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多媒体课件在生物教学应用中的利与弊

2009-06-08 08:51李芳君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4期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生物教学学习兴趣

李芳君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生物教学 学习兴趣

现代多媒体技术将文本、图像、音响等多种信息通过计算机的处理,使得生物教学变得直观、生动而有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物教学中,有一些难以理解的生理过程,如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减数分裂与遗传定律之间的关系等,如果不借助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是很难理解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变抽象为具体,生动地将生物体的各种生理现象、生命活动规律展示在学生面前,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学教学效率。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灵活。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也使师生的教、学节奏大大加快,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媒体的效能,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3.运用多媒体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学生的认知水平是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发展的。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为此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有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如果单纯地采用普通的教学手段是很难达到目地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生动的特点,多方位、多层次的组织素材,通过计算机动画设计,形象逼真的模拟某些动态变化过程,让学生有观察、有思考、有分析、有讨论,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新知接受,有助于难点的突破。

二、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

1.盲目的增加信息量,使得多媒体教学成了新课改下的“满堂灌”。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走入了“使用的多媒体信息越多越好”的误区,一心只想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整堂课大量采用课件,教师成了机械的电脑操作者,忘记了应该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在短短的一节课内,让学生接受过多的新知识,往往造成学生消化不良或印象不深,教学效果结果必然事与愿违。

2.课件制作的太过“花哨”,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教学效果。我们听课的时候注意到,一些教师把自己做的课件配上了音乐,有些幻灯片的背景太花哨,过于花哨的图片信息以及不必要的音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幻灯片的色彩过于艳丽,也会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这些对教学无关的制作,都会分散学生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

3.对多媒体教学过于依赖,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过于简单,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有些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内容过于简单,事实上只是用多媒体代替了黑板,多媒体的特色不能体现出来,也不利于学生对整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对,多媒体的使用最忌讳该用而不用,不该用而无目的的、无计划地滥用。在教学中,必须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才能体现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价值。

猜你喜欢
多媒体课件生物教学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优化英语课堂的反思性研究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