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状况分析

2009-06-20 08:45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6期
关键词:高新区高新技术国家

谢 群

摘要:文章介绍了我国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其在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成就及其阶段性特征,并对我国高新区在发展路径、产业结构特色和技术创新软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科技产业化;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6-0003-03

从世界范围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是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社会载体,是不断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推动科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基地,发展高新区已成为各国经济结构高级化进程中的普遍做法。我国高新区是在面临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各国不断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兴办科技工业园区以及国内不断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国际国内背景下,由政府强力推动而创建发展起来的。目前,中国高新区已完成了“一次创业”阶段的主要任务,并进入“二次创业”的新阶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路。本文将从高新区的发展历程、主要贡献和现存问题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国高新区的发展状况。

一、我国高新区发展的历程

(一)一次创业阶段

1985年7月,由深圳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创办了深圳科技工业园(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这是中国创办的第一个高新园区。1988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在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建立的前后,在智力比较密集的武汉、南京、沈阳、长春、广州、重庆、西安、兰州、上海等十几个城市纷纷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9月,国务院再次批准建立2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994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1997年6月,国务院又在陕西杨凌建立了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7年,宁波高新区升级为国际级高新区,至此,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数达由53个增加至54个,基本上完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总体布局。高新区基本实现了“一次创业”阶段“要素空间积聚”到“主导产业强化”的发展目标。

(二)二次创业阶段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新区通过依靠提供土地和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进区而形成国内外企业、人才、技术和资金资源的空间聚集,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但同时,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高新区在发展中面临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商务成本大幅提升等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面对这些新问题,2001年9月在全国高新区武汉会议上,科技部提出了高新区要进行“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二次创业”的实质是加快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努力实现政策驱动、投资驱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目前,我国许多高新区已处于由“产业主导”阶段向“创新突破”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

二、我国高新区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其阶段性特征

我国高新区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体制创新、成果转化和优化经济结构、凝聚人才和提供就业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中国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示范基地。特别是2001年以来,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二次创业”,进一步推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尤其在推进自主创新工作及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良好型社会等方面发挥了先锋表率作用。

(一)高新区“一次创业”取得的成绩及其阶段性特征

1.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主要经济指标高速增长(如图1所示)。在国际化带动和产业化驱动下,1991-2000年的十年间,53个国家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从87.3亿元增长到9209.3亿元,增长了105.5倍;工业总产值从71.2亿元增长到7942亿元,增长了11.5倍,出口创汇从1.8亿美元增长到185.80亿美元,增长了103.2倍;上缴税费从3.9亿元增长到460.2亿元,增长了18倍。企业结构方面,我国高新区企业的平均技工贸总收入1991年为336.1万元,2000年这一数值达到4428.3万元,企业的平均经济规模10年间增长13.2倍。技工贸总收入超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从1991年7家发展到1252家,超过10亿元的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143家,其中总收入超过50亿元的企业7家,100亿元以上的企业6家。

资料来源:科技部火炬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年发展数据报告》(1991~2000年)

图1 1991~2000年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倍数

2.有力的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2001年,53个国家高新区的营业总收入接近2万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占全国的50%以上。许多高新区通过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采取招商引资措施,完善科技中介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当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批以微电子、光电子、通信、计算机及软件、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

3.企业集群较弱,产业集群机制尚未建立。“一次创业”时期,国家高新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优惠政策和投资驱动,是体制创新的产物。截至2001年底,国家共为高新区企业减免税金304亿元。这一时期,我国高新区大多是通过依靠提供土地和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进区而形成企业的空间聚集的,由于这种模式对企业的聚集并不重视其内在机制的建立,而使得这些在空间上已经形成一定聚集的企业并未显现出强烈的植根性。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地区政策上的差距日益缩小,当某高新区的土地成本、劳动力价格等区位优势及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时,区内的一些企业就可能再次向其他政策更优惠的地方流动。这种流动最终导致了各高新区之间产业结构乃至形态上的趋同,以及各高新区之间在低水平上的恶性竞争。高新区内相互支援、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所以区内企业之间在业务上的关联并不多。

(二)高新区“二次创业”取得的成绩及其阶段性特征

1.高新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见表1)。高新区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始终保持着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态,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表1 2001-2007年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科新,《国家高新区正成为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载体》39页

2.高新区更加注重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更多的高新区越来越注重人文生活和经济生活共存,环境建设与产业发展并举,大力推进生态型园区建设,力争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目前有2/3的国家高新区通过认证,成为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示范区。

3.正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1)积聚了更多的科技活动人员和研发人员。科技活动人员和研发人员是高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见表2和表3)。从1992~2006年,国家高新区就业人数以年均22.4%的速度增长,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3以上。截至2006年,国家高新区就业人员达573.7万人,是高新区建设初期的16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达到231. 8万人,占到高新区从业人员总数的40.4%,具有硕士学位的16.8万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5万人,并且吸引了近2.2万名留学归国人员。

据2006年统计数字显示,国家高新区内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超过98.6万人,占到全国高新区从业人员总数的17.2%,其中研发人员达到59.8万人,占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60.7%。另外,内资企业成为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2006年,国家高新区内资企业研发人员占到内资企业从业人员的11.7%,比外资企业的这一比例高4个百分点。就研发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的比例来看,中小企业是国家高新区内技术创新的主力军。2006年国家高新区企业统计数据表明,营业总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企业研发人员比例较高,为19.8%。

