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雷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课堂教学。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努力的目标。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分析:1、问题情境;2、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3、合作学习;4、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5、数学课堂生活化;6、营造愉悦和谐的氛围。
【关键词】主动参与 合作探究 整合 生活化 氛围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新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使课堂充满活力。在近几年学习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我观摩学习了几十节不同级别的示范课、观摩课,结合自身实践和感悟,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构建充满活力的、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老师要结合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生活环境,创设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展开教学探究。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我安排了一个猜年龄的游戏:“请大家把你的年龄乘以3,再加上8,算出结果,我可猜出你们每人的年龄”倘若某学生所得结果是50,通过解方程3X+8=50,得X=14,可猜出这位学生14岁。在老师猜对几个学生的年龄后,他们对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正当他们对老师的神奇之功赞不绝口时,老师告诉他们,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后,他们也能猜出别人的年龄。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听课劲头十足。
二、创造主动参与的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给,你收;老师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了纯粹被动的接受过程。这样的学习必然会抑制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把互动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融合在一起,以互动化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此,教师必须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有探索性的数学问题,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取得成功的机会,尽最大努力让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欢乐、激奋和成功。在教学课堂上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
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获取知识,从而使课堂充满活力。
三、在教学课堂上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我们学校的“导学练合一”教学模式的特点之一就是在学习上成立了异质合作小组,一道题放在小组中,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的商议,思维活跃的学生可以阐述自己的见解,对不爱发言的学生,也在小范围内留给他表现的空间,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了初步的统一,然后把研究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参与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学习体验是快乐的,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在质疑中放手让学生学数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课堂中体会数学的魅力和活力。
同伴的合作学习,意在通过生生互动,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构建起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合作学习中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形成描述概念,经历构建方程模型、解方程、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等。如在学习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题目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分小组充分讨论、思考、自主探索,派代表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分析合理就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地学习,倡导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获得感
悟。
四、做好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
由于新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仅靠一盒粉笔,一块黑板已不能适应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还必须做好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是解决上述危机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信息集于一体。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学习不再是枯燥沉闷的,课堂充满了活力。
五、挖掘生活资源,让生活化与数学性和谐统一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立足生活教育,二是通过生活的教育,三是为了生活向上实施的教育。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可以使抽象的、枯燥的数学具体化、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正方体、等边圆柱、球的表面积相同,其体积分别为V1、V2、V3 , 则V1、V2、V3大小关系是什么?
分析: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进行推理论证,但感觉很繁琐;基础较差的学生基本上就放弃了。若我们就此推理论证,所有的学生都会感到枯燥无味,会失去对数学的热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1)气球为什么呈球形,而不是正方体,圆柱体?
(2)人吃饱了饭,肚子是变“圆”还是变“方”?
至此学生已经知道了答案:V1 通过教师的深入挖掘,实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完美结合,活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中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更加热爱数学。使数学课堂展现出更强的活力和魅力。 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我们教师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应该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认真探索,真正和学生融为一体,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学习中感悟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