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对旧有光的《项脊轩志》中的两个疑难问题,作了详尽而深入的探讨,形成了新的认识,希望与各位同仁商榷。
【关键词】古代散文 《项脊轩志》 文言翻译 训诂
一、“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何意?
这句话教学参考书有译为“我在门外一一回答”的;有译为“我在门外回答”的,有译为“我就隔着门板一一应答”的,也有译为“我在门板外作出应答”的,如此等等,都未涉及“相为”二字。实际上,此句的难点就集中在这两个字上:
(1)“相”是“互相”还是作偏指代词,如果是偏指代词,代谁?
(2)“为”读wéi还是wèi,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
以上翻译把“相为应答”译为“一一回答”、“回答”、“作出应答”,都回避了难点,让人费解。
我以为,在此句中,“为”应读wèi,作介词,是“跟”或“向”的意思;“相”是偏指代词,相当于第三人称“她”(“相”、“为”二字的这种用法在古汉语中例子很多,此处略去例证),“相为”合在一起,相当于“与之”、“为之”,是“跟她”或“向她”的意思。
兹举古代典籍中这种用法的几例为证:
(1)小民方兴,相为敌仇。(《尚书·微子》)
(2)积疏相为变,盈虚相为变,径行相为变,疾徐相为变,众寡相为变,佚劳相为变。(《孙膑兵法·积疏》)
(3)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4)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韩愈《答李翊书》)
第1例中,“敌”是“抵挡、抵抗”的意思,“相为敌仇”就是“为之敌仇”,“跟他们抵挡敌人”的意思;第2例中,“积”指积聚,“疏”指分散,“径”指“小路”,“行”指“大道”,“佚”通“逸”。此句连用了六个“相为”,“相为变”就是“为之变”,也就是说在“积疏”、“盈虚”、“径行”、“疾徐”、“众寡”、“佚劳”等出现不同情况时,要作出相应的变化,这是孙膑的重要军事思想;第3例,“不相为谋”就是“不与之谋”,也就是“不跟他谋划”的意思;第4例中“生”指“李翊”,“相为言之”的“之”指代韩愈答复李翊如何学作古文的问题(《答李翊书》是韩愈回答李翊如何作古文的问题的),“相为言之”就是“为之言之”,“跟他(向他)讲述作古文的方法”。
既然“相为”等于“与之”或“为之”,那么“之”指代谁呢?是指代“妪”还是指代“姊”?这也就涉及到“儿寒乎,欲食乎”这句话是归有光母亲(“娘”)隔着“门扉”问谁的问题。黄岳洲先生认为“相”作为偏指代词是“代替上文的‘姊”,也有教参持此观点,把“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这句话译为“我在门板外替(你姐)回答”。按此说法,“娘”问的对象就是“姊”,而由“妪”代“姊”回答,此说值得商榷。事实上,“儿寒乎?欲食乎”不可能是“娘”直接问“姊”的,而应是问“妪”的,因为从上文“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看,“姊”当属婴儿,尚未具有语言能力,不然,作为深爱子女的“娘”何必隔要着“门扉”而不开门直接问“姊”呢?此其一。第二,假设“姊”具有语言能力,“儿寒乎?欲食乎?”是问“姊”的,那么“娘”应该对“儿”(亦即“姊”)强调称呼,以表明问话的对象,也就是说应该在“儿”字后有逗号隔开,但是诸多版本都未作这样的标点。第三,对曾经给两代人喂过奶的“妪”来说,她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姊”是否“寒”,是否“欲食”,“妪”最清楚,“娘”希望从她那里得到答案,只不过省略了问的对象“妪”而已。因此,在这里“相”应该指代“娘”,“相为应答”就是“为之应答”,也就是“向娘应答”,是“娘”问“妪”,“妪”向“娘”回答,不存在“娘”问“姊”而由“妪”代为回答的问题。
所以,“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我从门外向她(指“娘”——笔者注)一一回答。
在古文翻译方面很有造诣的于在春先生把“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译为“我隔着板壁跟你娘一问一答”,把“相为”译为“跟你娘”,同样把“为”作介词看待,把“相”作为偏指代词,译为“你娘”而不是“姊”,是非常正确的。
二、枇杷树为谁“手植”?
这好像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以前笔者多次教过《项脊轩志》这篇文章,总觉得学生应该非常清楚枇杷树是归有光妻子栽植的,没想到再次执教这篇文章,为强调“手”是名词作状语,让学生翻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这句话时,发现全班超过一半的同学把“手植”理解为是归有光亲手栽植的,而且这个班是语文基础较好的实验班。问其原因,他们认为是归有光栽树以纪念妻子的。更没想到的是,竟有教学参考书也持这个观点,把此句译为“它是我妻子死的那年我亲手栽的”,这使我觉得老师清楚的问题学生未必都很清楚,更不能让教参的错误贻害学生,因此很有弄清楚这个问题的必要。
首先,从常理看,人们为喜庆作纪念是常有的事,比如为“金婚”、“银婚”而拍照留念等,但是没有谁会为悲伤的事而采取某种方式去纪念的。归有光不可能在妻子死的那一年栽一棵树来纪念妻子,对任何一个有感情的丈夫来说,妻子的死无疑是一件非常悲痛的事,他何必要用一件实物来增加自己的悲痛之情呢?只有枇杷树是归有光妻子栽植的,如今人亡物在,归有光看到“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睹物思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才会更显得深切、真挚!
其次,从行文看,文章的五、六两节是补记,主要表达自己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第五小节写妻子“从余问古事”、“凭几学书”、“述诸小妹语”等几件事,表现丧妻前的欢乐,第六小节写妻子“手植”的枇杷树,表现丧妻后的悲痛,作者用寻常事、平淡语,通过对比的手法,把对妻子的怀念之情表达得诚挚动人。两个小节都是从亡妻的角度写的,如果枇杷树是归有光栽的,就转换了表述的角度,与文意不相吻合。
第三,从语气看,“亭亭如盖矣”是作者深沉的感叹,感叹的是妻子几年前亲手栽植的枇杷树如今已经像伞盖一样高高耸立了,但是她本人却不在了,触景生情,这怎么不令人黯然神伤!归有光就是把这种极深的悲痛寄寓在妻子栽植的一棵树上,唱出了深沉的人生哀歌。试想,如果枇杷树是归有光自己栽的,他要感叹什么呢?有这样的表达效果吗?
第四,从语法看,“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这句话的主语是“吾妻”而不是“吾”,如果是“吾”,作者定会予以强调,表达为“妻死之年吾所手植也”,而课文并非如此表述,由此也可以看出枇杷树是归有光妻子栽植的。
★作者简介:郭祥圣,江苏省如皋中学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