表2 高新区企业从业人员状况(单位:万人)

(2)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高新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扩大(见表4和表5)。就经费支出来看,高新区企业的科技经费支出总额为1584.4亿元,是1992年的103. 2倍,年均增长39%,“十五”期间,年均增长了13.4%。特别是企业的R&D;经费支出,2006年,国家高新区企业研发投入为1054.2亿元,是2000年的6. 78倍,年均增长37. 6%,R&D;经费占高新区营业收入的2.4%,占高新区产品销售收入的3.2%,占高新区GDP的比重为8.7%(远高于全国1.4%的平均水平),占全国R&D;总支出的35.1%。

表4 高新区企业科技经费和R&D;经费投入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王树海,《十五期间国家高新区发展情况综述》,50页

表5 高新区研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

(3)发明专利数量不断增加(见表6)。发明专利数量是衡量技术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标准。到2005年末,在高新区内的41990家企业中,拥有的产品数量达到43812种,是2001年的1.7倍,拥有专利的产品增长到了10506种,是2001年的1.8倍。其中,有发明专利的产品达到3733种,是2001年的2倍,来源于企业自有技术的产品超过70%。2006年当年,国家高新区专利申请数为3787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10707件,并且所占比重逐年提高,从2002年的38.6%上升到2006年的54.7%。2006年,国家高新区专利授予数达到17618件,其中发明专利占34.9%。这都体现了高新区企业申报专利意识的增强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同时,也显示出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

表62001~2005年高新区企业产品获得专利情况

(4)技术性收入规模稳步扩大(见表7)。2006年国家高新区企业的各种技术性收入达到2825.3亿元,占到企业总收入的6.5%,比2001年的490.6亿元增长5.8倍,年均增长41.9%。技术收入的形式包括技术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委托和技术咨询。从收入分类看,技术咨询的收入最高。2006年,国家高新区企业中发生技术咨询的企业有5442家,实现技术咨询收入745.8亿元,占到技术性收入总额的26.4%。

表7 2006年高新区企业技术收入情况

(5)高新技术产品不断丰富。1992年建区初期,在国家高新区企业中仅有高新技术产品7220种,实现销售收入167.6亿元。2006年,国家高新区内企业共有高新技术产品48372种,实现销售收入27082.7亿元,产品数量是1992年的6.7倍,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是1992年的161.6倍,年均增长率分别是14.5%和43.8%。

4.新业态不断涌现,高端产业逐渐成形。软件研发外包、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委托研发、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知识处理外包和动漫影视等新型业态在国家高新区中不断涌现。2006年,国家高新区内共有17443家高技术服务型企业,占到了区内企业总数的20.7%。高技术服务业产值近年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增长,并呈现增速逐年加快的良好发展态势,国家高新区高技术服务型的高端产业逐渐成形。

5.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国家高新区在区域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进一步增强,是支撑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见表8:

表8 2006年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工业总值情况

资料来源:科新,《国家高新区正成为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载体》44页

数据充分体现出国家高新区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引领带动作用。也可以看出,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在促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三大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国家高新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高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摇篮,也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载体。但目前我国高新区在发展中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发展贪大图快倾向比较突出

把高新区做大做强是新时期我国高新区的客观要求。目前,部分高新区不顾自身的现实情况,大量圈占土地,靠土地开发增加规模,靠优惠的土地政策和财税政策招商引资,以扩大经济总量和壮大产业规模,粗放式地进行高新区载体建设。这种发展路径尽管不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但给高新区政府带来了GDP、财政收入等实在利益,使之自觉不自觉的在有关部门中形成了自我强化意识。目前,GDP目标考核、招商引资任务层层分解、优惠政策“大战”在不少高新区还突出存在。

(二)产业集群弱,产业结构雷同,缺乏产业特色

高新区对入区企业几乎没有任何限制与要求,区内企业间缺少价值链与产业链的联系,表现为一定数量的企业在空间上的“扎堆”,与区外企业单位的联系更少,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高新区不顾当地经济技术和人才特色,大部分都积极发展电子技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生物技术、制药等高附加值产业,并将其作为支出产业,没有形成当地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一个高新区证明自己在某一产业具有较高的竞争力,缺乏各自的产业特色和区域分工,没有建成一批上规模、水平高、效益好并富有生机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三)技术创新的软环境建设滞后

近年来,我国高新区创新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我国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软环境建设滞后,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技术创新缺乏应有的激励与保护机制,如在法制建设方面,《高新区法》迟迟未出台,虽然目前高新区有很多优惠政策,但毕竟代替不了法律、法规。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法制经济,如果没有法律保护,高新区靠科技创新求发展就难以实现。又如在政策扶持方面,存在政出多门,国家出台的一些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政策没有完全落实等问题,有的地方由于工商局不同意就难以落实;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不完善,科技金融、风险投资、产权交易、技术评估、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中介机构不发达,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尚未建立。

参考文献

[1]苏静.我国高新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市场与技术,2007,(3).

[2]王树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年发展数据报告(1991~2000年)[R].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3]吕政,张克俊.国家高新区阶段转换的界面障碍及破解思路[J].中国工业经济,2006,(20).

[4]王昌林.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R].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人文面上项目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效率研究(项目编号:SM200711232002)。

作者简介:谢群(1970-),女,重庆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新技术产业。

猜你喜欢
高新区高新技术国家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遂宁高新区
把国家“租”出去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
郑州高新区贾庄唐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