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音乐基础教育理念的重新构建

2009-05-25 09:01刘安琼
教师·上 2009年4期
关键词:教育理念音乐

刘安琼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教学环境,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广大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接受新知识和新的教学理念。本文从几个方面来阐述了音乐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进行教学理念的重新构建。

关键词:教育理念;音乐;重新构建

当今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这种形势下,教育新理念的构建和推广势在必行。那么,如何上好一堂音乐课,怎样才是一个好的教师呢?新课改就此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即发展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创造力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其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在基础教育中,音乐的教学目的不是培养音乐专门人才,而是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我认为,音乐教育理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一、备课新观念的构建

我记得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举过这样的例子:有一位有30年教龄的老教师上了一堂精彩的公开课。一位听课的教师问:“请问您花了多长的时间来备课?不止一小时吧?”老教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不过课题的直接准备用了15分钟。”我们都知道备课有三方面: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新的形势下,我认为备课不仅要做好这三方面,而且应树立终生备课的思想;不要把备课看作短期行为,而要看成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发展的过程。要不断地提高专业素质、吸收新的社会信息来充实课程的内容。我身边就有许多的老师说:“教了一二十年的书,教材都可以倒背如流,还用备什么课?闭着眼睛都可以上课。”值得注意的是,我这里所说的备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备课,而是应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新观念,因人而异的备课。

二、教师角色的改变

教师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者。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中心,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教师是表演者,学生是观众;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学生的信息来源十分方便、快捷,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成知识的促进者。从传统的“教”转变成现代的“导”,引导学生确认学习目标,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辅导学生利用各种现代途径解决困难,并完成学习任务;教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健全的人格等品质。教师应打破原有的权威性与学生平等对话,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良

师益友和精神支柱。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长期以来,音乐课的教学模式十分单一,限于公式化。现代的教学应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可以根据教师的喜好、个人魅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进行教学。同样的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教民歌《咱们新疆好地方》时,我们可以从民族风俗入手,也可从民族音乐特点入手,还可以从舞蹈开始……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针对不同的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我认为在编创教学模式时应注意从人的发展、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的愿望出发,在教学内容上,提倡学科综合的理念,丰富音乐的内容和信息,拓展学生视野。

四、评价音乐素质观念的改变

基础教育中的音乐考试以往都是每个学生唱首歌,以唱的好坏来评价一个学生的音乐素质。这样不仅让人误以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且这样的评价方式十分不全面。有很多音乐人的歌并非唱得很好,有的音乐人声音甚至完全沙哑,但他们的音乐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我以前教的学生中有一位天生声音哑哑的,但她的钢琴弹得很棒;还有个特长班的学生有一副好嗓子,歌唱得不错,可在考试时唱得一塌糊涂。因此,评价学生的音乐素质也应从多个方面进行。音乐考试除了基本的知识考试外,表演是充分体现学生音乐素质的一项考试,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相声、小品、歌舞表演、律动、配乐诗朗诵、快板等,这是学生将学到的音乐知识融汇贯通的实践过程。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音乐教育的根本是为了提高全民素质,要把面向全体学生放在首位,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美的享受、美的陶冶、美的滋润。希望我们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本着终生学习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共同创造一片音乐教育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金亚文.音乐新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吴勇军.备课新课程新思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教育理念音乐
音乐从哪里来?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