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甘肃省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未来10年甘肃省经济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国家和甘肃省进一步完善西部大开发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成就;问题;展望
中图分类号:F12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6-0039-05
1.甘肃省经济发展的10年成就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甘肃省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改善人民生活,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9—2008年是改革与发展比翼齐飞的10年,是甘肃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人民得到实惠不断增多的时期。
1.1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10年来,甘肃地区经济不仅增长速度快,而且持续的时间长、稳定性好,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均实现了大跨越,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为实现地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1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
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由1998年的887.67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 176.11亿元,年均增长10.63%,比改革开放头二十年的平均增速9.11%高出1.52个百分点。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在2000年跨上千亿元大关后,经济总量扩张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是2003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8年生产总值达到3 176.11亿元。
经济在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了比较好的稳定性,年度之间波幅也比较小。1999—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度最高增幅与最低增幅相差3.27个百分点,较改革开放前二十年降低20.03个百分点,经济在高位平稳运行。
1.1.2人均GDP超过12 000元。
甘肃省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由1998年的3 541元增加到2008年的12 110元,年均增长10.14%,比同期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9%的增速高出1.14个百分点。2006年起甘肃省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 000美元,这表明甘肃省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人民生活迈上了新的发展层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1.1.3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1998年甘肃省大口径财政收入仅97.48亿元,2008年达到470.91亿元,是1998年的4.83倍,年均增长15.22%,比同期GDP年均增速高出4.59个百分点。特别是“十一五”规划以来,甘肃省大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速达到22.76%。财政收入占甘肃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上升,2008年甘肃省大口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4.83%,比1998年提高3.8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有力保证了抗震救灾、民生问题和“三农”等重点支出,使得对落后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加大,有效地保障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财政综合调控、协调社会发展的能力有所增强。
1.2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地区、城乡和产业发展的协调性逐步增强
1999年以来,甘肃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明显的积极变化,中西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第二、三产业比重继续提高。
1.2.1三次产业结构。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4.55︰46.33︰39.12,与1998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8.29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提高4.26和4.03个百分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和全国重要的马铃薯、中药材基地。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工业成为支撑甘肃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占GDP比重由1998年的35.06%增加到2008年的38.46%,比重提高3.40个百分点,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第三产业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其中,邮电业增长迅速,年均增长
27.41%,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1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04%。
1.2.2所有制结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2007年,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988亿元,非公有制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6.6%,比2000年上升12.3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支撑甘肃地区经济的重要力量。
1.2.3城乡结构。
城乡经济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中趋向协调发展。通过撤地建市、撤乡建镇,以及大量的乡村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2008年甘肃城镇化率为32.15%,较1998年提高8.08个百分点。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措施的落实,包括加大农村道路、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减免农业税,加大各种补贴,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城乡经济发展进一步趋向协调。
1.2.4区域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出现了积极变化。甘肃省各地区突出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发展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利益共享的经济区,兰州、天水不断提升产业配套和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大型城市综合优势和带动作用逐步显现;白银金昌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有了新发展;平凉、庆阳能源基地地位进一步加固;酒(泉)嘉(峪关)一体化进程加快;定西、陇南、甘南、临夏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提高,说明各地区经济发展后劲在不断增强。
1.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
