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志强 邹 珊 陈 军 曾德华
摘要: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化代支付系统的开发应用,如何通过构建中央银行会计核算集中模式,有效整合会计业务、优化核算框架、完善制度体系、重塑操作流程,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改善金融服务、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成为我们探索的新课题。
关键词: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
一、新时期对中央银行提出了构建会计核算集中模式的现实需求
会计核算集中模式是人民银行会计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也是顺应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大胆变革,亦是更好的履行中央银行职能、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性选择。
(一)实行人民银行会计核算集中是履行央行职能的必然选择
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法律所赋予的职能决定了会计业务部门为国民经济运行提供的及时、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传导货币政策、提供金融服务和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集中模式后,人民银行系统将只在总行形成一套流通数据,会计核算口径统一,从源头上解决核算资源分散、报表报送层次多的问题,减少人为调账改表的几率,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唯一性,为切实履行好中央银行有效实施宏观调控、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维护金融稳定提供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为领导和决策部门发挥好“参谋”作用。
(二)实行人民银行会计核算集中是强化会计管理的必然要求
当今,银行会计正逐步从业务核算型向业务管理型转变,管理模式遵循扁平化、集中化、信息化的原则,通过减少管理环节、整合业务系统、建立全新的会计管理框架。因此,采用综合性强、自动化和实时程度高、集核算和管理于一身的综合业务处理系统,打破会计工作分级管理体制,实行总行与营业终端一对多的点对点管理,将使人民银行会计管理更加科学有效,真正形成会计工作由分散处理到集中管理,由单纯重视核算到注重信息披露,从侧重会计反映到强化会计监督的新局面。
(三)实行人民银行会计核算集中是防控会计风险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人民银行会计工作在制度建设、内控管理、会计监督、风险防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会计工作现状看,仍存在因会计核算组织体系分散,制约了会计行为的统一规范;因规章制度缺乏系统完整性,弱化了对会计行为的刚性约束;因会计监督手段落后、主体分散,会计监督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等问题,如何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强化会计监督,防范会计风险成为目前人民银行会计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实施会计核算集中模式后,人民银行会计工作核算主体、核算层次将减少,同级会计核算部门统一使用综合业务处理系统,会计检查监督将依靠系统实时自动化监督,不仅有利于会计规章制度、业务操作的规范统一和有效约束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更有利于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
二、构建中央银行会计核算集中模式的路径设想
(一)总体思路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以数据大集中为核心,以组织构架变革为突破,整合各业务系统,压缩核算管理层次,改造业务处理流程,强化内部控制,建立集中化、专业化、信息化的会计管理体系,开发集会计核算和管理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统筹兼顾,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业务处理效率及会计核算质量,达到会计工作服务中央银行基础职能、支持宏观科学决策的目的。如图1所示:
(二)组织构架
横向上,把分散在不同平台上的同一体系结构的各业务系统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标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物理上分散、逻辑上统一的整体。即以现代化支付系统和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为基础,根据需要将会计、营业、国库、发行、事后监督等部门独立的业务系统(包括ABS、TBS、会计报表管理系统、货币金银管理信息系统、支票影像系统、事后监督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财务报表管理系统等)统一纳入综合业务处理系统进行集中核算,下设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国库核算、货币发行、事后监督等子系统,与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一点连接,预留各级行区域性系统(如湖南省目前使用的ABS电子对账系统)和待开发程序端口,形成集中、统一、整合、联动的业务处理综合体系。纵向上,在不同地理位置建设数据处理中心和灾难备份中心并联网,即在北京总行建立全国性数据中心,在上海总部则建立数据备份中心和灾难备份中心,两者相互连接,互为备份。按行政区域在省级中心支行设置前置系统,形成一个上联总中心、下联网点终端,地理位置不同、物理上相对独立、逻辑上统一的全国性计算机综合业务与信息处理系统构架。如图2所示:
