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红瑶城镇教师支教的实践与思考

2009-05-19 07:16刘华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教育均衡思考实践

【摘要】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分布的城乡差距,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瓶颈。因此,要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大力改善并提高师资水平。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就是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红瑶地区的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学校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城镇教师支教与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城镇教师支教存在的问题;城镇教师支教走持续发展轨道等一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红瑶;教师支教;教育均衡;实践;思考

支教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技兴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加快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多年的实践证明,支教工作对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06年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做出部署。《意见》下发以来,各地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组织大中城市教师支教、县域内城镇教师定期支教、组织高校毕业生支教、师范生实习支教、开展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教活动等积极措施,并制定出台了相关保障政策。目前这项工作呈现良好态势,但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本文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红瑶地区为调查点,主要探讨支援农村学校的城镇教师。

1.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学校的情况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越城岭山脉西南麓的湘桂边陲。该县境内世居民族有苗、瑶、侗、壮、汉等,少数民族人口占了75%多,是较为典型的多民族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少数民族贫困县。泗水乡位于龙胜县中部,是该县历史上各方向民族迁徙路径相汇的最前沿。该乡边远贫困,瑶族人口居多。根据该乡政府2008年8月的统计,该乡有人口13060人,汉族1954人,红瑶6042人,盘瑶459人,壮族3033人,苗族1572人,红瑶占该乡总人口数的46.3%。由此可见该乡是以红瑶为主的多民族乡镇。

总结近几年来泗水乡城镇教师教师支教的情况,支教工作可以从以下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1.1 从支教教师的来源可分为乡镇外部型和乡镇内部型两种支教方式

1.1.1 乡镇外部型:即教师支教是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市、县两级学校派遣一定数量教师到县镇郊区农村或其他乡镇贫弱学校支教

如桂林市教育局曾派桂林中学的一个王老师到泗水乡中学进行支教,王老师在支教的两年时间里为泗水中学办了许多实事,通过他与后援单位的联系,为泗水中学建起了一个比较标准的会议室;他还与几个企业老板一起资助了3名贫困学生,使这些贫困生能在校安心学习,其中一个学生已经考上了重点高中,另有一名还在泗水中学就读;在教学上,由于他的桥梁作用,他把桂林中学的领导和部分骨干教师“请进来”,指导泗水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将市里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到了该校,同时,他还组织泗水中学的全体教师“走出去”到桂林中学交流学习。正如泗水中学的领导说:“他心里想着我们学校,时刻为我们学校着想。他和我们教师的关系也很好,进城后如亲人一样。他来我们学校两年,改变了教师的观念,使教师有了上进心。他的支教不仅给予了我们物质上的帮助,而且给予了我们心理上的扶持。”

1.1.2 乡镇内部型:即在本乡镇内,条件较好的学校(一般为乡镇中心校)派遣教师到乡镇内的其他薄弱学校、边远村校支教

泗水乡是从2008年开始启动乡镇内教师支教的。泗水乡中心校要求泗水乡中心小学,派老师到相对偏远的泗水乡潘内小学进行支教,被派去支教的是两位女教师。她们在潘内小学的支教时间是一年,并与中心学校签订了相应的合同。笔者到潘内小学调查时,她们到潘内小学支教的时间仅一个半月,但他们在那里已经对该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好评,他们用最直朴的语言说:“我们喜欢这样的老师。”

1.2 从支教期限的角度来分,支教又可以分为定期支教与不定期支教两种

1.2.1 定期支教:即在一定年限内进行的支教支教的年限也即“服务期”

桂林市教育局规定:“支教服务期限不低于一年,并且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乡村中小学或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由于定期支教的年限没有规定上限,所以有较大的灵活性。目前各地支教政策中,大部分把支教服务期定为一年,也有少数县份规定为两年的。如桂林中学到泗水乡中学进行支教的王老师,从2006春季到2008年春季在泗水乡中学支教了两年;而泗水乡中心小学到潘内小学的两位老师的支教时间是一年。

1.2.2 不定期支教:即定期支教以外的各种支教模式的统称

当前,除定期支教外的各种智力支教都可以归为此类,如城镇教师“送课下乡”,城镇骨干教师“一对一帮扶”、“巡回执教”、城乡学校“结对子”等,形式多样,方法不一。相对于定期支教而言,不定期支教具有临时性、短时性的特点,如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学校根据需要,临时派遣城镇优秀教师“送课下乡”或“巡回执教”,在时间安排上多则一、二个月,少则一两周,并无具体期限。不定期支教只能作为定期支教的辅助手段。

这几种支教类型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常常会被融合起来使用,例如乡镇内部型支教,可以采取中心学校对其他学校非定点支教,同时也可以是乡镇中心学校对其他学校的定点支教。

2.支教工作取得的成绩

2.1 从上至下领导重视

广西区教育厅、桂林市教育局、龙胜县教育局对“支教”这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支教领导小组,建立了支教办公室,下发了支教的相关文件,在统一部署的同时加强分类指导,在整体推进的同时注意突出重点,在形成声势的同时力求实效。各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也高度重视,认真抓好此项工作。

  2.2 支教工作落实到位

为使支教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支教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各受援学校领导能认真思考,积极谋划,统筹安排。一方面注重充分发挥支教教师的骨干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注意到不加重支教教师的课务负担,工作量适当低于学校教师的平均工作量。尤其是泗水中心校成立了以教育总校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周密详实的工作计划,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该乡总校还与各校校长签订了责任状,各校校长与本校分管同志及支教教师签订了责任状,从而确保了此项工作层层有责任,件件有落实。此外,该乡还制定了《支教老师奖励办法》和《被帮扶教师考核方案》,对支教教师的奖励大于本校其他教师,从最大程度上调动了支教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3 受援学校对支教教师生活关心