10年来,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一大批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和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8年甘肃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 735.79亿元,是1998年的5.24倍,10年间年均增长18.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集体经济比重从1995年的84.51%减少到2007年的56.5%,而个体私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投资的比重逐步提高,2007年分别达到16.11%和23.34%。从资金来源来看,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的比重逐年下降,利用外资水平依然在低水平徘徊,而企业自筹资金的增速和比重都在逐年提高。1999—2008年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4.57 ︰34.68︰60.75演变为5.27︰45.63︰49.10。可以看出,近年来甘肃省在工农业上的投资在进一步加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格局逐步改善,固定资产投资融资方式的多样化趋势有所增强,甘肃全省非公有制企业资本运作力度加大,有力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有效途径。投资在产业、经济主体间的扩散效应增强,投资结构得到积极调整。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能源、交通、水利、生态、信息以及城乡公用设施等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关系全省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和关系民生的建设项目均取得突破性进展。中油兰州石化公司大乙烯扩建工程、酒钢集团公司200万吨碳钢薄板、53万吨不锈钢等结构调整项目、金川公司20万吨铜电解和镍熔炼系统改造项目等已建成投产。运输线路长度由1999年的4.07万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10.58万公里,净增6.51万公里。铁路电气化里程由1 484公里增加到2 208公里,净增723公里。天水军民合用机场投入运营;等级公路新增2.51万公里。建成了涩宁兰天然气和兰成渝成品油管道。通信网络基本覆盖全省。电力生产量由1999年的262.35亿千瓦小时增加到2007年的618.76亿千瓦小时,净增356.41亿千瓦小时。兰州等重点城市的冬季大气污染和工业“三废”综合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增强了发展后劲,改善了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1.4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工农业生产稳步增长,企业利润持续大幅增加,供给能力大幅提高
1998年以来,随着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农业生产稳步增长,粮食产量连年丰收;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迅猛发展,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明显增加,企业利润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工农业产品总体上供给能力大幅提高。
1.4.1农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粮食产量连年丰收,棉、油、肉等主要农产品稳产增产。
1998年以来,围绕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全新政策体系,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显著提高,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农业生产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5年突破800万吨,2008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888.50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同时,油料、药材大幅增产,蔬菜产量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1 082.29万吨,水果产量248.14万吨。10年间肉类总产量年均增长3.6%,牛奶年均增长10.25%,是1998年的2.65倍。
1.4.2工业生产增长迅猛,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产品产量高速增长。
全省完成工业增加值由1999年的326.70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 221.66亿元,年均增长15.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 135.17亿元,是1999年的4.78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迅猛,原煤、原油、发电量、钢等基础工业产品产量不断提高。2008年全年发电量690.22亿千瓦小时,年均增长10.53%,是1998年的2.72倍,供求基本平衡;原煤3 976.99万吨,年均增长5.56%;原油加工量1384.63万吨,年均增长5.72%,是1998年的1.74倍;水泥1 560.32万吨,年均增长9.32%,是1998年的2.44倍;粗钢产量475.71万吨,年均增长10.31%。
企业效益有所好转。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由1999年的57.26%上升到2007年的205.54%,企业利润连年保持高速增长,企业利润的快速增长,拓展了企业的发展空间,调动了企业的发展积极性,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经济基础。
1.5对外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1999—2008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迅猛,年均增长29.58%,2008年达到60.8亿美元。其中,进口年均增长45.82%,2008年达到44.8亿美元;出口年均增长16.34%,2008年达到16.0亿美元,进口增长幅度大于出口。贸易方式由一般贸易转变为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为辅。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原材料、机械设备及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快速增长,不仅弥补了甘肃经济建设资源和技术的不足,而且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甘肃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结构不断优化,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99—2007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共计22.6亿美元,年均增长11.32%。其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72亿美元,年均增长13.20%,借用国外贷款17.88亿美元,年均增长10.57%。贷款主要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文化事业、教育等领域,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1.6人民生活持续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经济发展的实惠
1.6.1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
1998年以来,国家及甘肃省多次增加行政事业单位工资与补贴,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保证离退休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甘肃省城镇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8年的4 009.61元提高到2008年的10 969.41元,净增6 959.80元,年均增长11.83%。从收入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的较快增长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1999—2007年,工资性收入的净增加4 676.22元,占增加额的73.55%。
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系列惠农优民政策深入人心,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的1 393.05元提高到2008年的2 723.80元,净增1 330.75元,年均增长6.94%。从收入构成看,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较快增长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家庭经营收入中农业收入净增674.08元,占增加额的46.22%;工资性收入净增417.81元,占增加额的28.65%。同时,惠农政策使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粮食直接补贴、退耕还林还草补贴和政府无偿扶持等多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使农民直接受益。
1.6.2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32%,比1998年的46.23%下降7.9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17%,比1998年的56.22下降9.05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8 308.62元,比1999年的3 681.50元增长2.26倍。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达到2 400.95元,比1999年增长2.57倍。说明城乡居民用于食品支出比重均在不断下降,用于改善生活质量的其他支出在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多元化,消费结构合理化,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
2.甘肃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展缓慢
近年来,甘肃产业结构一直呈现“二、三、一”的工业化结构特征,产业结构总体层次偏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但主导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功能不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层次较低。第三产业中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所占比重较大,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过小。
2.2农民增收问题突出
