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其清 李 丽
摘要: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脱贫致富过程中,彻底纠正了毛泽东在贫富问题认识上的偏差和失误,透辟分析了我们长期不能摆脱贫困落后状态的根本原因。明确指出了消灭贫穷的必要性、战略步骤和根本途径,形成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先富带动后富、后富赶超先富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辩证贫富观。深入研究邓小平的贫富观,无论是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还是对于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贫富观;贫穷;共同富裕;两极分化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1—0001—06
邓小平是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中国人民脱贫致富的指路人。他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认真总结和吸取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集体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透辟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长期不能摆脱贫困落后状态的根本原因,明确指出了消灭贫穷的必要性、战略步骤和根本途径,形成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先富带动后富、后富赶超先富的辩证贫富观和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深入研究邓小平的贫富观,无论是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还是对于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其物质生活方面而言,是一个不断地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裕繁荣的过程。所谓贫富观,就是人们对于贫富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包括对贫富差距出现原因的解释、对贫富差距合理性的评价、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办法以及贫富群体心理调节的途径等。邓小平的贫富观特别是邓小平关于贫穷问题的思想观点,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集体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应该说还是非常重视贫困问题的。在1955年10月4日~11日召开的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从巩固工农联盟的视角强调了帮助农民消除贫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告诫全党,如果我们没有新东西给农民,不能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那些穷的就不相信我们,他们觉得跟共产党走没有意思,分了土地还是穷,他们为什么要跟你走呀?然而,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缺乏清醒的认识,随着国际局势的急剧变化,毛泽东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在贫困问题上陷入认识的误区:一方面强调要消灭贫穷,认为落后就要挨打,对贫穷落后表示担忧,另一方面又赞赏“一穷二白”,以穷为荣,认为穷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越穷越好。正是由于没有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且把贫穷当作社会主义,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政治运动,以至于搞了二十多年的社会主义,人民群众仍然生活在贫困状态之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认真总结和反思了毛泽东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彻底纠正了毛泽东在贫富观上的偏差和失误,深入分析和论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贫困现象的复杂原因、消灭贫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根本途径。
针对毛泽东晚年把贫穷当作社会主义的偏颇和“文革”中有人提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等错误观点,邓小平依据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尖锐的批评,他认为这些观点“简直荒谬得很”,“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并谴责说:“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还有道理,难道能够讲什么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吗?……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
鉴于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赞赏贫穷、以穷为荣的浪漫主义思想和脱离实际的做法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造成的严重影响,邓小平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出发,具体分析了社会主义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社会历史根源、消除贫穷的长期性和紧迫性以及根本途径。在邓小平看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但社会主义的中国确实还很穷。我们“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现在说我们穷还不够,是太穷,同自己的地位完全不相称。”那么,为什么我们搞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还这么穷呢?邓小平认为,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一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之上。“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的一段很长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灭贫穷。”这是我国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和贫困现象长期存在,脱贫解困任重道远的物质经济根源。二是因为“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这是导致“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的社会政治原因。而“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因此,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长期贫困,无论是对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还是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都会产生极为不利的消极影响。“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这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就必须向贫穷宣战,“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消灭贫穷的根本途径是改革开放。只有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保守转变到对外开放,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正如邓小平所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开放。”“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总之,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很穷,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真正消灭贫穷。
二、致富不是罪过,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
江泽民在邓小平追悼大会上的悼词中指出: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E43698。邓小平是中国人民脱贫致富的指路人,被国外学者和媒体誉为“中国现代化之父”。他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纠正了毛泽东对富裕问题认识的失误,把建设富强国家确立为新时期的三大战略目标之一,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确定为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实现了在贫富观认识上的革命性变革。
