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基于4县调研发现,当前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再遇新情况,应收账款明显增加,产品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太大、人才短缺尤其是培训服务奇缺。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存在两个值得警觉的新趋势,一是企业负担重,并且很可能不断加重;二是招工难苗头初显,就业难很快会并存着局部地区的招工难。为促进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应该强化支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瞄准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支持,加强对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发展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
关键词:中小企业;农村;国际金融危机;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6-0080-05
一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演进和国内经济的周期性调整,进一步显示出农村中小企业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载体,也是稳定经济运行、实现社会和谐的中坚力量。尤其在当前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期,发展中小企业越来越成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的第一要务。与此同时,面对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农村中小企业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新趋势。那么,如何看待这些新问题、新趋势及其影响?怎样对症下药,促进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更好地发挥农村中小企业对经济企稳回升的支撑作用创造条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于2009年3月、4月、5月和7月,分别对山东滕州市、四川南部县、安徽凤阳县、广东佛山市三水区进行了专题调研。
1.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1.1部分企业融资更难,“老大难”再遇新情况
长期以来,融资难一直是农村中小企业的“老大难”。2009年以来,这种“老大难”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一是市场萎缩、利润下降,导致资金吃紧,融资更难。如由于出口减少、盈利能力下降,三水区某陶瓷企业感到当前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融资难。2009年7月份,该公司应付款已占企业销售额的40%-60%,连工人工资也难以正常支付。因市场环境恶化,导致资信等级下降、融资困难增加、融资成本提高的企业更多。二是货款回笼期拉长,导致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补给增加,甚至被迫转向高成本的民间融资。三是技术改造需求增加,导致融资困难加大。许多企业感到,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市场低迷期,机械设备和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下降,正是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良机。但如大面积更新设备,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的问题就会迅速凸显。四是在产业链的不同企业之间,资金紧张具有“传染”效应。如有些中小企业自身的资金周转并无多大问题,但由于上下游企业资金紧张,导致其为稳定供销渠道,被迫对原材料提前付款、对产品延期回款,同上下游企业共度时艰,加大自身的融资需求。
自2008年底以来,国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银行信贷资金增加很多,但中小企业得到的却不多。四川某县1 200多家农村中小企业,2009年前3个月新增中小企业贷款1.2亿元,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仅12家。根据我们对上述4县113份有效问卷的统计,2009年与上年同期相比,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时,对企业贷款需求的满足比例,37.4%的企业认为是减少了,仅有12.4%的企业认为是增加了。许多农村中小企业反映:“上面政策说起来好听,真要办起来很难”,“雷声大,雨点小”,真能享受的企业不是很多。有些企业反映,现在银行信贷比以前宽松了一点,但门槛跟以前一样高,甚至比以前更高。
1.2应收账款增加,当心“三角债”问题迅速扩大
