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历史课中民族精神的培养

2009-06-16 05:29丁先勇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民族精神历史课中学

丁先勇

【摘 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中学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中学历史课程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传承、弘扬和培植这种精神的历史责任。

【关键词】中学 历史课 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

“所谓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在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它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具有对内动员和聚集民族力量、对外展示和树立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它不仅是一个民族告别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而且是维护一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民族精神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内涵的与时俱进的概念,从传统精神来看,作为历史的概念,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从时代精神来看,作为与时俱进的概念,民族精神能够适应时代的民族生存与发展要求,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人生主旨、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在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华民族精神又增添了新的内容,丰富了它的内涵,如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等,这些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历史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精神是几千年来无数中国精英分子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最高价值标准、道德标准,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是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的根”。

二、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1.采用历史情境教学法

“所谓历史情景教学就是根据情境教学理论、历史学科特点和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认知规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建立愉悦的表象,优化认知过程,掌握历史知识,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我们可以创设物具情境、影视教学情境、创设现场情景、创设问题情境等。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情境的情景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模拟角色情境,让学生广泛参与表演,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模拟过去的历史片段,渲染课堂气氛,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学生学史的兴趣。运用历史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田,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力量,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得到了不断地升华。

2.讲究方法,润物无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教学过程中不着痕迹,不刻意雕饰,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师生对话、讨论、组织辩论、历史故事演讲会等。还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如利用各种图片、表格、实物幻灯、电影电视、录像、音响等,再加上教师将历史的连贯性、系统性与学生的思想、心理素质的连贯培育紧密相连,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民族精神的熏陶。如从“学而不厌”的孔子讲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从“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讲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的陆游;从《徐霞客游记》讲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从哥白尼的日心说,讲到李大钊的共产主义信念……他们用满腔的热血谱写了壮丽的篇章,他们用行动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不断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这样的教学既避免了照本宣科,又起到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学生对民族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民族精神浸润了学生的心灵。

运用名人名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纵观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我们会发现其中蕴涵着许多深刻的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在历史教科书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我们可以合理利用或补充他们的至理名言,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可激励学生树立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立志成才,为正义事业不畏艰险,勇于进取;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诸葛亮“志当存高远”,说明了人的志向与成就之间的密切关系,能使学生认识到:只要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抱负,并且能为之努力,就一定会干出一番事业;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关心国家命运,把自己的荣辱得失置之度外的崇高精神,可以引导学生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先,以个人的快乐为后,一个人只有与国家命运同在,与大家欢乐共享,国家才会兴旺,人民才能富足……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被世界誉为中华美德,它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这些名人名言中,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自强爱国、公正无私、勤劳勇敢、舍生取义等方面的民族精神渗透。

3.联系实际,避免空论

与时事热点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历史是“过去的事实”,与时事热点结合,以古鉴今,更能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我们可以与现在的禁毒联系起来,让学生畅谈毒品的危害,懂得“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把近代史上的开口通商与今天的对外开放联系起来,明白祖国的命运和个人前途是休戚相关的,国家的强盛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把古代奥运与现在的奥运会联系起来等,从我国运动健儿的突出表现,领略伟大的奥运精神;在学到法西斯的暴行时,可以与目前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联系起来,让学生知道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一样热爱和平,爱好和平,对内各民族和睦相处,对外睦邻友好,与各国和平共处。和平能给人类带来安宁,带来幸福,中国同世界人民一样为争取世界和平与稳定而共同努力奋斗着。

同时,历史学科在培养民族精神时,还要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困惑和疑难,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例如,如何正确看待改革开放所带来负面影响时,我们可以通过商鞅变法、大化改新、彼得一世改革等史实告诉学生: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的改革出现一些波折、困难,都是不可避免的,以此来坚定他们对改革的信念和对祖国未来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邵华泽.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赵爱民.民族精神颂.党建,2004.

[3]郑林.历史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法的问题.历史问题,2006.

[4]包海兰,包容先.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述评.巢湖学院学报,2005.

猜你喜欢
民族精神历史课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