与对待贫穷的矛盾态度相呼应,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对富裕也表现出自相抵牾的复杂心态。他一方面对富表现出深深的期盼,另一方面又对富表现出深深的担忧,采取打压态度。在1955年10月召开的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总结报告和1956年2月听取34个部委汇报时的插话中,毛泽东希望通过发展生产,提高生产力水平,使人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但又觉得“富了不行”。他认为,“如果中国变富了,有了西方世界的生活水平,她就不需要革命了”。“富了,事情就不妙,中国现在不富,将来富了,也一定会发生问题。”基于这种认识,他对农村的富裕中农装穷而不敢冒尖大加赞赏,认为这“很好”,“说明社会主义大有希望”;对“农民也以穷为荣,以富为丑”,他认为“这是个好现象,这说明贫农已经在政治上压倒了富农,而树立了自己在农村的优势”。正是由于毛泽东担忧富了就要出问题,对先富起来的人采取打压政策,“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使人们闻富色变、视富为虎,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搞了二十多年的社会主义,人民群众仍然生活在贫困之中。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在领导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治贫致富的过程中,纠正了毛泽东对富的片面认识,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建设富强国家为战略目标,以“三步走”为战略步骤,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战略重点,以“先富带动后富”为战略途径的共同富裕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论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首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致富不是罪过”,“勤劳致富是正当的”,而思想僵化、安于贫困落后、不思进取才是罪过。因此,他号召人们一定要解放思想,从“贫穷就是社会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并反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根据邓小平这一观点,党的十三大报告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建设富强国家规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目标之一。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邓小平再次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论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
其次,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分“三步走”。在邓小平看来,中国既是一个大国(人多,土地面积大),又是一个小国(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比较穷),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是不能通过“大跃进”或“文化大革命”之类的运动一蹴而就的。为此,必须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以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250美元为基数,到80年代末翻一番,达到500美元,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第三步是在21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人均4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邓小平确定的“三步走”战略步骤,为我国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再次,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实行先富带动后富的“大政策”。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但“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共同富裕并非毫无差别的同等富裕,亦非步调一致的同步富裕,而是包含着富裕程度差别的共同富裕,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波浪式前进、逐步实现的过程。因此,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当然,“先富”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共同富裕。“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邓小平的先富带动后富论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最后,实现共同富裕关键是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在邓小平看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必须选准突破口,抓住重点和难点。在与外宾谈论为什么“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问题时,邓小平多次指出,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邓小平的这些思想观点,对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毛泽东让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让中国人民富起来。”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论为中国人民的脱贫致富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给亿万中国人民带来更加无愧于人的生活”。
三、贫富差距拉大总有一天会出问题,社会主义要消除两极分化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取向,但在其具体实现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着先后和程度上的差异。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群众中出现的贫富差距,是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回避的一项重大课题。邓小平在带领我国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过程中,以毛泽东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为镜鉴,坚决破除平均主义,同时又正视贫富差距,采取切实举措避免两极分化,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应该说,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是既反对平均主义,也反对贫富差距过大的。在1959年12月—1960年2月《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毛泽东就曾非常明确地指出:“反对平均主义,是正确的;反过头了,会发生个人主义。过分悬殊也是不对的。我们的提法是既反对平均主义,也反对过分悬殊。”然而,由于过分担心产生个人主义,在发展生产和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这台天平上的两端,“他的砝码总是更多地加在后一方面”,按劳分配原则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平均主义盛行,结果虽然避免了个人主义泛滥和两极分化的出现,却导致了共同贫穷和共同落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把毛泽东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都当作财富,以毛泽东为鉴,彻底破除平均主义,同时又坚决防止出现两极分化。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当时中国贫穷落后的状态,基于只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国生产力发
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的认识,邓小平的着力点主要集中于打破教条主义的禁锢,打破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号召人们向贫困宣战,向现代化进军。在1984年2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等重要讲话中,他深入分析了平均主义的严重弊端,反复强调改革要首先打破平均主义,“要让一部分地方先富裕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而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特别是九十年代,当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得到初步解决,贫富差距快速显现并且超出原先的估计以后,他关注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到防止两极分化上。在1990年12月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等重要讲话中,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的目的、原则以及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我们的改革就算失败了,我们就走了邪路了。在1992年初的南巡讲话中,邓小平又强调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越富,穷的越穷,两极分化就会出现”,并且告诫全党“在本世纪(20世纪,引者注)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贫富差距拉大问题,引者注)”。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后,邓小平对贫富差距拉大这一类的问题愈益关注。在1993年9月同弟弟邓垦的谈话中,邓小平再次强调指出,“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要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发展。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在防止两极分化问题上,邓小平的态度是异常坚定和明确的。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不仅深刻阐述了避免贫富差距过大和防止两极分化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时间表,而且还指出了现实的制度保证和具体的办法措施。邓小平认为,避免贫富差距过和两极分化,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制度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至于在具体体制和政策层面如何避免两极分化,邓小平认为,“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援贫困地区的发展”,“对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还有,提倡有的人富裕起来以后,自愿拿出钱来办教育、修路”。当然,采取这些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决不是搞摊派或鼓励吃“大锅饭”。邓小平的这些主张和设想与改革开放前“左”的政策和做法是格格不入的。