根据我们对广东佛山市三水区44份农村中小企业有效问卷的统计,与上年同期相比,2009年3月企业应收款占销售额的比重,6.8%的企业有所减少,15.9%的企业有所增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许多农村中小企业市场萎缩、订单减少,为稳住产品市场,被迫主动改变买家的付款方式。有的主动降低预付款或现付款的比重,有的不惜增加赊销,导致资金回笼期拉长,应收账款大增。随着时间的延续,许多农村中小企业的应收款负担越来越重。石英沙行业是安徽凤阳县的支柱产业之一。2009年5月份,该行业的正常情况是,企业发货两个月后才能回收货款。与上年同期相比,2009年7月份广东佛山市三水某手套厂的订单和利润均下降20%左右,应收款占销售额的比重已由去年同期的10%提高到30%。该企业的产品回款周期,2008年大约2个月,到2009年7月份已经延长到半年左右。该区某化工涂料公司的资产总额1 000万元左右,到2009年7月份应收款和应付款均达200多万元。有些企业反映,目前企业追收应收款很难,三角债越来越厉害,企业苦不堪言,有些企业实在是没钱!长此下去,企业债务链断裂的风险会迅速扩大。有的企业不愿扩大经营,观望和谨慎情绪比较浓,主要是担心产品售出后资金回笼慢,应收款收不回来。
1.3产品、原材料价格波动太大,小企业难以应付大行情
2008年,许多行业的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像个“过山车”。9月、10月份之前,鉴于产品、原材料价格急剧上涨,许多企业大量购进原材料,并开足马力生产,甚至加快扩张产能。9月、10月份以后,产品、原材料价格迅速下跌,许多企业被迫用以前高价购进的原材料,来生产价格已经急剧下跌的产品,导致亏损迅速扩大。市场的大上快下,把这些企业打懵了。当时,有些行业的产品和原材料,几乎是一天一个价。2009年3月、4月份后,许多行业尚未开始复苏,产品、原材料价格也比较低迷,但不少企业的经营状况已较2008年年底有所好转。究其原因未必是真的市场回暖,而是企业完成了去库存化过程,可以按当时的原材料价格,生产按当时市价出售的产品,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已趋于平稳。
产品、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让许多中小企业无所适从,决策和经营风险陡增。到2009年7月份,在广东佛山市三水区,仍有少数企业的原材料是2008年高价购进的。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导致许多企业的原材料供给缺乏保障,企业效益出现较大波动,生产经营陷入被动。至今,许多企业主想起来仍感后怕,关键是类似情况在许多行业中很难说不会重演。根据我们对上述4县197份农村中小企业有效问卷的统计,分别有15.2%、17.9%和16.4%的企业将能源、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大和供给保障程度不高,列为当前阻碍企业发展的前三个主要因素。
1.4人才短缺,关键还是培训服务奇缺
当前,人才短缺、技术水平低,是许多农村中小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管理人员素质低,缺乏熟练工人、缺乏技术人员、缺乏实用人才等等。在有些地方,农村中小企业甚至因此相互挖人才。有些中小企业拥有一些核心技术,但对自己的科技人员还保密。关键是担心科技人员哪天走了,把企业的核心技术泄露出去。我们在广东佛山三水区调查时,有的中小企业反映,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政府让他们开发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企业也想这么做;但没有技术和研发力量,也没有什么机构帮助研发,他们不知道开发什么,怎么下手。政府提倡农村中小企业搞产业(产品)结构升级,但缺技术、缺技术人员,要升级谈何容易?有的企业地处较为偏僻的产业园区,交通不便,生活环境也亟待改善,技术人员很难在企业呆得太长,缺技术人员、缺管理人员成为企业发展面临的头号问题。由此导致生产和交货都不顺利。有些企业主知道本企业加强工艺改造有很大的空间,但找不到专业人员去做,徒添烦恼!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滞后,更暴露了农村中小企业人才短缺的软肋。许多富有远见的农村中小企业不仅依靠人才,成功化解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实现了逆市飞扬;还把国际金融危机当作招揽人才的契机,千方百计招聘人才、吸引人才。这种事实从反面说明,要实现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其人才短缺的问题更为突出。
农村中小企业的人才短缺,关键还是背后的培训服务奇缺!培训供给远远不能适应培训需求。培训机构少、培训质量不高,甚至培训市场信息不清、培训收费太贵,都是突出问题。根据我们对上述4县190余份农村中小企业有效问卷的统计,有45.1%的企业对政府提供培训服务的需求是强烈或很强烈,仅有10.4%的企业这种需求较弱或不强烈;有40.5%的企业对市场化培训服务的需求强烈或很强烈,仅有6.7%的企业对市场化培训服务的需求较弱或较不强烈。又据我们对上述4县农村中小企业有效问卷的统计,农村中小企业对当地不同培训方式培训质量的评价,仅有企业内部培训获得较高评价,其他培训方式的培训质量和效果都难如人意。如对企业内部培训的质量和效果,77.6%的企业选择很好或较好;但对政府或准政府机构组织的培训、行业协会组织的培训、委托培训、学历教育或高校学习、网络学校培训的培训质量和效果,分别仅有28.1%、27.0%、23.7%、18.2%、12.4%选择很好或较好。对于企业家或主要经营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营销人员、一线生产工人的培训,分别有58.1%、73.1%、83.7%、68.5%、68.0%的企业需求迫切或很迫切。而对市场化培训机构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分别有70.7%、50.9%和78.2%的企业,将第一、第二、第三大主要问题选择为培训质量不高,包括培训缺乏前瞻性和针对性。有些企业反映,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了较大冲击,但也给他们加强员工培训提供了机会。但周边有哪些机构能够提供培训,其培训效果如何?对此他们搞不清楚,希望行业协会和商会提供相关信息。
