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2009-06-04 08:12刘文亮陈晓敏
职教论坛 2009年3期
关键词:相关研究中职生心理健康

刘文亮 陈晓敏

摘要:目的了解中职生的自尊水平,心理健康现状,重点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四川省6所中等职业学校的828名学生的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进行相关研究。结果中职生的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存在着较高的负相关,呈显著性水平(P<0.01)。结论家庭关系、留守、单亲和学业成绩影响中职生的自尊;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全国青年平均水平;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且对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心理健康;自尊水平;中职生;相关研究

作者简介:刘文亮(1982-),男,四川九寨沟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陈晓敏(1983-),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9)03-0047-04

自尊问题一直是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研究的核心课题。自尊是指个体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1],是个体维持其心理平衡的精神防线和心理免疫系统。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变革和追求个性的时代特点必然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冲击。 对高中生和大学生的研究发现,约有10%-30%左右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2]。中职生是指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下文简称中职生。中职生不仅要面对青春期带来的困惑,而且要承受学习和就业的压力,这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2004年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3]。Solomon等(1986)认为,自尊具有缓冲焦虑的功能, 是个体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的心理机制,是心理健康的决定因素。自尊是自我体验的重要内容,反映出个体欣赏、重视、喜欢自己的程度,源于个体对自己价值的评价。自尊对个体具有适应性和自我保护功能[4],可以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指标[5]。研究中职生的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不仅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开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四川省6所中等职业学校,其中2所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4所普通中等职业学校,随机抽取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共828人,其中男生480人,女生345人,平均年龄17.8±1.23岁,涉及的专业有汽车维修、会计电算化、公民建筑、市场营销、外贸报关、地质测量等。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共发放问卷908份,扣除未收回及无效问卷8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828份,有效回收率为91.18%。

(二)研究工具

1.自尊水平的测量。Rosenberg自尊量表[6]是迄今为止应用频率最高的标准化自尊量表,该量表由10个题目组成,4级评分,1表示非常符合,2表示符合,3表示不符合,4表示很不符合,最高得40分,最低得10分,分值越高表示自尊水平越高。该量表已被广泛应用,它简明,易于评分,是对被试自己的积极或消极体验的直接估计。它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Dosen等人(1979)和Fleming等人(1984)报告的Cronbach a系数分别为0.79和0.880Fleming等人(1984)报告一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82该量表与Lerner自尊量表的相关为0.72,与Coopersmith自尊调查表的相关在0.58-0.60之间。本研究中其内在一致性系数为.817。

2.心理健康水平的测量。SCL-90症状自评量表[6]它主要用于了解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此表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的指标。此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能够很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理症状的水平,是非常有效的筛查个体心理健康的工具。分为五级评分(从0~4级),0=从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共90道题,包括10个因子,每个因子可以反映出被试在某一方面受困扰的程度,通过因子分可了解症状分布特点(汪向东,1993)。10个因子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它。因子分的计算方法:因子分=(组成某一因子的各项目总分)/(组成某一因子的项目数)。

3.数据处理测试数据由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

二、结果

(一)中职生自尊水平比较

自尊水平总体均分为21.89±3.86。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一年级与二年级)、家庭来源地(城镇与乡村)、是否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等组别学生的自尊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自尊水平在不同家庭关系、是否留守、是否单亲和不同学业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家庭关系好的学生自尊水平为22.27±3.52,与家庭关系差的为20.19±3.18比较,二者差异极其显著(P<0.01);非留守学生的自尊水平为23.31±3.73,与留守学生的为19.86±3.84比较,二者差异极其显著(P<0.01);非单亲学生的自尊水平为22.68±4.76,与单亲学生的为19.86±3.84比较,二者差异极其显著(P<0.01);学业成绩好学生的自尊水平为21.21±3.67,与学业成绩差的为19.16±3.32比较,二者差异极其显著(P<0.01)。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

四川省中职生与全国青年的心理健康常模比较来看,四川省中职生在SCL—90每个项目上的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极其显著,表明四川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

调查数据总体看,健康水平较高,但不排除在其中可能也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于是根据SCL-90量表设计理论,被试在该量表中有某项因子≥2 分,即在该项因子上存在着轻度的不良心理反应; 如有某项因子≥3分,即在该项因子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如有某项因子≥4分,即在该项因子上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问题。本文对一个因子得分≥2者检出进行研究。根据这一标准,四川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32%,心理问题检出率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强迫症、人际敏感、敌对。

(三)高自尊组与低自尊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以自尊得分高于所有被试在该量表得分平均数加上一个标准差的作为高自尊组,为21.897+3.865,低于上述平均数减一个标准差的作为低自尊组,为21.897-3.865。高自尊组162名,占总人数的19.6%,低自尊组148名,占总人数的17.9%。高自尊组的SCL-90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低自尊组,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01),见表2。