(三)业务处理
在会计核算集中模式下,自上而下的组建“大会计”部门,减少会计核算级次。一是在总行成立会计核算总中心,作为会计核算的后台处理部分,集中存放和处理全国各网点终端的会计数据,制定统一的会计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对网点终端进行实时远程业务指导、监控和管理,进行综合、明细核算,检验会计账务平衡,统一编制各类会计报表,对外集中披露会计信息;二是分行和省会中心支行作为核算总中心的非独立核算主体,成立会计核算分中心,会计、营业、国库、发行、事后监督等业务部门通过各自在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的子系统分别进行会计凭证信息的录入、复核、认证、传递、查询、打印、核对及会计档案的保管等工作,通过总行分配的权限根据需要查询、下载本行及所属下级支行的会计数据,生成会计报表,对辖内经济金融情况进行分析,支持有关部门履行央行职能;三是地市中心支行和县支行所属业务全部上收省会中心支行,其只负责会计凭证的受理、审核、认证、传递等工作,并在权限范围内查询、下载本级各类会计报表数据。如图3所示:
(四)实施建议
一是先建立省级会计核算分中心,集中处理本省各分支机构的业务,待条件成熟后再向全国单一核算中心过渡;二是借鉴现代化支付系统成功上线的经验,采用分期分批上线的方式,在选择一到两个会计基础较好的省份作为试点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分步完成全国范围的推广;三是确保不影响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业务的正常开展,保证各系统不间断运行,尤其是对基础较差的地方性金融机构进行重点支持;四是同期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机制的灾难应急机制,达到数据安全完整、故障及时处理、系统实时切换的目的。
三、中央银行会计核算集中模式实施难点评估
(一)维护系统运行安全不容忽视
会计核算集中模式是建立在以数据大集中为核心,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建设为保障的基础上,从2007年8月份中国农业银行停机和2008年4月20日中国银行停机情况看,会计核算集中模式的安全性是目前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会计核算集中模式是将全国业务和数据集于一体,具有联网网点数量巨大、联网网点地域分布广阔、联网交易海量等特点,随着业务和数据的集中,原来分散的风险也随之集中,作为资金的最后清算行,人民银行综合业务处理系统与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相连,一旦发生系统性风险或网络不畅,受影响的将是全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损失无法估量。实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集中后,虽然在管理上便于业务系统的维护、升级,但系统架构变得更加复杂,牵扯的各方面因素也大大增加,且因为权限设置等问题在前置端难以得到有效解决,需要向总行数据中心反映,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应变能力相对削弱。
(二)深化会计管理体制改革责任重大
核算数据从分散到集中,会计职能出现转换和扩展,工作重点更多的转化为推动经营和参与决策,参与业务流程的设计、组织结构的调整、会计计量、业务处理约束、业绩考核、激励机制的建立等。人民银行实施会计核算集中模式后,数据和信息的处理都将集中在总行进行,总行将成为信息和数据处理的集散地、会计核算和管理的总中心,各分支行会计业务部门也将重新定位,因而对人民银行会计组织机构的调整变革、规章制度的修改完善、业务流程的再造设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是一个艰巨的、长久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各分支行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推动会计管理体制改革,有力支持人民银行会计业务发展和管理进步。
(三)完善会计规章制度亟需政策支持
会计核算大集中模式不仅是业务系统的一次突破,更是会计制度、业务流程的一次革新。实行会计核算集中将突破会计基本制度、核算基本规定及业务操作流程等制度办法中的某些规定,如县支行将受理的原始凭证通过影像和网络技术上传中心支行,以电子信息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做法即突破了会计制度中对会计凭证、记账依据的基本界定。人民银行实行会计核算集中模式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安全有效运行不仅依赖先进的业务系统、科学的内部管理和优秀的人员素质,更需要一个健全的会计制度体系。因此,如何对现有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做出科学的创新、修改和完善是当前确保人民银行会计核算集中模式顺利实行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充分有效应用数据能力有待提高
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计核算集中模式只是完成了分散数据的物理集中,并没有实现应用集成的高层次要求,其最终目的应是通过集中模式挖掘、提取有用信息和数据,为人民银行及时制定行之有效的货币政策,提供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供 “第一手”资料。但从目前商业银行数据集中模式运行情况来看,数据大集中远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怎样从掌握的大量、丰富的会计数据中甄别可利用信息,剔除无效信息支持人民银行加强宏观调控、开展金融创新、改善金融服务等职能将成为人民银行实行会计核算集中模式后的一道难题。