2.需要警觉的两个新趋势
2.1企业税费负担重,并且很可能不断加重
根据我们对上述4县179份农村中小企业的有效问卷统计,对于企业当前的税收负担,分别有38.0%和13.4%的企业认为较重或很重。这种问卷分析的数据,也得到企业座谈会和案例调查的支撑。自2008年年底以来,我国实行了结构性的减税措施。但许多地方农村中小企业的名义税负降低了,实际税负不仅没有降低,甚至还有所提高。如某县为了多征增值税,把销售额人为定高,征税时不按发票上的销售额计征,只按电费核算产量并将产品单价人为提高计征。以前,有些地方为了涵养税源并节约征税成本,对小规模企业的营业税实行定税;但2009年以来,鉴于财政增收放缓或减收,财政支出的压力却明显加大,对这些企业的相关税收改为据实征收甚至从严征收,导致企业税收负担迅速增加。
就许多农村中小企业而言,缴费负担重的问题同样突出,甚至在调研中企业反应更为强烈。根据我们对上述4县171份农村中小企业有效问卷的统计,对于当前企业的缴费负担,分别有38.0%和8.8%的企业反映较重和很重。许多企业反映,有些职能部门只是管卡压,服务意识不强;甚至巧立名目,动辄罚款,以收费罚款代替服务。今天要企业参加这种检测认证,明天要企业参加那种检测认证,尽管有些检测认证是必须的;但检测认证项目过多,而且层层检测,中间环节太多,导致层层收费,加重企业负担。有些企业反映,各种检测认证,包括安检、质检、卫生检查等等,费用之高还是其次的,关键是企业为应付各种检测,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应付。
据经验,每到年底,各级政府、政府相关部门完成当年财政增收甚至部门收费指标的压力会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其财政支出压力也会明显增加。这两方面力量的共同挤压,很可能迫使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对农村中小企业的税费征缴力度,导致其税费负担进一步加重。如此下去,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之难,就会很容易传导为国民经济的复苏之难,甚至会妨碍社会和谐。
2.2招工难苗头初显,就业难很快会并存着局部地区的招工难
自2008年年底以来,农民工就业难一直是个突出问题。2009年上半年,在许多地方这一问题还有所加重,以往使用农民工较多的东南沿海地区尤其突出。这与当时许多地区、行业经济增长滑坡,企业经营不景气有关。因此,许多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人口和劳动力的大幅度减少。但是,目前各地经济陆续进入企稳回升的阶段,或开始复苏,或止跌回稳开始回暖。因此,许多地方企业用工逐步恢复。经济复苏开始带动并将加快带动对未来经济信心的好转,驱动这些地区对劳动力需求出现较快增长。尽管未来经济复苏的过程很可能不是一路坦途,而且很难出现各行业持续快速增长的局面,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可能是以下两种现象并存: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就业难问题仍然较重;另一方面,局部地区招工难、招技工难的问题会迅速凸显。
2009年3月份我们在对山东滕州市进行调查时,不少企业已经存在招技工难的问题。2009年7月份我们对位居珠三角的佛山三水区进行调研时,有些企业反映招工难的问题比较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少数企业劳动强度大、工资水平又不高,身为独生子女的农民工不愿做;二是2009年上半年部分农民工来到珠三角后找不到工作,已经陆续回乡或到其他地区寻找工作;而珠三角地区在经济止跌回稳或转向复苏后,虽然用工需求回升,甚至有明显增加;但许多未找到工作的回乡农民工并不知晓。前者的影响不是主要的,后者的影响正在不断增强。就业信息服务的不发达,导致在中西部地区处于失业状态的农民工和在东南沿海地区的用工企业之间,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在东南沿海地区中,那些较为偏远、生活环境也较差的地区,目前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流动性已经很大。这些地区招工难的问题更为严重。
3.对策建议
3.1完善信贷政策,强化支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瞄准机制
从前文分析可见,当前,要缓解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当务之急还是要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2009年前7个月,银行信贷资金增加很大,但大多流向大企业、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农村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的瞄准不够。农村中小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融资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观。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又以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最为严重。因此,要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迫切需要强化对农村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信贷瞄准机制。