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洪星
【背景简介】
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五中收录了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这篇文章被姚鼐誉为“太仆最胜之文”。作者从“项脊轩”的修葺说起,围绕自家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通过追忆相关的一些日常生活琐事,寄托了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怀念,抒发了人亡物存的感叹。
“借书满架”考辨
文章首段“借书满架,偃仰啸歌”一句中的“借书满架”令人费解。人教版教材第三册和苏教版教材必修五对此均“付之阙如”,未作解释。配套的教学参考用书倒都有译文,人教版译为“借来的书籍摆满书架”,苏教版译为“借来的书籍插满书架”,基本一致。但这样的解释未免牵强。
虽说归家这时已然家道中落,但其祖上曾经做过官;从文章第二段祖母说的“吾家读书久不效”看,归家至少算得上是书香门第。这样的家庭熏陶出来的读书人,自然也可能向他人“借书”(毕竟也有“书非借不能读也”一说),但绝不可能只借不还以致“借书满架”。
又,文章首段是文中着意描写轩室环境的部分,百年老屋破旧不堪,但经过作者的改造后,成为优雅的书斋。从“借书满架”开始到段末,讲的都是书斋可爱的景象,表达作者身在其中的喜悦之情。如果“借”是“借来”的意思,作者写“借书满架”又想表达什么呢?
把“借”理解为“借来”,恐怕于情、于理都很难说通。所以,“借”应作别解。
大家知道,从汉字的发展看,“藉”是“借”的繁体字。所以,我们不妨从研究“藉”的意义入手来解决这个“借”的问题。
东晋孙绰《游天台山赋》中有“藉萋萋之纤草,荫落落之长松”句,唐代李善注曰:“以草荐地而坐曰藉。”而《周易》中有“初六,藉用白茅,无咎”语,《辞海》释其中的“藉”为“以物衬垫”之意。窃以为,这“以物衬垫”已然与“借书满架,偃仰啸歌”中的“借”的意义非常接近了。
查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震川先生集》不作“借书满架”,而作“积书满架”。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考证原文到底是“积”还是“借”,但从意义上看,“借”和“积”应该是接近的。
综上,笔者以为“借书满架”的“借”通“藉”,意为“堆放”。
“大母过余”释义
关于“大母过余”,苏教版注释为“到我这里”,人教版注释为“到我(这里来),意思是来看我”。比较而言,人教版的注释更合理、更到位,更贴近文本的原意。但是,这两个注释其实都犯有一个根本性的错误,那就是对“过”字的理解。
我们发现,两个版本对“过”字的理解高度一致,都解释为“到”。人教版编者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过”应该解释为“到”,这里引申为“看”,“到”是直译,“看”是意译。
这一说法,笔者不敢苟同。
在古汉语中,“过”的义项很丰富,其中自然有“走过,经过”的义项,但亦有“访,探望”的义项。笔者以为,“大母过余”的“过”应属于后者。因为,“走过,经过”是顺便,“访,探望”是特意。用“走过,经过”来解释“大母过余”,太过平淡,不足以表现祖母对孙儿的眷眷之情。说“祖母来看望我”,表明祖母心中有孙儿,“久不见若影”就想念,就要特意来探望。
其实,在文言文中“过”解释为“访,探望”的现象很普遍。《辞海》举《史记·魏公子列传》“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为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举《史记·田叔列传》“会贤大夫少府赵禹来过卫将军”为例,都极为典型。我们的教材中,《五人墓碑记》“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中的“过”亦作“访,探望”讲。
综上,“大母过余”可以这样注释:“祖母来看望我。过,访,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