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教育观对当代高校班级管理的启示

2009-06-08 04:45
关键词:班级管理高校

马 丽

摘要: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主张尊重学生,提倡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传统班级的弊端,参照人本主义教育观,在当代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过程中要把学生当主体平等的人看待,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和潜能,把发展人作为班级管理的起点和归宿,坚持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观;班级管理;高校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1—0014—03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的主要场所,对开展学生的教育活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中,班级管理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也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的成败,影响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素质等,必须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班级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发挥团结同学、教育学生的职能。”

一、高校班级的特点

高校的班级与中小学的班级相比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首先,在构成班级的成员方面。构成高校班级的学生都是成年或接近成年的人,相对其他班集体来说学生心智相对成熟:其次,由于高校的管理相对其他阶段的学校管理来说比较宽松,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也希望在大学期间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所以学生可能会参加各种各样的学生团体,从而造成有些学生归属于不同的群体,如各种不同的学生社团、学生会等。再次,由于大学期间课业负担相对较轻,课程较少,而班级管理比较宽松,课外不要求学生以班级为活动单位,班级没有固定的教室,所以学生之间通常以宿舍为活动整体,与班级其他学生之间的接触相对较少,班级集体意识淡化,给班级管理工作和班级内部人际交往带来一定的障碍。

二、传统班级管理的弊端

传统的大学班级管理沿袭了中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强调一种“家长制”的管理,其弊端是忽视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忽视了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因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人主观努力程度的差异,所造成的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研究多样化的个性特质,忽视了具有鲜活生命力的青少年学生动态、多元的发展需求,忽视了人的主体作用和人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对高校班集体这样一个成年人的群体,班级管理者用对待中小学生的刻板的内容、要求、方法和途径来教育全体学生,严重的可能会扼杀学生某些方面的潜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人本主义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西方心理学新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把人的内在意识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非常重视人性的研究,并把人性置于心理学研究核心地位;其价值观是一种自主的、有意向的、趋向健康成长的价值体系,是积极主动的而非被动适应的价值观。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马斯洛去世之后,他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言人。罗杰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贡献之一便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1教育目标

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能够适应变化、知道如何学习的“自由人”。也就是培养具有极高适应变化的能力、具有内在自由特性的人。而传统的教育更加注重知识接受、顺从培养。要实现“自由人”的培养必须首先让学生亲身体验,形成自我一主动学习。其次,教师对学生应当有真诚、真实的态度,尊重学生,珍视学生,在情感上和思想上与学生产生共鸣。在此,教师应当像治疗者对来访者一样对学生产生同情式理解,从学生内心深处理解学生的反应,敏感地意识到学生对教育与学习的看法,同时,教师还要学会赞赏学生。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

(1)罗杰斯认为,几乎人人身上都存在着不协调(其实,这应该看作是社会化的必然结果之一),当这种不协调很严重时,就会产生心理障碍。但是与此同时,人人也都有自我实现的成长倾向和需要。所以,人不仅要维持自己的现状,还要发展自己。

(2)每个学生都具备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和动机。教师的任务是创造一种恰当的教育气氛,采用有效方法去调动学生天性中解决自身问题的动机和能力,帮助他们重新发现自己,评价自己,认识自己内在的成长潜能,以此消除其“自我概念”上的不协调及其所造成的心理障碍。

(3)教育关系或教育气氛是最重要的。罗杰斯提倡给学生以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提倡从一开始就创造并维持一种没有威胁感、可以降低焦虑的、安全的气氛,提倡教育中的“非指导性”。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自我概念”的不和谐,自由地表达自己既未被歪曲也未被否定的真实的生活体验,并进而对自己的成长负起责任。

(4)人应该摆脱自我防御。罗杰斯认为,当我们能把一个人从防御中解放出来、使他对自己的各种需要、对环境与社会要求全都开放时,他的行为将是积极、前进、建设性的……当他对他的所有经验都趋向开放时,他的行为将变得更平衡、更现实、更适合他的生存和发展。

四、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

针对传统班级的弊端,参照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在当代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教育的目的,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全面而和谐的素质、鲜明的个性,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总之,教育界要力求将学生培养成“大写的人”。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主体人,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坚信任何学生都有他自身的价值,并努力发掘每一个学生独特的潜能,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对班级管理者来说,就是要求他们在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价值,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尤其要创造各种各样的条件,创设适合每个个性发展的空间和平台,积极发挥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地全面地发展,进而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具体来说需要做到如下四点:

1把学生当主体平等的人看待

高校班级管理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在班级管过程中培养学生。大学生虽然在年龄上可能已经成年,其心智未必成熟,我们应该把其看成是在发展的,而发展的人就难免会出错,在班级管理中不能以敌对的态度来对待,不能孤立地看待学生,而应

眼于学生整个人生的成长,并且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人。师生要平等,生生要平等,学校是造平等学生的地方,我们不能人为地把学生分成好与差,分成干部与非干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是独立发展的人,是自我发展的主人,有权对自己作决定。虽然他们的心智还不是很成熟,但是班级管理者不能剥夺他们的主体决定权,管理者只能对其进行一定的宏观指导,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自我选择。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和潜能

高校不仅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学习社会知识的场所,为学生步入社会做最后的准备。因而我们不能以传统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当代大学生,在高校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传统的“好学生”,传统的“好”、“坏”学生的划分标准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人与人是不同的,是具有差别性的,他们受到遗传、环境、教育、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体现出能力上、气质上和性格上的差异。我们要正视这种差别,根据学生的各方面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充分发挥其特长和其潜能,在以人为本的当代班级管理中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现作用,关注学生的人格尊严。最主要的是因为人人都有潜能,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潜能。人的潜能否得到很好地释放和开发,教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成功、成才的潜能,要把每一个教育对象,都看成是具有多种优秀潜能的个体,进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和引发受教育者的潜能现实转化。因此,我们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更加“人性化”,更加关注人,更加关注人的潜能的释放和开发。

3把发展人作为班级管理的起点和归宿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要求把发展人作为它的根本宗旨,要特别关怀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里的发展指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整体发展。

人本主义教育观指导下的班级管理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首先要求我们全面地认识和把握班级管理的对象,切忌强调和突出一个方面的素质发展,而忽视和放弃其他方面发展等不良倾向的出现,也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全面发展。其次。要把班级管理的过程看成管理者与学生交往沟通的过程,看成是对人的整体生命和人的身心发生全方位、多方位、因素影响的过程,进而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在情感教育及人际沟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4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青一代才茁壮成长起来。”传统的班级管理认为班级管理者主要指班主任老师,认为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人本主义教育观下的班级管理强调班级管理不仅依靠班主任老师更主要的是依靠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能动动作用的发挥。班级管理的成效,最终还是取决于被管理者自身。因此,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靠学生,尤其需要重视管理对象(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其摆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上。

总之,人本主义教育观下的班级管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把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培养学生、发展学生作为根本目的及终极目标的管理理念。它要班级管理者以尊重人、关心人和信任人为管理的出发点,以造就人、成全人和展人为管理的落脚点,使班级成为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场所。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是确立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切理活动。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人本管理的精髓和最高准则提炼为三句话,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研究即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

责任编辑范君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