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班级管理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探讨

2009-06-04 08:13袁锦贵方志贤陆金仙
职教论坛 2009年9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班级管理意义

袁锦贵 方志贤 陆金仙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这已经影响到了学生的就业和职场发展潜力。究其原因,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但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更存在思路不清、措施不力、办法不多、效果不实等问题,需要拓宽思路,将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相结合,发挥合力;在措施上高职院校应该高度强调通过班级管理来贯彻人文素质教育,并将此作为加强人文教育的必由之路,一是因为班级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二是因为班主任不但是班级的管理者,更是“育人”的首要责任人;三是因为通过班级管理贯彻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其他途径无法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人文素质教育;意义

基金项目:嘉兴市2007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为目标的职业院校班级管理策略研究》(职业类01)

作者简介:袁锦贵(1976-),男,土家族,湖北利川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文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9)09-0051-04

1995年,原国家教委开始倡导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1998年4月教育部教高司[1998]2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这一意见可谓是顺时应势之举。

确实,当前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反复印证了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综合素养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在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建设更多转向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战略决策以及世界经济正大步迈向服务经济的时代大背景下具有更加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紧迫性,最近的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国给予世界各国印象最深的也是“人文奥运”的理念与展示,诸如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市民的文明素质、服务的人性化等等。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建设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社会人的任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责无旁贷。

一、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

众所周知,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整体上不容乐观,这已经影响到了学生的就业,而“就业率”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生命线。

据刘文等《高职生入学导读》所述,目前社会和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认同度确实偏低,但原因是什么呢?“这些不满意的因素往往不是业务上的,即不是智力因素上的,而是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围,诸如不能遵守劳动纪律,不准时上下班,工作缺乏责任心,不能很好的与他人合作,不愿干小事等”[1];另据2008年11月5日的《北京晚报》报道:“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素质最看重的前5个指标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强、可塑性高;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专家表示,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人际关系处理等非认知技能的缺乏是中国大学生就业最大的障碍”[2]。人文素质对于高职学生的就业影响可想而知。

不但如此,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普遍偏低还影响了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正如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旭善发表在《光明日报》2006年10月28日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一文所述“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其实并不是单纯的学历问题,人文素质也起着重要作用。从现状来看,人文素质较高的人,在求职面试、工作期间胜任度和创造性方面都占有优势。本科生学制较长,相应较多地接受了人文教育和熏陶,综合素质较好,因而有着较大的适应性和发展潜能。高职学生在缺少学历优势的情况下,要想扭转被动局面,首先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作为支撑。一个人所学的科学技术,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被正确运用,受其人文素质的高低所制约。高职毕业生如果人文素质低,就可能片面逐物,唯利是图,难以成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而且即使由于其对某项技术操作表现出了较娴熟的技艺而得到录用,由于其人文底蕴不足,缺少发展后劲,在激烈的竞争中也同样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威胁。”这段话笔者认为可谓精辟之论。

因此,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场发展潜能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必须思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成效不明显的原因分析

客观地说,近几年来,高职的人文教育工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和改善,表现在课程的开设上就是人文教育课程数量上有了一个较大的增长,课程结构有了明显改善,并且也开始注意管理上的人性化和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然而,总体上看,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成效亦不明显”[3]。2007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杂志社主编高宝立对北京、河北、浙江、广东、山东、重庆、河南、吉林、安徽、江苏、陕西等省市所属的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26所高等职业院校的987名教师、403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有关高职院校的校(院)长进行了访谈。调查结果也表明:“由于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时间短,学术底蕴不足,加之当前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存在着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单纯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实际知识和技能,而对于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健全心理,以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文教育则重视不够,对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人文教育处于边缘状态”[4]。

这个结论应该说还是符合当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实际的。然而,当前“人文教育处于边缘状态”局面的原因恐怕并不是一个“不重视”了得。这里既有高职院校本身理论上的矛盾存在,如高职院校中教育的“职业性”和“人文性”的矛盾、“就业性”与“教育性”的冲突尤其明显;也有认识上的偏差,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于“岗位技能”和“以就业为导向”的理解过于狭窄、过于片面,没有认识到人的因素在学生发挥岗位技能和就业中的决定性因素,没有认识到技能的“属人”性。但笔者认为,当前人文素质教育成效不明显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人文素质的教育过度依赖于人文教育课程,而人文教育课程由于种种原因仅仅发挥了结构性作用,并没有起到功能性的作用,人文素质教育的体系没有构建起来,如重视专门性课程的开设而轻视人文素质的日常教育,重视显性课程的教育而轻视隐性课程构筑,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轻视人文素质的养成性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固化性培养等等。

总之,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但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更存在思路不清、措施不力、办法不多、效果不实等问题。

三、在班级管理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那么,如何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呢?“现代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5]。可见,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不外乎两个: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只有这两个途径同时采用、发挥合力才能真正构筑人文素质教育的新高地。