建议在对银行小企业贷款单列规模、单独考核的基础上,根据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完成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贷款的情况,加大奖惩力度;强化对小型企业、微型企业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结合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发展,将担保机构对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的贷款担保单列规模,单独考核,并与相关激励机制挂钩。在鼓励发展各类微型金融的同时,鼓励大银行同中小银行特别是微型金融机构分工协作,帮助农村信用社和其他微型金融增强对农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能力;积极探索产业链融资方式和应收款融资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化解融资困难。
建议进一步拓宽项目贷款的范围,借鉴国外经验,鼓励银行通过“搭桥贷款”等方式,对农村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或产业园区项目,甚至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发放短期过渡性贷款,促进其实现资金链的正常运转,以便更好地间接支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银行面向中小企业增加技术改造贷款。当前,我国部分中小企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可能一蹶不振或被迫停产,导致设备闲置。与此同时,部分中小企业可能逆市而上,亟待扩大规模;部分创业者通过兴办农村中小企业,很有可能在某些行业做得风生水起,但缺乏资金购买设备。为进一步增强农村中小企业支持经济走向复苏的能力,建议尽快出台措施,积极引导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服务业加快发展。借此,一方面,帮助部分农村中小企业或农村创业者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方便快捷地形成产能、产生效益,并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帮助停产半停产企业解决设备的有效利用问题,减少资金损失。
3.2以支持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支持
首先,稳税除费,或进一步实行结构性的减税政策,加强对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支持。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期,农村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在总体上并未明显缓解,加快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对于加快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的步伐,对于更好地解决城乡就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至关重要。要进一步强化对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建议中央出台相关政策,在一年内严禁地方出台新的或变相的增税政策或加费措施,不得通过改变税费征缴办法加重农村中小企业负担。对违反规定者从严追究主要领导责任,并加大惩处力度。鼓励相关部门在提高环保、安全、卫生效果的前提下,简化各种检验检测认证手续,压缩不必要的检验检测认证项目,帮助农村中小企业节省检测认证的成本与收费。鼓励中小企业联合或借助行业协会平台参与各类检验检测认证。除安全、环保和卫生项目外,严禁出台新的收费项目。鼓励相关部门适当降低检测频率,并加大对检测检查不达标行为的处罚力度,帮助企业降低检测检查费用,节省应付检查检测的人力和时间消耗。
其次,通过财政补贴或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地方政府设立还贷周转金;或利用财政出资设立贷款风险保证金,引导银行对中小企业实行贷款展期。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加大了发展困难,许多农村中小企业如遇贷款到期,往往是雪上加霜。由于企业经营和资信状况滑坡,能否借到新贷不说;即使能够借到,在企业还旧贷借新贷的过程中,办手续也需要较长时间。有的最短的需要20多天甚至一个月。这么长的贷款真空期,弄不好资金周转不灵,就把企业逼向破产倒闭。今年,山东滕州市设立了2 000万元的企业还贷周转金,帮助企业应对借新(贷)还旧(贷)过程中的资金困难,受到企业欢迎。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也鼓励企业在旧贷到期前提前办理新贷审批手续,以便更好地实现新、旧贷款的衔接。
3.3以支持农村中小企业为重点,加强对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
当前农村中小企业的新问题、新趋势,从根本上说,是其固有的企业素质、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发展模式等问题造成的。只不过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的周期性调整,导致农村中小企业的固有问题得到更为集中、更为突出的表现而已。要解决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加快农村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其素质的提升和发展方式、发展模式的转变。为此,要加强对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为更好地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创造条件。为此,我们建议:
第一,加强对农村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重点支持农村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和人才培训体系建设。要以服务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为重点,引导这些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面向中小企业,加强市场、就业和人才供求的预测、预警机制建设,疏通劳动力输入地、输出地的就业信息交流通道。
第二,利用服务业引导资金,引导和支持农村中小企业行业协会建设,鼓励依托产业园区或重点产业集群,以服务中小企业为重点,加强统筹城乡的生产性服务业密集区建设。大量经验证明,以服务产业集群为重点,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密集区建设,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交易成本和发展风险,提高产品附加值;可以引领企业和产业集群增强创新能力,加强品牌建设;还可以有效凝聚、引导和激发集群内部中小企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促进这些企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资源和信息共享;可以更好地满足产业集群对生产性服务的差异化、多样化和高端化需求,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示范、带动作用。
第三,鼓励农村中小企业联合起来,通过能源、原材料统购分销等方式,增强共同发展和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参见案例1)。
案例1:在安徽凤阳县调查时,我们发现该县商业协会实行统购分销,效果很好,值得提倡。凤阳县商业协会现有会员15个,均为全县各乡镇的家电经销商。该协会奉行以人为本、诚信至上的原则,要求会员必须品行端正,入会自愿,退会自由,保守商业秘密,不得损害协会声誉。由于这些经销商均为个体户,该协会实际上也是由家电经销商组成的中小企业协会。协会每月召开例会,分析市场,研讨对策,形成严格完整的管理制度。协会统一组织外出考察市场和县内产品展销,甚至邀请部分家电生产企业来凤阳参加家电下乡商贸座谈会。协会通过家电的统购分销,帮助会员降低家电采购成本;还通过组织体检、外出集体旅游等公益活动,增进会员感情;通过引导会员互帮共济,解决资金不足和市场销售困难,提高协会凝聚力。目前,政府主要对商业协会提供感情和道义支持。
案例2:广东佛山市三水高新创业中心是当地首家以民营资本运行的孵化器,设孵化区、中试区和商务及生活配套区,包括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人才引进和培训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贴身服务。
案例3:民办官助、由民营企业独家开发、管理、受益的范湖开发区,早期以工业地产开发为主,近期已转向提供后续商业配套服务,努力构建以“入园企业成长战略联盟”为载体,以多层次、全程式、深度化成长服务为核心的开发区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入园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财务顾问、创业投资、信息咨询、管理及营销咨询、人才招聘与培训、物业管理等服务,以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主。
第四,鼓励通过园区转型或平台转型,带动农村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在广东佛山市三水区调查时,我们发现两个典型的产业园区或公共服务平台(详见案例2和案例3)。鉴于多数农村中小企业由于企业家素质和经营资源的限制,难以顺利实现自身的转型;要利用市场化、社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存在对服务质量、企业信誉和服务成本等方面的顾虑。以产业园区为载体,设立必要的门槛和监管标准,引进市场化、社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可以将园区企业对产业园区的信任,转化为对园区生产性服务企业的信任,促进园区服务业和园区企业更好地对接起来,加快利用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园区企业的转型发展。通过政府引导,鼓励这些产业园区或公共平台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机制,通过自身转型带动园区中小企业的转型,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借此,有利于提高农村中小企业获得增值服务、环保服务和风险防御服务的能力。建议通过财政补贴、以奖代补、融资支持或税费减免等方式,加强对这些产业园区或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新农村建设中支持农村中小企业的政策转型和服务体系建设机理、模式及其区域比较研究”的一个调研报告,项目批准号70773025。
[作者简介]姜长云(1964—),男,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农村经济、中小企业、服务经济。
[收稿日期]2009-08-11
(责编:正融;校对:一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