四、邓小平贫富观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邓小平的贫富观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时代条件下,在中国人民脱贫致富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和挫折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在总结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集体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何长期存在贫穷、如何消灭贫穷和避免两极分化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把对贫富及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等问题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在新世纪新阶段,认真研究邓小平的贫富思想,树立正确的贫富观,无论是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还是对于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深入研究邓小平的贫富观,有助于我们理性对待贫困,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困现象存在的长期性和脱贫解困的艰巨性。改革开放30年来,经过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反贫困取得重大进展。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000多万。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步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全球脱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对过去25年全球脱贫事业的贡献率达到67%,甚至被巴克莱财富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排名为去年全球最富裕国家的第7位。然而,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大幅度跃升,但人均只有2000多美元,仍居世界后列,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村除列入低保的2000多万贫困人口外,还有几千万人处于低水平温饱状态,列入城市低保范围的贫困人口也有2000多万人;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卫生各方面还有不少困难。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脱贫解困任重道远。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的本质特征,不值得骄傲和自豪,但贫穷也不是什么耻辱和罪过,以穷为荣、安于贫穷、不思进取才是罪过。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只有以邓小平的贫富观为指导,理性地认识和对待贫穷,发奋努力,才能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其次,深入研究邓小平的贫富观,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富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富民政策,早日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政治等各方面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我国成为全球财富增长最快的国家,富人数量也在大幅度增加。据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底中国已有(以美元计算的)百万富翁34.5万人,排在日本后面位居亚洲第二名;从2006年到2007年,资产达到或超过10亿美元的从15人猛增到108人,中国的亿万富翁人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然而,也必须看到,我们的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在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中只占很小的比例,而且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和浙江等少数省市。同时,由于近年来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仇富”心理和情绪也在不断滋长,一些人对富人存有着偏见,认为是富人夺占了大多数人的财富,他们惟利是图、见利忘义、为富不仁,这对于富人群体来说显然是很不公平的。不可否认,我国的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确有少数是通过不正当途径或非法运作暴富的,但应当承认大多数是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和贫穷不是罪过一样,致富也不是罪过,对财富永不满足的贪婪和不择手段的追求才是罪过。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不是贫穷,而是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因此,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大肆渲染“仇富”心理、情绪,散布“为富
不仁论”,是极其有害的。要正确制定出和坚决执行切实可行的富民政策,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必须认真研究和始终坚持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论”,树立正确的富裕观,理性对待财富以及先富起来的群体。
最后,深入研究邓小平的贫富观,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贫富差距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到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从3624亿元升为24.66万亿元,增长67倍,人均GDP则由381元升为18 665元,增长49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提高到13 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4140元。在短短的时间里,这个古老的国家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被誉为“中国奇迹”。然而,也必须看到,经济总量和平均数往往掩盖着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在收入与生活水平上的巨大差距。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获得极大提高的同时,贫富差距也呈扩大的趋势。从1978到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虽曾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一度缩小,但仍从2.57:1攀升到3.33:1。从地区差距来看,尽管近年来我国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但东中西部的相对差距仍呈扩大趋势,成为世界上地区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反映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也从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不仅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0.4的警戒线,也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所有发达国家的水平。仅仅30年,我国就从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为世界上收入分配不平等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客观地说,这一态势已经超出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估计。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不能简单地到《邓小平文选》中去寻找标准答案,而必须以邓小平的贫富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认真总结我们党领导人民治贫致富的“中国经验”,正确认识和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既不能“劫富济贫”,让先富起来的人心存疑虑,不敢露富或移资国外,更不能“劫贫济富”,使贫者愈贫、富者愈富,“马太效应”日益彰显;既不能否认贫富差距的客观存在,任其肆意扩大,也不能炒作“基尼系数”,加剧社会对立。中国贫富差距的主要问题不是富人太富,而是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太小,穷人太穷,公平与效率失衡。“仇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仇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加大个人收入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低、扩中、调高、打非(即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早日实现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终极价值目标。
责任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