知识传授是通过课程设置来贯彻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教育目标,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就不可能开设系统而全面的人文教育课程,这至少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韩国彩在《高等职业教育亟待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一文中谈到现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设情况时,说到“(高职院校)几乎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沙漠地带。人文课程一删再删,人文素质教育缩减到只剩下政治思想课,教育的功利性越来越浓,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弱,这是极不正常的局面”。[6]这一方面确实反映出高职院校中人文素质教育的边缘化,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人文课程一删再删”的局面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和现实选择性,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基于这种认识,于是有论者提出职业院校应该“在加强人文专业师资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非人文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其善于在理论技术课的教学中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7],树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观念,使科技和人文互相渗透、协调发展,把“为就业而教育”与“为人生而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让人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相互影响等等措施来实施和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应该说这些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仔细思量,恐怕在专业技术课教学中挖掘人文因素、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操作起来难度实在太大,这里不仅有师资本身素质良莠不齐、课程量大面广、难以操作的问题,而且这个在专门的人文教育课程中都收效甚微的人文教育在非专门性的专业技术课中实施到底效果能有多大恐怕是可以预料到的,至少存在收益大于成本、吃力不讨好的可能。而校园环境的体验式培养和渗透式教育确实合乎人文教育的规律,但光靠校园文化建设恐怕作用也非常有限。因此,我们有必要拓宽人文教育的思路,从其他方面来重新思考人文教育的新途径。我们认为,通过班级管理来贯彻人文素质教育是今后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必由之路。

(一)班级是高职院校构成的基本单位,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

在学校中,班级是教育工作最基本的实施单位,学生从进校开始就被划入到班级之中,班级作为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摇篮,而班级工作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据统计,住校生有80%的时间在学校,而在学校的时间中几乎100%的时间是以班级为单位或者是与班级同学一起学习和生活。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风始终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快乐地成长,使得学生身心愉悦,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充满阳光地学习与生活,班级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人文素质教育说到底就是一种“做人”教育、“成人”教育,班级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因此学生在班级这个摇篮里如何成长、能否成才与班级的人文素质教育实施情况关系甚大。

(二)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更是“育人”的首要责任人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建设者和管理人,是班级的核心与灵魂。要把班级管理好、建设好,组织好、引导好、协调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使班级同学都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建立起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集体,班主任必须做出相当的努力。过去我们对于班主任工作的理解,一般仅理解为思想政治工作和关心学生的生活,学生在校能平平安安完成学业,这就算是工作任务的完成。但课题组认为,班主任的首要工作同样是“育人”,“教书”、“育人”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而且班主任作为“育人”的首要责任人,更应该突出育人,弱化教书的角色。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班级灵魂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发挥“育人”功能,尤其是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是摆在广大高职院校班主任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

(三)通过班级管理贯彻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其他途径无法比拟的优势

我们认为环境熏陶是多元化的,诸如社会、家庭、学校等等都可以而且应当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这当中,尤以学校为最重要,因为对学生来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渡过,所以学校环境的人文熏陶就显得特别重要。而在学校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还是班主任,对学生最了解的也是班主任,对学生成长影响最大的可能还是班主任。相对于其他任课老师来说,由于班主任工作的相对稳定性,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更具有师生关系上的长期稳定性、师生之间情感的贴近性、亲近性和相对信任性,而且由于班主任工作主要是“育人”而非“教书”,这就少了一些课程成绩评价的结论性、规范性和刚性,多了一些育人评价的过程性、成长性和灵活性,因此,班主任通过长期的接触和多方面的观察就更容易,也更客观、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对于学生个性的把握也更准确,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就更加方面,更有优势。

此外,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和建设的思路、设想、实施往往体现了全班同学的意愿和班主任本人的个性色彩,尤其是通过班级制度的引领和班级风气、教室文化的营造以及班主任个人的做事方式、行事风格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至关重要,在本次课题组的调查中,学生对班主任的言教、身教以及制度引领、教室环境营造的关注度最高(达到了90%)就充分说明这一点。作为和谐校园建设重中之重建设的和谐班级建设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人的和谐”,没有“人的和谐”就没有班级的和谐,没有校园的和谐,而“人的和谐”靠什么?不是靠专业技能教育,恰恰是靠人文教育,这始终是班级建设的重中之重。

第三,高职院校每周一次的政教课是班主任宣传人文知识,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讲坛。通过政教课,班主任可以自由发挥,进行主题班会,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班级建设,甚至可以寓教于乐,将人文教育寓于班级宽松、愉悦、民主的班级活动中,如课题组所进行的“好书伴我成长”活动、生日感言活动、爱心大比拼、“找优点”等等活动使学生的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实现了双提高,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了解,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和谐班级建设也初见成效。这些都是其他任课老师无法做到的。

第四,就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而言,班级文化环境的熏陶则更具个性和针对性、灵活性、参与的积极性。校园文化环境设计和布置一经完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且学生置身其中能否感觉到,在多大程度上收到感染要靠学生个人的悟性和对环境的敏感度,更重要的是,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直接参与校园文化环境的设计与建造过程,学生缺乏过程参与的兴奋性和体验的积极性;而班级文化环境的设计和营造全体班级同学都可以积极参加,学生置身其中就有一种装修新家的兴奋感和体验的积极性,通过这个过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意识、合作精神等等人文素质。相对于校园文化环境的稳定性而言,教室文化环境和班级软文化环境建设更具有灵活性、个性和针对性,再加上集体的感悟和建设、讲解,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受到熏陶,学生也更愿意体验。

参考文献:

[1]刘文.高职生入学导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http://learning.sohu.com/20081111/n260558371.shtml.

[3][7]王旭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现状的分析与思考[N].光明日报,2006/10/28.

[4]高宝立.人文教育:高职院校不可忽视的责任[N].中国教育报,2007/10/8.

[5]赵居礼、王艳芳.高职高专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思路[J].教育与职业,2002,(11).

[6]韩国彩等.高等职业教育亟待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5,(15).

责任编辑时红兵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班级管理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人文素质教育视角下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