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困生”的转化初探

2009-06-02 06:58杨有波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转化学困生体育

[摘 要] 部分学生因思想意识和身体机能的相对落后,以致体育成绩不大理想,如何做好体育“学困生”的转化呢?笔者以为平时要与“体育学困生”真正的交朋友;教学中要注意关心爱护与表扬激励相结合,并对“学困生”进行分类教学、耐心指导;必要时还要特殊对待,个别指导。

[关键词] 体育;学困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1-0058-02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初中的学生基本上是学习和体育方面的“学困生”。通过我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就如何转化“体育学困生”谈谈我的一些经验。

一、 “体育学困生”的特点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他们要求进步,接受新生事物快,有创新意识;但他们又有情绪偏激,自控能力较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等缺陷。“体育学困生”除了具有与同龄学生的共同的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一)思想意识相对“落后”

体育“学困生”对体育课的目的、意义认识不够准确,对体育的兴趣仅仅停留在自己的喜爱的活动上,而这种喜爱又是以玩耍为主,认识不到上体育课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掌握终生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他们大多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在体育活动中的适应性也较差,不能够充分展示自己能力。同时,他们还缺乏毅力,怕苦怕累,对单调的、持续时间较长的项目如跳远、长跑等不愿参加。另外在做一些稍有难度的练习时,又担心出现伤害事故而畏首畏脚,不敢大胆去做。

(二)身体机能相对“落后”

体育“学困生”的形成往往是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或者是身体较胖、力量较差,以致体育运动能力较差;或是由于先天体质较差,多病,从而使这些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努力不够,或不敢努力,使得体育成绩难以提高。

(三)由以上两点而衍生出来的“落后”

由于思想意识、身体机能的相对“落后”,使得这些学生往往有“自卑”、“逆反”、“放纵”、“闭锁”等心理特点。他们常常对周围的事物有抵触对立情绪,而他们自身又往往有强烈的自尊心。这种自尊与自卑又交织在一起,并处于矛盾之中。体育教师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开导,耐心的指导,是很难使体育“学困生”得到转化的。

二、怎样对“体育学困生”进行转化教育

(一)与“体育学困生”真正交朋友

由于“体育学困生”有以上的特殊的心理特征和状态,教师应充分的利用课余时间多与“体育学困生”接触。与他们真心诚意的交朋友,与他们聊天交流,从而消除他们的对老师的对立情绪和畏惧心理。老师可向学生讲述中学时期、大学时期的自我,讲自己当年学习生活的事情,讲自己与他们同龄时所遇到的种种困惑、困难,甚至把自己在中学时期的缺点及改正缺点的方法告诉学生……另外还必须针对他们的不同兴趣、能力、性格、身体素质等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不能够只讲大道理,要多从学生实际出发。如给学生讲体育锻炼能够使人的身材变好,能够使人的气质得到提高……通过这些教育,要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自觉练习的积极性,使这些“体育学困生”由“要我练”过度到“我要练”!

(二)关心爱护与表扬激励相结合,促进“学困生”转化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肯定与鼓励。肯定能够激发兴趣,鼓励可以增强自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想得到老师的评价,尤其希望得到老师肯定的评价。所以,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对于“体育学困生”学习过程中的努力,老师要多加肯定;对于“体育学困生”学习中的进步,老师要多加鼓励。课堂上一个善意的点头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一个赞许的微笑会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而在学习过程中有成就感的学生,就会就用更大的热情去学习,去锻炼,从而取得更大的成绩。

“体育学困生”在学习、掌握动作技术和体育测试时,往往付出了很大努力而达不到好的效果,从而使他们感到非常的沮丧。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多给学生以理解和体谅,不要给予指责或随意批评,应对他们多给一些关心、爱护,更重要的是要给他们以鼓励。要对学生说:“你进步真大”、“通过努力你一定会做得很好”、“你一定行”。通过对学生的这种鼓励和引导,使学生充分地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充满信心,从而达到转化他们的效果。同时要善于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以肯定和恰当的表扬,使他们及时了解自己锻炼的结果和进步的情况,从而增强信心,唤起获得成功的愿望,促进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技术。同时还要发挥他们某一方面的兴趣、特长,善于抓住转化的时机,及时进行鼓励,激发他们要求进步的热情;并且要在表扬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要求,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再进行表扬,如此循环往复使其不断地进步。

(三)分类教学、耐心指导

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往往会出现许多错误,而这些错误又因人而异,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所在和产生的原因,分别进行有的放矢地指导。通过分类教学,因材施教来提高教学效果。比如:某同学在学习“立定跳远”技术时,老师要仔细的观察,是摆臂的问题还是蹬腿的问题,或是二者兼有之。如果问题一旦找准,就应立刻提出纠正的办法和措施,使其尽快的掌握技术。

(四)教学中特殊对待“体育学困生”

在体育教学中,学习同一技术动作或者做课堂练习时,要对“体育学困生” 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关心,实行特殊对待,适当地降低难度和强度,使他们在练习中能够看到进步,以达到较好的练习效果。老师应该在课前做好周密的考虑,安排出合理的练习强度、密度和完成动作的标准;要尽可能地把“体育学困生”分在一组,这样有利于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这种分组教学能激发“体育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达到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些“体育学困生”在一段时期后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有很多还摘掉了“体育学困生”的帽子。

(五)老师个别指导与学生“一帮一”相结合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体育学困生”在身体素质等方面上存在的差异进行个别指导和课后辅导。在布置课外作业时,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提高自身能力,如座位体前屈、仰卧起坐、俯卧撑等等都可以作为家庭作业。并要求家长对家庭作业进行监督和记载,老师进行检查。通过这样的家庭作业,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机能得到了提高,从而使他们树立信心。在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时,老师要有耐心,并且形式要多样,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家庭作业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苦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另外也可以发动学生中的体育骨干耐心的帮助“体育学困生”,形成“一帮一”的局面,从而在学生之间也形成了“教”与“学”,“帮”与“带”的和谐团结的学习气氛,尽快的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总之,“体育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体育老师认真的去思索,找出更多的转化“体育学困生”的方法。在转化“体育学困生”的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为“体育学困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充分的锻炼和表现自己;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们自觉的进行体育锻炼,从而使他们由 “体育学困生”变成体育积极分子,甚至是体育尖子。

【作者简介】杨有波(1963-),男,成都市锦城学校中学一级教师。四川 成都 610015

猜你喜欢
转化学困生体育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我们的“体育梦”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