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伦 张 婷
[摘要]“学困生”,很大一部分因不善于听而形成。家长的重复唠叨、小学教师的反复强调、义务教育“口语交际”教学的好高骛远,致使这部分学生常处于充耳不闻的状态。解决问题的关键一为突破家长的宠爱观念,二为改进学校的教育方法,三为语文课堂的有意识训练。
[关键词]“学困生”;“听障”;家庭;学校;语文课堂
普通学校的学生中,肯定有少数“教不好”的“学困生”,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为此,我们调查了数十位“学困生”的听课笔记,也就孩子的听知注意力问题调查了200多位家长。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根据调查得到的材料和心理学的原理,分析“学困生”与“听力障碍”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定程度上解决“学困生”问题的策略。
这里所说的“听力障碍”并非医学范畴的概念,而是指听觉系统未曾发生病变或损伤,但听知能力却不甚理想的情况。从教育范畴而言,就是听课效率低下。
一、“听障”的原因探析
(一)家庭过分宠爱造成先天不足
有人认为现在的孩子是被宠坏的一代,此说虽然有些过头。但也能反映一定的现实情况。在独生子女占绝对多数的情况下,“四二一综合症”现象几乎在每一个家庭演绎着。我们曾经就“如果你家的孩子在玩游戏,你喊他吃饭,喊几遍他才能过来”这个问题,在“教育硕士”授课时,向两届220位青年教师做过调查,回答“一遍”者寥寥无几,回答“至少三五遍”者超过70%,回答要靠“扯耳朵”才能来者也有20余人。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当被宠爱着的这个“一”习惯了父母之“二”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四”耐足性子一遍又一遍的呼喊催促,大多数贪玩的孩子对于各种正常的呼唤已经是听而不闻。如此越演越烈,对教师课堂上的讲授,一些学生当然就听而不清甚至听而不闻了。心理学认为,引起人注意的原因主要有:刺激物的新奇性和个人的兴趣。而一些学生经过家长的反复唠叨,对于父母重复单调的“唠叨”失去了兴趣和新鲜感,久而久之导致了他们“听而不闻”。
(二)学校教师的反复唠叨推波助澜
当老师面对这些“听障”学生,反复唠叨成为最主要的授课手段,既然一遍不行,那就两遍、三遍甚至五遍,致使一些未患“听障”的学生“耳朵生茧”。曾见过这样一幕:放学了,一队队小学生站在校门口,在教师的带领下又一次齐声背诵当天的家庭作业,真让人哭笑不得。当学生习惯于老师的“唠叨”并因此产生依赖心理,即使是一些比较自觉的孩子,也会认为反正老师会多次重申,反正家长会告诉自己,上课听不听已经无所谓了。长此以往,“听力障碍”者越来越多,“学困生”的“预备役”也就日益“壮大”了。
一般情况下,初中教师不善于“多次重申”。大量习惯于反复唠叨而勉强跟上进度的“听障”学生进入初中,一下子失去了“助听器”,于是,就进入彷徨状态,日积月累,与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学困生”的“预备役”就成了“现役”。在这种情况下,“家教”市场的日益繁荣也就不是什么怪事了。
(三)“口语交际”教学未能切中肯綮
不可否认,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当今的语文教学对“口语交际”教学越来越重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比较完整,但是,除了“第一学段”阶段目标中有“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第二学段”阶段目标中有“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外,基本没有涉及对“听”的“一遍准确率”的目标要求。岂不知这是最为关键的基础目标,没有基础的楼阁肯定会倒塌;别人说了你根本没有听到,谈何听出“弦外之音”!
正因为如此,在“新课标”指导下的义务教育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很少涉及最为基础而且最为重要的听知“一遍准确率”的训练。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其目标要求还是偏扁,对最基础的东西关注得不够。
二、对付“听障”的三大策略
(一)从家长的呼唤开始
上文说过,家庭过分宠爱造成了学生听知能力的先天不足。所以说,提高学生的听知能力,还应从幼儿阶段的训练开始。人类学习语言有个最佳关键期,学龄前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期,而三岁左右是关键期,最佳期错过后,儿童虽然仍可以学习语言,但速度慢、水平低,永远达不到相应的水平。所以,当孩子因贪玩而对家长的呼唤置若罔闻时,就应采取果断措施,比如说,如果呼唤孩子吃饭而孩子无动于衷,则不必第二次呼唤,家长们只管自己吃饭。孩子玩够了,因饥饿要求吃饭时,应借这个机会对他进行“听话”教育。这样循环往复,步步为营,就能养成孩子良好的听话习惯。稍稍让孩子感受一下饥饿,根本造不成什么大的伤害;而换来的却是受益终身的良好习惯,权衡得失,何乐而不为!
(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应减少唠叨
遇到听力健全的孩子,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幸运:遇到“听障”儿童,则应采用一些非常手段。具体来说,就是围绕“一遍准确率”操作。这就涉及教师的口语问题。
教师的口语要幽默风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寓教于乐,使学生感到不听是“亏”了。
教师的口语要简明扼要,即使是关键之处,也不能反复唠叨,可以用提高音量的办法来进行强调,所谓“好曲子只唱一遍”是也。开始,一些学生可能不习惯,对一些听而未清或听而未闻的学生,可以采用一些轻微的“惩罚”手段,《教育大辞典》将教育中的惩罚定义为是通过对受教育者的认识和行为的否定评价,引起受教育者内心的不愉快情感体验,从而调节心理指向性的方向和强度,提高个体的抱负和志向水平。教育中的惩罚具有矫正和威慑的功能。而对那些未认真听课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惩罚,如背诵一些著名诗词等,能够起到矫正他们错误行为的效果,同时也能对其他学生起到威慑的效果,正所谓“杀鸡儆猴”。当然,给他们补课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一些能够迅速进入角色的学生,则应该适当奖励,“如果你想增强某种反应或行为模式,就奖赏它”,适当的奖励可以强化学生的行为,如给学生的平时成绩加分等。
所谓的“一堂课教师只讲N分钟”,从这个意义上说,颇有价值。
(三)语文课堂的特殊训练
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学生的语文能力正是由听、说、读、写这四种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的能力所构成的。也就是说,在语文课上制订切实可行的训练“听知”能力的计划,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要因为“新课标”未曾涉及而犹豫徘徊,因为课程标准本身就是人制订的,本身就应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不要因为考试不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而不屑一顾,因为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不一定正确,更何况以后的考试也可能涉及。
听知能力的训练,要在最低级的“听见”的层次上多下一点功夫,多花一点时间。诸如放一段录音,只放一遍,让学生说出或写出听到的内容,然后评分,计入学习档案。所听内容不能枯燥,而且要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并在各个年级段循环反复训练,当然,让同学之间当场辩论,也不失为好办法。
综上,我们认为,如能认真分析“学困生”的具体成因,将其中的一部分“教好”,还是可能的。从培养学生听力的“一遍准确率”人手,至少可以缩小“学困生”的阵营。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