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科研引入教学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力

2009-05-31 08:24王宏杰徐荣青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12期
关键词:创新力科研教学

王宏杰 徐荣青 阎 岩

摘要: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结合高等教育的本质,分析了科研对大学生创新力培养的意义和作用。从科研纳入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改革、教师的导作用、科研所需的外部条件,以及建立新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科研引入教学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科研;教学;创新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不断创新的社会。而创新力是新时期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构成个体创新素质结构的重要成分。为此,高等教育必须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科研引入教学己成为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采取的重要措施。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研是科学技术产生的基础,是为新知识的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工作。因此,科研是培养创造力的最佳方式。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有效途径。

科研对大学生创新力培养的作用

科学研究综合性极强,与单纯的课堂知识传授相比,更有利于扩大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方式是创新的必然要求。科学研究促使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科研的实质是探索未知的创新过程,必然要求学生以更开阔的思路,更广泛地了解某一研究方向国内外的学术动态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突破原有的理论束缚,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考察研究。

目前,高校许多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对急需人才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适应环境,在工作岗位上不善变通,创新能力较差。科学研究恰恰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强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与市场接轨,成为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

科研引入教学是提高学生创新力的需要

科研引入教学有助于大学生掌握并巩固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科研动态、发展方向、最新科技信息和科研成

果。

科研引入教学为大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方法,学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真正认识和了解。通过科研训练,大学生系统地掌握了科学研究方法,有助于较快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科研还有助于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科学精神是科学主体在科学活动中生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种特殊意识,表现为科学信仰、科学创造精神和科学伦理。科学精神形成对大学生当前的学习、今后的工作乃至整个人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因此,科研引入教学可以深化大学生对科学价值的认识,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培养大学生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品质。科研实践还能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使他们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科研引入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有科研能力和创造精神的专业人才,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科研引入教学的实施途径

创新力培养的课程构建,要坚持整体性、层次性原则。教学计划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就必须将科研列入教学计划,与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结合起来,使其与教学内容成为一个整体。在教学计划中,应规定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时间,提倡本科生从低年级起就参加科研,保证科研的连贯性。将科研列入教学计划,可以改变以往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促进高等教育深化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开拓意识,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特有的发展潜力是教学最基本的出发点。应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较为具体的创新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共同参与,通过沟通与合作,产生交互影响,从而了解创新实际,掌握创新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高等教育本质是一种专业教育,科研引入教学正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本质。对学生而言,科研过程具有复杂性、艰难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给予必要的引导。科研思想需要教师去启发,科研方法需要教师去传授。科研纳入教学计划,使之与教学紧密结合,就要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为了更好地配合科研引入教学,学校应提供科研所需的物资。对大学生开放实验室,做好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仪器设备的使用、实验指导教师的安排等方面的工作。同时,提供图书资料的查询服务,教给学生资料检索方法,完善图书资料借阅制度。为使科研引入教学真正得以实施,还必须解决好学生科研的经费问题,积极争取社会上各种形式的资助。

在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要建立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教学评价体系要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应使评价主体多元化,以求更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创新素质发展情况。关注学生接受教育的整个过程,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创新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和创新实践完成情况等来评价学生。对学生进行创新力培养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创新人才,因此,除对学生的创新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的学习情况评价外,还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综合创新素质进行评价。

总之,教师应更好地应用各种教学方法,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科学研究,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精神。科研引入教学旨在更好地培养有科研能力和创造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科研引入教学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高等教育要参与国际竞争,必须与世界接轨。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高胜民.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吉林教育科学,2000,(6).

[2]王振安.把科研引入大学课堂的思考[J].吉林教育科学,1992,(1).

[3]中央教科所.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抉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陈玉棍,等.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王宏杰(1959—),男,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

(本文责任编辑:洪雁)

猜你喜欢
创新力科研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榜单发布,阿里创新力领衔中国公司
创新力社会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全球十大创新力国家地区排名
2009最具创新力公司TOP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