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现状与反思

2009-06-04 08:12王艳艳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3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反思高中数学

王艳艳

摘要: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深化的新尝试,是面对 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总结了国内研究性学习开展的状况,指出了目前研究性学习开展与研究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性学习在全国各中学开展得很不平衡,教师研究性学习水平不高及研究性学习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其它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一些浅显的建议。

关键词: 高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现状 反思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一、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现状

1、教材为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素材

在新授课教学中,师生主要依据一些教材和教辅。它们是教师教的根据,也是学生学的线索。但由于一些因素,这些教材总存在着发散与拓展之处或不完美之处,可在这些地方实施研究性学习。如数列一章中对等差、等比数列的相关内容很明确,而对递推数列的相关知识并没有明确要求。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巩固等差、等比数列的相关知识,更能学会变换、转化等思想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在新授课教学中,还可以在知识的发生、发展,概念的形成,例题及其解法的优化等方向展开研究性学习。在习题课、复习课、评讲课中,我们可以对题目进行改造,使其成为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答案不固定或条件不固定的问题。开放性问题具有发散性,学生可以在不同的经验和能力水平上,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此外,我们还可以就解题的策略、问题的变式、问题的拓展、开放性问题的设计等方向实施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数学问题的设计者、问题解法优化的探索者、解题技巧的发现者,使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成为数学问题的主人。

2. 立足课堂开展了“问题探究课”、“数学实验课”模式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首先要立足于课堂,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课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研究和探索的乐趣。问题探究课模式的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随着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探索,营造一种师生之间互动,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的民主的研究氛围,这种对数学问题的主动探究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数学实验课模式的研究性学习,则是在媒体的辅助下,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在获得感性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探索主动获取知识。这种在数学学科教学领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进行数学研究的基本素养。

3、学生走出课堂开展了“调查研究课”模式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还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专题研究过程中如何给现实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这本身就包含了创造的因素。以调查研究课模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促使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基本相同

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教师推荐和学生自选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课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为主进行,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几点反思

1、研究性学习不应排斥接受性学习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是以改进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作为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升学压力大,采用有效的接受性学习的方式,学习系统的知识,无疑是必要的。但其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单一被动等问题又必须得到解决。

因此,倡导“研究性学习”就是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多种体验,取各种学习方法之长,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打好基础,提高素养。因此,研究性学习不应排斥接受性学习。

2、研究性学习不应成为点缀

我们不能把课本上安排的研究性课题作为一般课程来上,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点缀。那样研究性学习就失去了意义。开展研究性学习,是要使学生学会一种学习方法,这不是通过几节课就能解决的。改进学习方式不仅包括学习方法的改进,还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各人的心理品质等方面。因此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培养和指导,逐渐积累才行。应消除一蹴而就的思想,也应消除急于求成的倾向。

3、教师更要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师是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更要成为参与者。在课堂上实施研究性学习,要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要积极的参与研究。这就要求教师提高应变能力和驾御能力,对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记录下来,研究解决。因此,研究性学习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也要开展研究性学习。

4、研究性学习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探究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的指导。

如果在尊重主体性的名义下,疏于指导,甚至放弃引导学生走上正确、合理的研究之路,学生的活动就会陷入经验主义的误区。为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的功能,避免学生的探究活动随意游离课题和放任自流,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临近手段引导学生的探究过程。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要着眼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有课程改革、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支持,要有学生自身的努力,也要有教师恰当的指导,而这些方面需要研究的课题还很多。让我们大家一起,本着为适应时代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准备良好条件,为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河北省邯郸市第四中学 )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反思高中数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