过政策、法令来引导、扶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所以制定良好的积极的产业政策也是培养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之一。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有利措施鼓励本国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养自主创新能力。里根执政时期,美国政府为了激励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制定了“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规定政府无偿对小企业拨款以支持其创新研究,而研究结果归企业所有。事实证明这一措施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到了里根执政后期,受此资助的中小企业达3000多个,资助项目达6000多个。日本政府从很早就注重通过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196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增加实验研究经费的纳税减征制度》。该制度规定,当试验研发经费增加的部分超过过去的最高水平时,对增加部分免征20%的税金。
深圳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把政策创新作为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90年代中期,随着自主创新活动规模的扩大,知识产权纠纷成为创新的重要阻碍,深圳市围绕知识产权保护立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国内第一个制定了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法规及其配套政策,是较早建立起比较系统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框架的城市,为自主创新奠定了良好的法制环境。进入新世纪后,深圳市围绕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推出的1号文件《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及其20个配套政策,构筑了促进全市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1+20”政策体系,推动自主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
(四)注重培养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群
我国在“十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中曾将“促进大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协同发展,形成现代生产组织体系”作为“十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有强大的后盾,而当前深圳市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数目较多,就算研发出新产品大多时候也无力坚持到最后,造成了资源和人才的浪费。所以,要加强政策导向,促进科技要素向企业转移,推动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注重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加快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技术创新能力高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同时,要以体制创新为先导,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大力培育研究开发和营销服务在内、加工生产在外的新型高新技术企业,逐步形成现代生产组织体系。
当前,深圳市已经涌现出一批以华为、中兴、比亚迪、迈瑞等为代表的自主创新特征鲜明、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高科技企业,以腾讯、大族激光、朗科、赛百诺、金蝶等为代表的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对此,我们应该积极的以本土高新技术企业为中坚,构建函括通信、数字视听、软件、新型储能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化合物半导体等六大战略创新产业的集群,完善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链,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2008年深圳科技年鉴.
[2]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22).
[3]赵玉林.高技术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梁莱歆.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策略与方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
[5]2008年深圳年鉴.
作者简介:王丽霞(1982-),女,山东聊城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新技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