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华尔街金融风暴

2009-05-25 09:01
金融经济 2009年4期
关键词:金融风暴次贷金融危机

王 亮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引发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如果说美国次贷危机的突然爆发让国人十分震惊,而一年后的2008年9月15-20日短短的5天,不得不让国人对大洋彼岸的这次“次贷危机”重新进行评估。在这一周时间里,近200年来逐渐形成的华尔街金融版图,发生了灾难性的巨变: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集团以总额500亿美元出售给美国银行、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保护,创造了全球最大的破产案,随后英国巴克莱银行宣布出资约17.5亿美元收购雷曼在北美的投行业务……曾经制造了财富繁荣和资本神话的华尔街金融机构,如今正向全球输出着恐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说,美国正遭遇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了美国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呢?首先过度消费的美国民众是引发美国金融风暴的根源。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最大原因是美国人民的生活消费方式,也就是说是美国民众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产生。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超级大国。美国人总是以最乐观最高傲的方式生活着,他们都喜欢一种超前消费或者说过度消费的生活模式,也就是说他们不管自己的经济能力有多大,他们总是今年把明年甚至后年的花消都预支了,他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大概是以后自己的收入会不会减少甚至是失业,美国经济繁荣的时期,我们到处看到的是美国人民的按揭买房和刷卡购物, 正是无限制扩张的消费和透支欲,美国依靠资本市场的泡沫来维持消费者的透支行为,市场被无节制地放大了,这就为金融危机日后全面爆发埋下了隐患。

其次是美国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也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如今美国政府整个监管体制显然已经无法跟上金融创新的速度,特别是对围绕次贷和次债进行的各种衍生过程,政府监管严重失控。从此次次贷危机可以看出,风险监管不足以解决问题,原因是那些和金融衍生产品相关的表外业务并不纳入计算,又缺乏足够的信息披露,单纯看业务收益和支出,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一些金融机构为更多更快地发放次级贷款,有意放松对贷款人基本贷款资质和条件的审查。因为贷款机构只要把次贷转卖给“两房”后自己就是安全的。加之借贷人持续还款能力偏弱,这些作为次债基础资产的次贷在发放时就埋下了极大的隐患。而在次贷通过证券化转为次债的过程中,依靠“两房”背后的隐性国家担保。最后,围绕次贷和次债进行的一系列衍生过程中,每个环节的信用评估都是相互脱节的,以至于一些人、机构甚至不清楚自己买的是什么时,就把口袋里的钱交给了衣冠楚楚的金融精英们,让那些真正懂行的华尔街人士钻了陈旧的监管模式的空子,获得了很高的收益。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金融风暴给世界各国和地区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同样也给中国经济也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的实体经济走弱已无法避免。一是外需萎缩,源于大洋彼岸的国际金融危机已开始影响全球经济形势,而已深深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中国经济也无法完全置身事外。这场金融危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欧盟、美国等国外市场需求的减少,从而使中国的出口增长面临困难。我国出口贸易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出口贸易公司业务量开始大幅下滑,2008年沿海一带如东莞、义乌等城市三分之一的企业已经严重亏损或者倒闭,其余的企业也举步维艰。对于中国这个主要依赖出口贸易拉动GDP增长的国家而言,经济速度放缓已经成为必然。二是内需萧条,伴随着失业率的提高、员工薪水的减少、生活水平的下降,中国居民的消费能力无疑会出现大幅降低,造成大众对消费持谨慎态度。

其次,美国金融风暴将引发国内房地产危机。美国金融风暴使国际投资公司实力受损,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雷曼兄弟等国际投资机构相继计划出售在华物业的消息。在这些早期进入中国楼市的外资基金欲寻机抛售在华资产时,海外投资者也正放缓进入中国楼市的投资步伐。这将使国内楼市在今后一段时期里进入低迷期。

再次,美国金融风暴对中国股市也带来了很大影响。由于股市属于风险投资中与实体经济直接挂钩的二级市场,它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个就是放大功能,无论实体经济是繁荣还是衰退,在股市下的放大功能下都会偏离实体经济的原有面目,从而产生泡沫或紧缩。第二个特点就是股市的被动性,与实体经济相比,股市永远不能摆脱实体经济的控制,换句话说,就是投资价值最终不能偏离实体价值。随着中国实体经济的下行,股市在恐慌的情绪下会使放

大功能得到体现,加之2009年大量的法人股在银行借贷风险加剧的情况下,会选择套现的可能性极大,对股市而言无疑于雪上加霜,股指下挫难以避免。

三、积极应对挑战,切实把握机遇

美国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带来了许多困难,但是从长期看这对中国的持续发展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可以说中国在巨大的困难面前也正面临着一个“百年一遇”的机会,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抓住和利用好机遇。那么,我国应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呢?

一是我国要由“出口导向型”转为“内需主导型”,这是我国的长期发展战略。实现这个转变,需要扩大内需。中央政府决定启动4万亿的投资规模。其中,把解决困难群体住房问题的安居类工程投资放在第一位。加快建设保障性的安居住房建设,属于保障民生的住房。其次,农村是这次投资拉动的重点。扩大农村需求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点,我国2007年城镇化率是44.94%,农村人口仍然占全国人口的大部分,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对全局有决定性影响。把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则能为我国日益形成的强大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为国民经济提供持久拉动力。国家开展的家电下乡活动,就是抓住当前农村家电普及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广家电下乡,能够直接提高农民消费能力,在更大范围内调动农民购买的积极性,真正把内需特别是农村消费启动起来。第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只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有利于保障民生,稳定消费预期、扩大消费。

二是货币手段。从国家货币政策的趋势看,降低贷款利率,同时,取消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限制,让企业有钱可贷,促进企业扩大规模。

三是增加居民收入。增加居民收入重点是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适度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及保证农民打工收入,实现农民增收。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应提高城镇职工的收入和低保人员的收入。

规模空前的金融风暴是对世界各国经济治理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世界各国加强国际合作的诚意与决心的考验。相信我们只要能够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解决突出问题,我们就一定能够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继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单位:辽阳市城市排水监测站)

猜你喜欢
金融风暴次贷金融危机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金融风暴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
简析金融风暴前后中国的汇率政策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
上海船舶行业迎击金融风暴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蔓延和教训
透过金融危机看衍生品发展与监管
次贷骨牌祸及全球 中国如何再避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