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拓展训练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

2009-05-21 08:08温志宏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心理

温志宏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一生中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生理逐渐向成熟阶段发育过渡的极为重要的年龄阶段。资料显示,我国10%-30%的中学生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拓展训练以它“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本文是在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中学体育教学的实践,利用心理拓展训练自身特点,探讨其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及积极影响作用。

一、心理拓展训练的概念

心理拓展训练(outward bound)理论是由德国的哈恩博士创建于二战前,最初限于海上训练,训练海员的生存能力和生存技巧。心理拓展训练计划由美国人皮赫(J.Piehl创立于1971年,是心理拓展训练的“学校版”,是为了“给予孩子以无限梦想的空间”而选择了“心理拓展训练”的名称,是利用自然环境或人设置的各种复杂环境,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为达到“激发潜能、熔炼团队、砥砺心智”的培训目的而精心设计的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实践活动。

二、心理拓展训练内容与特点

1.心理拓展训练的内容

每一项心理拓展训练都有其相应的训练意义及目的,或是为了解决某些心理问题,或是为了挖掘学生潜在的动机及潜能,所以训练的形式有多种。从人员上分,有个人项目、双人项目、团队项目;从训练的场地上分,有场地、水上、野外定向项目等;从训练内容上来分,有罐头鞋、信任背摔、空中单杠、盲人方阵等。

2.心理拓展训练的特点

首先,心理拓展训练以综合体能活动为引导,引发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要求学生身体和思想的同步投入。其项目无论是水上项目,还是野外生存技能训练项目或专门的场地课程,对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体能要求,并集中体现在参加训练的过程中,在承受一定负荷的基础上达到训练的目的和要求;其次,心理拓展训练以心理挑战为重点,其内容丰富多彩,且复杂多变。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表现在心理考验上,需要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跨越“极限”。学生在完成训练时会遇到来自内心的如紧张、失意等情绪和外来的如条件、环境、身体素质水平和能力等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障碍,学生又必须使自己的行为在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和规则的条件下,以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战胜困难和障碍;第三,心理拓展训练以改善合作意识、完善人格为目标。心理拓展训练实行分组活动,强调集体合作,力图使每一名学生竭尽全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同时从集体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体中显示个性。通过复杂而艰巨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信任、理解和配合。心理拓展训练的环境可以使学生敞开心扉、相互信任、忠实地反映自己。尤其是集体项目获得胜利的保障在于学生之间的默契配合和统一的行动,而这种行为的实现不但依靠学生间的娴熟动作和配合意识,又要求学生必须有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训练中充分体验助人和被人助的快乐,充分体验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以及合作的愉快,增强相互间的信任感。在克服困难,顺利完成课程要求以后,学生能够体会到发自内心的胜利感和自豪感,获得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第四,心理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在训练前把训练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向学生讲清楚,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在课后的总结中,教师进行讲述,组织引导讨论,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来讲,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心理拓展训练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心理拓展训练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主。在拓展训练里,“学”是为导致某些预期结果而特别为学生设计的一些活动。而“教”是旨在通过信息、练习、游戏等方式为学生创造学习的外部条件和环境。教师只是给予及时的启发和诱导。心理拓展训练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在充分的参与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是一种莫大的乐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心理素质的提高将有利于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心理拓展训练就像一个安全的、充满真诚并富有挑战的心理试验场,在一些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学生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提高情绪调节和自我调控能力,保持平和心态,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从而塑造冷静、果断、坚韧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

比如,在心理拓展训练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场景中,取得切身的感受,然后通过回顾总结,将影响学生成功的心理因素挖掘出来,使学生理解“不是你不能,只是你不敢,不是你的能力问题,而是你的心理问题”。如在“信任背摔”项目中,当一名同学从台子上后倒摔下时,同伴之间的信任和责任心就成为完成项目的坚实基础。对下面接的同学而言,是否有责任心,是否能精力集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件性命攸关的事;对台上后倒的同学而言,由于看不到背后的情况而产生“我摔下去会不会受伤”的焦虑,此时能否调整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果断、勇敢地向后倒下去,将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它能让学生深切懂得,当你拥有了果断、自信、敢为的良好心理素质,面对任何困难和危机你都会迎刃而解。拓展训练的着重点不在于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在于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心理拓展训练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与作用

1.有利于发掘中学生自身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个具有复杂层次结构的心理构成物,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作出客观、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稳定性格特征,与其他人格系统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自信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与人格的健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自信是一个多维整合的复杂系统,包含自我认知与评价、情感体验等成分。拓展训练的项目都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使学生感到压力很大,甚至有些活动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对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当他们战胜困难,克服了以往以为无法克服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困难和障碍,完成一个个具有危险性的动作时,就会体验到达到目标而转化来的强烈的成功感,增强自信心,从而提高自我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协作性,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定位自我,实现自我超越。所以,通过训练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潜能,提升和强化个人心理素质。

2.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从容应对压力与挑战

拓展训练就像一个安全的、充满真诚并富有挑战性的心理实验场。在一些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学生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提高情绪调节和自我调控能力,保持平和心态,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从而塑造冷静、果断、坚忍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从而更好地面对各种困难。

3.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习的迁移,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迁移是指在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新情境的能力。快乐学习一直是大家所倡导的,如果一个学生能够将学习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事情,那他因为学业方面导致的心理问题就会大大减少,并因此在整个精神状态上呈现出积极、向上的面貌。通过心理拓展训练,尤其是最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全体学生进行的分享体验,通过反思、自省、领悟、交流,可以充分地感受到拓展训练中安排项目的目的。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团队观念

当代中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早在19世纪,独生子女由于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的溺爱较多,又缺乏兄弟姐妹,所以在性格特征上可能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合群性较差等现象。所以在中学阶段参加心理拓展训练,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会沟通、学会完成团队的任务、学会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相融合,和团队学生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总结失败的经验,懂得在帮助团队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

五、结语

心理拓展训练的宗旨是为锻造个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挖掘潜能、发挥创造力、培养个体的团队精神、熔炼完美的团队,我们应该发挥心理拓展训练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独特作用,达到新课标中规定的心理健康目标的要求。

责任编辑孙晓雯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