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文言文教学,应要求课本的内容必须熟悉,对需要背诵的文段或文章一定要会背,对特殊用法、重要实词、重要虚词、通假字等要知道它们所在的语境,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要阅读大量的课外文言文,提高自身的素养,丰富文言知识
【关键词】语境 文言文 语文教学
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文言文的内容大幅度增加,高考试卷中所占的分值也较大,文言文的学习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文言文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因为文言文离我们太久远,学生深感学习的困难,并且还有人认为文言文是老八股,与时代潮流不相符,与生活关系也不大,学了也没什么用。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学习文言文是必要而且重要的。文言文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思想性强等特点都是我们在写作中所必需的营养。高考试卷中难度的加大和分值的增加,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一方面。
二、熟悉《考试大纲》,明确试卷结构
我认为,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熟悉《考试大纲》,了解高考试卷结构。只要这样,你才能知道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统观近几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其结构没发生大的变化,尤其是文言文这个考点。在试卷中,一般是客观选择题(9——12分),主观表述题(8——10分)两大部分。而客观性试题一般是三至四道,涉及的内容为对词语的理解、内容的分析、人物的分析、写作技巧等。主观性表述题,一般也是三至四道。这类题在做的时候,要找准得分点。
三、提高语文素养,丰富文言知识
作为语文教师,应要求学生对课本的内容必须熟悉,对需要背诵的文段或文章一定要会背,对特殊用法、重要实词、重要虚词、通假字等要知道它们所在的语境,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要阅读大量的课外文言文,提高自身的素养,丰富文言知识。让学生在比较中进行分析,在分析中得出答案。这样,才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周代故事,天子临轩,掌朝典笔砚,持至御座,则承御大夫取以进之。”中的“故事”,我让学生回忆《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这句话中的“故事”,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答案。
四、转变授课方式,提升课堂效率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读懂文章的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中举一反三。”因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一讲到底”的教法是不可取了。要让学生成为主动参与课堂的主人,敢于发疑,敢于质疑,敢于释疑,进而较全面地了解课文。当然,在这过程当中,也有学生不能解答出来的,也有没有发现的难点,这时,教师要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告诉答案。教师的这种引导,无疑会让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从而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的话:“语文教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看懂,可深奥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领会。教师就必须在这时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太啰嗦,能给他们开窍就行。教师常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就会提高了。”这段话在文言文教学中非常实用。教师只是引导、帮助学生分析难点,点到就行,不必非得给出答案。因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如在讲“考查实词在语境中的含义”这个考点时,我就引导学生,让他们侧重语境义,让他们根据语境推测含义,不需死记硬背。这样可以加深理解,灵活运用。而在讲“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这一考点时,我更加侧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因为这个考点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不易掌握,我就教他们要“结合语境,侧重用法”,这样既快又准确。如讲“以”这个虚词时,首先让学生知道它主要有“连词、介词”这两种用法,然后再根据“以”后面的词性来确定它的用法。若它后面是名词或代词时,它一般作介词,若它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时,它一般作连词。这样讲解,学生就会在理解中掌握知识,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总之,高中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师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但只要我们静心研究,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定会开创文言文教学的新天地。
作者简介:张红旗,河南省长葛市第三高级中学教师,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