1998年以来甘肃农民收入总体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同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其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加大。2008年,甘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2 723.80元,排名全国倒数第一,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2 037.2元,与1998年768.95元的差距相比,又增大了1 268.25元,与全国其他省份的差距逐步拉大。频繁的自然灾害对甘肃农民增收造成严重影响,农资价格上涨也抵消了粮油价格恢复性上涨的好处,同时,农产品价格下跌等因素冲减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效应。
2.3工业结构向低加工度行业集中,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较低
第二产业中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比重较小,而且传统产业偏重资源型,发展日益受到资源、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工业增长点少,工业总量的进一步扩张只能靠少数行业和企业支撑,增长的空间、领域受到极大局限。甘肃工业构成中的重化工业显著提高,这种“重工业化”模式道路是造成投资过热、效益低下的结构性原因。2003年以来,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平均增速比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高出14.78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比例2008年为16.52∶83.48,在资源供给紧约束的情况下,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其结果,必然导致工业生产成本上升。同时,“两高一资”产业比重过高,也加大了节能降耗的压力。如2007年甘肃的“两高一资”工业消耗的能源分别是第一、三产业的14倍和7.4倍;万元增加值耗能量是一、三产业的6倍、9.5倍;每吨标准煤的能源效率却只有一、三产业的16.8%和10.6%。另外,国家重点监控的六大高耗能行业,正好是甘肃工业的支柱行业。随着国家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限制的进一步加大,今后甘肃省冶金、有色、化工等支柱行业将会面临更大的运行压力。
2.4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少知名品牌
甘肃省R&D;经费内部支出快速增长,从2000年的7.5亿元持续增加到2007年的25.60亿元,年均增长19.82%。R&D;经费投入强度从0.71%增长到0.95%,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1.50%相比仍然低0.54个百分点。甘肃目前科技研发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并没有解决。院所通过技术市场向企业转让科技创新成果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大多科技成果未经过工业性中试,其技术的可靠性还有待完善,其经济可行性还需要市场的验证。
甘肃企业的品牌意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1994年,甘肃省就开始实施名牌战略,成立“省名牌战略领导小组”。1998年,甘肃省开始实施“陇货精品”评比,对推动全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甘肃企业总体规模都比较小,盈利水平偏低,市场占有率太低,商标的文化内涵不足,导致甘肃品牌的知名度低,参与全国市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偏弱。从2001年到2007年历年全国评出的160多类“中国名牌”产品中,甘肃只有“兰炼飞天牌润滑油”入选2003年全国“中国名牌”一次。
3.未来10年甘肃省经济发展的展望
3.1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增强了甘肃经济发展的后劲
未来10年,甘肃省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干线交通、出口交通、大区间通道建设,全面完善甘肃道路交通网,重新构建甘肃交通在中国西部的区位优势。陇海铁路宝兰铁路二线、兰青铁路二线、武嘉铁路电气化改造、敦煌铁路等建成通车;兰渝、西平、天平铁路已开工建设。兰州—白银、兰州—临洮、兰州—银川、天水—谗口、永昌—山丹、江洛镇—武都、嘉峪关—瓜州等一批高速公路陆续建成通车;天水—宝鸡、平凉—定西、康家崖—临夏、武都—罐子口、西峰—凤翔路口等高速公路正在紧张建设中,使全省公路等级和通达深度有了明显提高,主干线行车条件大为改善。兰州中川机场、敦煌机场和嘉峪关机场扩建工程相继竣工;天水军民合用机场、庆阳机场等机场的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新建金昌机场和夏河机场、陇南机场的前期工作正式启动。跨区域交通网络的建设,突破了甘肃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提高了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也为甘肃通道经济的发展积蓄了后劲。
3.2大型风电基地的建设,在调整能源结构的同时,将带动甘肃经济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消费量也在快速增长,作为“两高一资”特征较为明显的甘肃省,充分利用河西走廊丰富的风能资源打造西部陆上“三峡”,极大地调整全省能源结构,同时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二期建设规划已经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复,工程建成后,仅酒泉风电总装机容量可达1 270万千瓦。预计到2010年,装机容量可达到516万千瓦。到2015年,即可达到1 271万千瓦,相当于多半个长江三峡水电站(1 8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随着风电项目的逐步落实,甘肃风电设备制造业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从而带动全省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3.3农民收入有望持续增加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后,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保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政策条件,特别是为引导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拓宽了空间,对今后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和农民增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国家对农业投入力度继续加大,促进农民增收“六大行动”的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的迅速崛起,小城镇建设的逐步推进,以及劳务经济的蓬勃发展,困扰甘肃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难题有望突破。
3.4投资和消费将保持较高增速
随着中央扩大内需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加大,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仍将保持强劲态势。由于投资扩大、居民收入的普遍增长和国家在政策上持续进行重点鼓励、引导,扩大消费的需求推动力和政策作用力依然强劲,将共同带动社会消费继续增长。同时,考虑到甘肃经济增长的基数仍然较低的实际,未来几年全省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态势。
3.5借国家宏观调控的东风,甘肃经济有望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面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从2008年10月起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以及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政策、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的10项重大措施的实施,在2009—2010年安排4万亿元资金启动内需并带动社会各方的投资增长。10项扩大内需措施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甘肃经济有望以此为契机,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是运行状况良好,有自主品牌、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有望通过不同的方式做大做强企业规模,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二是从技术和产品来看,发展前景比较好,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有望通过充分运用国家扶持政策,渡过暂时的困难。三是淘汰落后产能。
参考文献:
[1] 甘肃省统计局.1998—2008年甘肃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 国家统计局.1998—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1999年和2008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国家统计局.中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5]2009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简介]马大晋(1977—),男,经济学硕士,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收稿日期]2009-10-10
(责编:梅文;校对:正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