(五)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任重道远
目前,人民银行会计队伍面临的现状是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人民银行基础业务和系统全面熟悉、样样精通的会计人员不多,善于利用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实施科学管理、参与决策的专家型人才更少。实施会计核算集中模式后,人民银行会计业务部门的职能逐步转换,会计人员的工作重心重新定位。在这种情况下,各级分支行不仅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业务培训,确保会计人员全面熟悉新的规章制度,熟练掌握新系统业务操作技巧,更要注意保护、发挥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帮助他们进行角色转换,找准职业生涯定位,尽快达到会计核算集中模式所要求具备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四、安全实施中央银行会计核算集中模式对策研究
(一)加强安全建设与数据备份,确保系统运行平稳
实施会计核算集中模式后,在建设全国性数据处理中心、开发综合业务处理系统时,应对现有及未来可能达到的数据交易量、通讯数据量、账户数量等进行较为准确的定量估计,在此基础上对数据中心必须具备的交易处理能力、通讯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指标进行量化,确保数据中心设计和系统开发的科学性、整体性和完备性,确保风险控制与防范策略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实现性。建立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动态安全监控机制,大力发展网络加密、密钥管理等安全技术,建立科学合理的系统风险控制制度,严格划分各层次、各部门职责和权限,制定较为灵活的灾难恢复计划(遇到灾难时启用,对业务系统进行恢复,包含对数据的备份)和业务持续计划(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将业务转移,保证业务的持续性),确保业务的持续性和业务数据的安全性。
(二)推进体制改革与职能调整,完善会计管理架构
加强对技术变革可能引发的人为风险研究,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组织规划、资源使用限制等原理,从管理架构上着手,与国际接轨,纵向上,减少核算管理层级,建立集中式会计架构,实现会计集中管理;横向上,逐步向垂直化业务管理发展,实现业务条线下会计核算、会计报告和事后监督的集中管理。建立科学统一的人民银行会计标准体系、会计核算体系及会计行为风险预警体系,进一步强化会计管理职能,使先进的会计管理模式发挥最大的效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自动化监督,完善会计监督内容和方式,创新会计监督手段,突出集中监督、重点监督、过程监督、风险监督的特色,提高资金风险防范能力。
(三)统一制度建设与流程设计,促进业务处理规范
改变传统观念束缚,加强制度防范,由总行统一制定具有一定前瞻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诸如业务流程、工作程序、岗位设置、职责分工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框架,所有涉及会计业务的部门都以此为会计活动的准则和依据。各分支行同级会计部门负责在总行制度框架内统一制定会计制度实施细则或管理办法,其他业务部门仅限于内部制度的制订,无权对涉及业务的任何制度、流程进行补充和细化,确保全辖会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定在业务处理模式上,按照集约高效的原则,根据业务处理的实时性、特殊性、自动化程度科学合理地划分会计处理类型、重造业务操作流程,建立功能强大的后台处理中心,配备业务熟练、能力突出的专业人员,集中处理会计事项,统一前、后台业务处理标准流程,构筑规范高效的前后台分离的业务处理模式。
(四)注重信息披露与会计分析,有效利用报表数据
会计核算集中模式实现了账务处理和账务信息的集中,在信息系统上,应充分发挥数据集中的信息优势,建立符合多重准则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针对不同的部门、不同的披露环境生成相应的财务会计信息,加强信息标准的建设,为管理部门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提供基础。突破当前以编制财务报表为主,单纯追求账平表对的局限性,致力于提高业务处理和控制水平,注重对信息数据深层次的挖掘、利用,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提高会计工作为决策者提供有效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能力。
(五)强化业务培训与人才交流,培养综合会计人才
各级行要在稳定充实现有会计队伍的基础上,一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业务培训和交流,如集中学习、网络在线进行实时互动交流等,使会计人员能不断更新和掌握新的技能,尽快适应角色转换和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另一方面加强会计管理部门与业务操作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改进业务操作流程,强化会计风险控制,实现信息共享最大化,加强会计分析与宏观决策有效结合的研究,更好的发挥会计工作为金融服务的职能。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