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教师必须把握“对话”的内涵,增强对话意识,正确引领“对话”,努力做到“对话”以文本为依托,以激发灵性、发展个性、提高素质为目的,以和谐、平等、宽松的氛围为平台,充分发挥组织、引导的作用,从而使语文课堂在“对话”中灵动起来,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对话;文本;阅读教学;引导
近几年来,笔者听了一些教师的语文公开课,深深地感觉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在很多教师的课堂上几乎毫无踪影。虽然职业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但作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课程来说,其教学规律、教学目标是相通的。令人惊异的是,在新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我们的阅读教学依旧采用传统的“讲解——接受”模式进行,教师关注的仍然是已经形成的结论,教师依然以权威的、先知先觉的角色控制着整个课堂,完全忽视了生动的阅读过程,排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甚至于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新的教学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为我们改变不顾学生反应只顾自己满堂灌的陋习指明了方向。教师必须视学生为具有思考和言语表达能力的活生生的人,增强对话意识,把握“对话”理念,正确引领“对话”,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才能有效地提高
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对话”要依据文本
专家认为:语文教育是“言语”教育,紧紧抓住“言语”这个载体,进行“讨论”、“鉴赏”、“体悟”,是语文教育学科的生命所在。那种学生草草读几遍课文,就让其热热闹闹地、畅所欲言地进行交流的“对话”是肤浅的,是触及不到文中的美点妙要和力透纸背的意蕴的;那种片面追求创新、发散思维,让学生天马行空、离题万里的“对话”,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使语文课丢失了“语文味”;那种无视学生的认知水平,漠视文本,用一半的课堂时间进行所谓的拓展延伸的“对话”,不仅挤占了学生涵咏文本的时间,而且不利于实现踏踏实实“一课一得”的教学追求,不利于学生认真学风的培养,也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例如,有一位教师教学《罗密欧与朱丽叶》选段,整节课基本上没有接触课文语言,只是带领学生讨论“罗朱”的爱情悲剧,还联系一些电视剧上的爱情故事进行讨论。学生觉得很有兴趣,也积极活动,似乎加深了对爱情悲剧的理解。可是,这节课没有认真品味莎士比亚剧作中特有的深刻而精彩的语言表达,随意地进行肤浅的对话,脱离了语文课的主要任务。这样的“对话”不深刻,没有多大的价值。
又如,一位教师教学孙犁的《荷花淀》时,有学生问:“不是说‘战争让女人走开,为什么荷花淀的女人要上战场呢?”这位教师马上组织学生对此问题展开讨论。于是课堂上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最后什么结果也没有争论出来。这样的“对话”就脱离了文本,忽视了时代,背离了语文教学的主题。
所以,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必须以文本为依托,紧扣文本,通过对文本中语言材料的反复阅读和深入品味来理解文章内涵,来理解和运用语言。
“对话”要追求实效
“对话”理念强调的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心灵交流、精神沟遇。阅读教学只有真正达到教师、学生、作者、编者之间自然的沟通、情感的共鸣,才能实现知识的生成、情感的陶冶、精神的愉悦、素养的提升。所以,阅读课堂中的“对话”一定要讲求实效,不可一味追求形式而丢弃其中内质——对话是一种交流和创造的活动。教学中要努力改变那种“话是我说的,但说的不是我的话“的状况,引导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用心与编者对话,真正有所悟、有所感;要努力改变由于价值观不同、生活阅历欠缺而造成的隔膜对话,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语境中动容、动情、启智;要努力改变那种缺乏倾听、思考、交融,自以为是的专制“对话”,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倾听、虚心吸纳,在平等的交流中拓展思维、提高认识;要努力改变那种教师预设了完满答案,用问题牵着学生走而失去了对话的平等性和独立性的形同虚设的“对话”,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作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有自己独到的感受和理解,有不同于别人的声音。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归去来兮辞》时,要求学生用一个字概括陶渊明归途中的心情。一个学生回答:“恨”,教师不满意;另一个学生回答:“急”,教师还不满意;又一学生回答:“欣”,教师有些急了,请第四个学生回答,学生答:“喜”。这时教师满脸的无奈,只好用鼠标点出“乐”字。这里教师预设了标准答案,牵着学生走,对话形同虚设。这样的“对话”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个性的发展、灵活地学习有什么意义呢?