(四)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结果

对所有被试的自尊总分和SCL-90总症状指数及各因子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从表中可见,自尊水平与SCL-90总症状指数及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与自尊水平相关相对较高的2个因子为抑郁和人际敏感。

三、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年级、家庭来源地、独生子、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组别内的学生自尊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这与以往同类研究结果有所不同,以往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自尊水平随年级的增高而降低,本研究与前人的研究分歧的原因可能是本研究抽样的年级跨度较小。以前有研究表明不同性别在自尊水平上存在差异,男学生的自尊水平高于女学生,而本研究表明中等职业学校的男生与女生在自尊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同部分研究者的结论一致。(如张文新,1997;刘明1998;答会明,2000的研究。)

然而,中职生自尊水平的变化受家庭关系、留守、单亲和学业成绩的影响较大。家庭和睦、亲密,以及家庭的支持和帮助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和爱的满足,使得他们情绪饱满,积极向上,能够自觉适应生活,充满自信和自尊。这一点与对部队的研究结果相符[7]。儿童得到父母的关心和鼓励,就会大胆地探索世界,确立自身的价值感,接纳自身,相反,没有父母的陪伴、支持常常会感到被遗弃和孤立,这就使自尊心受到消极影响。这点与大量的有关留守学生的研究一致。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父母某一方的缺失,从而使孩子在很多方面会面临压力,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对自身的评价偏向负面,所以,自尊水平较低。这也实证了梅素琴等人在《关心单亲中职生心理健康》一文中的观点[8]。当然,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对自己的消极评价肯定会更多,对自我的接纳较低,自身价值感也就低了。这需要我们正确地引导学业成绩不良学生对自我要有正确的认识。

本研究得出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优于全国常摸,这可能是全国青年的常模建立的比较早的原因导致了极其显著的结果。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比全国常摸良好也是有理可循。中职生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对事情有积极乐观的看法,另外,目前中职生的就业情况良好,这使他们减轻了就业带来的压力。不过,这不能说明所有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我们的检出率看到,因子分数大于2的就有265人,占总体的32%。可见,有32%的学生存在不良的心理反应,这急需中等职业学校做出合理的心理干预和引导。

高自尊组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低自尊组,说明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自尊水平对心理状态有一定的影响。较高自尊水平的个体有较强的自信心、自我价值感,能自我悦纳,主动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较低的自尊水平不仅容易产生敌对情绪、自卑体验,而且还会降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不利于心理健康。相关分析结果可见,自尊水平与SCL-90各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同[9,10]。显示出自尊水平与SCL-90各因子之间均有联系。其中,抑郁和焦虑与自尊水平相关程度较高。抑郁是一种消极的心境,是当前对人的自尊及至整个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11]。个体不能应对挫折或者长期处于难以适应的环境时都会形成抑郁倾向,对学习、生活都感到无意义,导致夸大的无助感和自尊水平下降。学校生活是集体生活,学校生活的性质决定了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观点、讨论问题,不可避免地经常相互比较和评价。由于中职生大多处在17、18岁左右的年龄,他们的判断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对外界的评价和议论十分敏感,情绪波动也较大,对积极的、正面的评价容易接受,自我评价也高;反之,对消极的评价和议论,内心深处容易产生较强的情绪波动,或沮丧,或抵触,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使自尊水平下降,进而影响心理健康。同样,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可促成消极情绪的发展及生活动力的减退,减低自尊水平。

四、结论

(一)不同性别、年级、家庭来源地、独生子、家庭经济状况组别内的中职生自尊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家庭关系、留守、单亲家庭和不同学业成绩状况组别内的中职生自尊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二)中职生在SCL-90九个因子得分低于全国成青年常模,且差异显著,表明中职生心理状况比一般青年要健康。

(三)中职生高自尊组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低自尊组,且差异极其显著。

(四)中职生的自尊与心理健康得分之间相关显著,说明自尊有效地影响了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秦启庚,陈勤.“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J].心理科学, 2002,25(4):495-496.

[2]李渊.云南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7(6):104-107.

[3]教育部文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职成[2004]8号.

[4]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年增刊:250:31-3.

[5]JeanM.Tweng,JenniferCrocker.RaceandSelf-Esteem:Meta-AnalysesComparingWhites, Blacks, Hispanics, Asians and AmericanIndians and CommentonCray-litterandHafdahl(2000).PsychologicalBulletin2002,128(3): 371-408.

[6]Rosenberg:自尊量表(SES).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刊),1999,318-320.

[7]江波,韩向前.某基层部队战士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2):183-185.

[8]梅素琴等.关心单亲中职生心理健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4):30.

[9]林晓桂,何少颖等.高校贫困生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4):363-365.

[10]许继红.师专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4):61-62.

[11]赵冰洁,黄凌云.大学生自尊与精神症状的关系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5):580-581.

猜你喜欢
相关研究中职生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基于Web的数据挖掘技术与相关研究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