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械制图》教学的五点思考

2009-06-04 04:23徐新建
管理观察 2009年13期
关键词:个别辅导机械制图教案

徐新建

《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读图和画图的能力。目前技工学校学生大都是初中毕业生,没有学过立体几何,空间想象能力差,这样就给《机械制图》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如果教学方法不得当就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机械制图》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理教法

首先对教材进行全面阅读和系统的分析,对整个教材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安排。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初中生来说,制图知识领会的起点,就在于观察,充分利用直观性原则,只有让学生通过对三维空间体系向二维平面图形的发展、运行以及变化过程进行全面观察才能掌握投影规律,认识它们的特征。如对投影方法、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以及三视图的形成的观察等等。再例如对教材中前一部分主要涉及的是一些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应以讲授为主,让学生多听多看多练,而后一部分的内容是有关知识的综合应用,其实用性较强,应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实际零件结构的分析与讲解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因此前段教学应以理论课堂教学为主,辅以一定的练习,后段教学应以结合实际零件讲解为主,根据此内容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进而为教案的组织奠定基础。

二、精心组织教案,加强直观引导

教案的组织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制图》教案的编写,首先应遵循课堂教学规律,符合教学环节,其次还应针对其特点,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应选取典型的实例,通过教学模型,具体形象,深入浅出,及时对所学知识消化和吸收,使教案的内容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既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消化。比如,在讲解剖视图的形成时,要尽可能选取机器零件模型为例,越简单越好,如钻套,这样既能实现直观教学,又便于学生认识剖视图,提高学习兴趣。授课结束以后,应结合自己的体会和学生的反映,及时总结经验,写出详尽的教学小结,以有利于下次授课中不断改进。

三、重视课堂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能否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关键,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讲授《机械制图》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应明确教学重点,分清主次,用启发式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便于加深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要善于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教学中多一些课堂提问,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上黑板等教学形式,既增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锻炼了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其次课时的分配要合理。讲课时语言简练而通俗易懂,不应用太多的时间讲概念,切忌照本宣科,更不应采取45分钟满堂灌的方式,以便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理解和消化本堂课内容和必要的课堂练习,通过强化训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做到及时消化及时吸收。教师也能从中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3、板书设计要合理,制图板书的特点图多字少、图形要规范,不能随意徒手画图,更忌草图,文字虽少,但要清晰、精练、准确、整齐、规范。

四、注重课外消化,加强个别辅导

教学中要重视制图基本知识中的规范教学。教学中应遵照《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要求,严格训练,逐步提高作图能力,规范作图方法,如画图线、箭头、标尺寸等都必须按标准严格要求,做到一丝不苟。

及时布置和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应注意易难适中,循序渐进。作业的量要适度,对于难理解而又要掌握的知识,题量应适当增加。布置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便于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尽可能每份作业都批改,凡是存在问题较多的题目,要在课堂集中讲解,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再做出正确的答案。个别同学存在的问题也要逐个地纠正。

做好课外辅导。课外辅导对《机械制图》的教学也很重要。课外辅导要注意将集中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反映和自己的观察,特别是作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分清哪些内容需要集中辅导,哪些内容需要个别辅导。集中辅导时,不应与在课堂上一样面面俱到,而应采用诱导性和启发性的方法辅导,指出应该注意什么,应该怎样做,让学生独立思考,以达到预期效果。个别辅导时,一定要耐心细致地疏导,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

五、理论联系实际,重视能力培养

技工学校培养学生的特点是有一定专长的技术工人,具有很强动手能力的生产能手,所以,《机械制图》的教学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切不可满堂灌,使教学空洞枯燥。

例如,关于零件图的讲解,先让学生了解具体零件(部件)在机器中的使用性能,与其他零件之间的关系,即与其它零件(部件)有无相对运动及相对运动形式(有无配合要求),然后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形状特征,在学生对零件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结合课本识读零件图,这样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机械制图》这门课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是为其它专业课服务的,讲解课本内容时切忌变成空调的理论讲解。授课前,可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观看教学模型或机械,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所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机械制图》的教学,在熟悉教材,认真备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还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既要注重某一思维方式的单项训练,又要注意各种思维相结合的综合训练,再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思维结构,掌握抽象思维的方法,不断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个别辅导机械制图教案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立定跳远》教案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高效组织绘本教学的几点心得
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