又如,一位教师教学曹禺的《雷雨》时,要求学生谈谈自己对周朴园这一形象的理解。课堂上学生分为了两派,一派认为周朴园是一个凶横、虚伪和腐朽的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反动资本家形象;一派认为周朴园是一个具有善性良知、念旧情重道义的人。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后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仍不够全面、准确。这样的“对话”缺乏倾听和沟通,也就缺乏了思想的碰撞,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对话”要搭建平台
特级教师周一贯认为:“对话是一种强调通过师生之间平等、宽松的交流互动来达到学生自主合作和自由发展的话语体系。它是人格对等基础上的心灵相约,是相互信赖氛围中的精神交融,也是教学相长情境下的切磋探讨”,“必须率先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意识和主人翁姿态,只有师生之间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让每个孩子都具有独立人格,学生才会产生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可见,“对话”意味着相互平等、相互沟通、相互包容,意味着双向互动,意味着相互碰撞和共同构建;而且这种“对话”,应指向每一位学生的个体阅读。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教师必须要构建师生平等的对话平台,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合作互动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心理上有安全感,在没有压力的气氛中愉快地与教师、同学“对话”;要搭建学生之间的对话载体,促进每位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敞开、接纳与共享的“对话”状态中进行学习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和创造的展示,从而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将课文分为两大点——语言点和欣赏点。语言点由教师示范,让学生逐一归纳,然后教师抽查、纠正、补漏。欣赏点教师将课文重点难点设计成以下问题:你眼中的刘兰芝、你眼中的焦仲卿、你眼中的焦母、你眼中的刘兄、诗的开头结尾各有什么特点什么作用、如何理解刘兰芝回娘家前的精心打扮等;然后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可自选一个点讨论,再推荐出发言人,本小组其他同学可作补充。在这样一个民主、平等、友善的互动课堂里,学生热烈讨论,各抒己见,思想相互碰撞,深入理解了文章内涵,认识水平、语文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对话”要注意引导
“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由此可见,课堂“对话”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首先,教师作为平等的对话者,自己对文本要有个性化的解读,以便参与学生、文本的对话过程,与学生分享各自的理解,共同成长。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让教参里的“教材分析”、“教材说明”束缚了自己的头脑;也不能一味地迁就学生的感受而没有自己的感受,不能只督促学生与文本对话而没有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投入。例如,鲁迅的文章《雪》,人们就存在着诸多的解读。有学者认为是“爱情的宣言”,有人认为是“中华民族对宇宙基本物质元素、生命元素的理解”。一位教师根据他所教的学生的实际,选择了“鲁迅的孤独与战斗精神”的解读,并在这一课中引导、帮助学生更深、更真切地认识鲁迅,体验鲁迅的情感,感悟鲁迅的战斗精神。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他倾听着学生理解的同时谈出自己对文本独特的理解。教师与学生相比,他的解读更具有深度和广度,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解读疑难的指导是他对文本的个性化注释。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珍视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
其次,教师在“对话”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不断地校正方向,推动进程。因为学生受人生阅历、价值判断、知识水平的限制,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会存在许多障碍,他们的多元解读有必要、也需要教师的引导。正如叶圣陶所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他们未必就能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啰里啰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在阅读教学中,生本“对话”的深层次推进离不开教师的介入;学生之间“对话”的有效展开离不开教师的艺术引导;学生忽视、曲解、难以深入理解的地方,教师要适时点拨;学生的理解不着边际、陷入混乱的泥沼时,更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例如,学习《红楼梦》时,有学生说贾宝玉整天忙着谈恋爱,不务正业,讨厌读书,不是好东西;学习《愚公移山》时,有学生说愚公只认死理,不知变通,真的很愚蠢;读朱自清的《背影》时,学生认为“父亲“爬月台违反了交通规则;读《黔之驴》时,学生读出了“好事者”为统治者,得出了”统治者要知人善任“的结论;读《斑羚飞渡》时,学生把文章主题理解为“歌颂伟大的母爱”。凡此种种,教师不能一味地尊重学生的理解而听之任之,必须引导学生尊重作者和文本的本意,正确地理解文章内涵。
总之,语文教师一定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深刻领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的内涵,增强“对话”意识,积极引领“对话”,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区培民.语文课程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李英.中学语文教学论[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3]经志芹.语文公开课的形与实[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3).
[4].沈建忠.对话教学中的几个典型误区[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4).
作者简介:
石月兰(1967—),女,宁夏盐池人,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