该乡对支教教师的生活作了周到而细致的安排,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尤其是潘内完小,一是为支教教师腾出了最好的宿舍,购置了生活用品;二是有为支教教师做饭的厨房和人员,并对生活费给予适当补助。三是在安全问题上,该校亦是非常重视,把安全工作放在支教工作首位,能够全方位地考虑支教教师的安全。

2.4 支教教师当好了使者,促进了城乡交流,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支教教师到一个地方支教,他们并不是仅仅只上好几节课,而最重要的是他们把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新的教育理念带到了受援学校,同时把在偏远的农村学校工作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带回了自己的学校,这又教育了城镇教师吃苦耐劳、如何面对困难,在条件较差的环境下工作,使他们更加爱岗敬业。支教老师还尽可能地给予受援学校物质上的帮助,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去影响当地的师生及家长。城镇教师支教使贫困地方的学生也能享受到比较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使教育的公平、公正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3.支教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支教观念落后,教师们对支教的认识不够

支教是一种政府行为,对支教的学校来说是一种政治任务。如果支教学校仅把支教看作一项政治任务的话,就会是被动地进行支教,那后果将是极其可怕的,支教学校和受援学校将难以更新旧有的“支教观念”——“支教就是派教师上课”、“支教就是给钱建设学校的硬件”如此等等。在对教师的调查问卷中了解到,愿意去支教的教师,只占被调查教师的20%;学校指派可以去支教的占45%;不愿意去支教的占30%强。有1所学校拟选派教师去支教,领导反复动员无效,只好用“抓阉”的办法来解决。不难想象,如果教师对支教工作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工作就会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更不会有创造性,支教质量很难保证。

3.2 支教工作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在调查过程中,也有一些受援学校反映,有的支教老师纪律涣散、请假太多,有的参加原校活动较多,农村学校编制紧张,给学校工作带来了一些不便,但由于他们是来支教的,不太好意思管,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使支教教师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3.3 支教教师的总体质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尽管每年的支教教师中都有很多优秀的骨干教师,部分受援学校接收的支教教师还一年比一年好,但总体上支教教师质量有下降趋势。在调查中,县市教育局有关领导也反映,城区中小学的优秀教师数量有限,向农村学校选派符合条件的全职支教教师的难度越来越大。

3.4 支教教师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和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在支教的队伍中大部分是中青年教师,多数家庭负担较重,孩子正处于生活需要照顾、学习需要辅导的阶段。在偏远的农村支教,交通不便,回家探亲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受援校食宿也很成问题。在对曾经参加过支教和正在支教的教师调查中了解到,有64%的教师认为家庭得不到照顾;53%的教师认为交通不便;31%的教师觉得在受援学校食宿不便。为了支教工作的健康发展,支教教师的一些优惠政策必须及时落实到位,否则影响支教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4.对进一步做好支教工作的几项政策建议

要解决好支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支教工作走持续发展的轨道,必须在认真学习贯彻《意见》的基础上因地因时因校制宜,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逐步加以补充完善。 

4.1 加大支教工作宣传的力度

加强对《意见》的学习贯彻力度,《意见》指出:要“切实加强支教工作的组织领导。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努力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按照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因地制宜、城乡互动的原则,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要建立支教师资供求信息交流和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要把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列为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督导评估结果要作为今后评价地方教育均衡发展状况和考核主要领导工作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大力宣传的同时,要创造性地开展支教工作。城乡互帮,共同发展,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有力举措,一定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

4.2 认真选派支教教师,加强支教工作的岗前培训,确保支教教师的高质量

要选派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知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要做到专业对口。只有这样才能使“支教工作”这项公益事业取得一定的成效。将《意见》“积极做好支教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参加支教的人员必须具备教师资格条件并经过岗前培训”、“支教教师支教期间由受援单位和派出单位双重管理,以受援单位管理为主。派出单位要积极帮助支教人员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做好支教工作。受援地区和学校要及时对支教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做出妥善安排,使其充分发挥作用”、“选派城镇中小学教师支教,其中骨干教师应占一定比例”的要求落到实处。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好支教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对即将奔赴支教一线的教师要进行认真扎实的岗前培训,提出工作希望、明确工作要求,强调自我安全保护。对被帮扶单位的工作、生活安排、安全措施也要提出明确细致的要求。

4.3 建立农村教师向城镇学校学习性流动的合理机制

在促进城镇优秀教师向农村中小学支教,以“请进来”的方式改善农村中小学师资状况的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同样要制定政策鼓励一些符合条件的农村教师向城镇中小学做一定时间的学习性的流动,以“走出去”的方式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意见》指出:“要加大对口支援工作力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本行政区域内长期稳定的‘校对校对口支援关系,鼓励和支持城镇办学水平高的中小学与农村学校建立办学共同体,通过‘结对子、‘手拉手等多种有效形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支援学校每派一名教师到受援学校支教,相应地受援学校可抽出一名教师到支援学校去顶岗锻炼、进行实地学习深造,以便将学到的东西带回原学校发扬光大。

4.4 及时总结支教工作,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意见》指出:“大力开展支教宣传工作。各地要认真总结推广支教工作的先进经验,对支教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人物给予表彰奖励,并大力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促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顺利进行。”各地要加强支教工作的考核管理,包括对支援学校、被支援学校、支教教师工作的考核管理,要突出目的,注重过程,重视结果。

4.5 加强对支教工作的调查研究,补充完善相关政策

有关部门要严格控制城镇中小学教师编制,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的结构比例,积极促进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落实《意见》中 “认真组织县域内城镇中小学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教师统筹管理工作,合理配置城乡教师资源,认真做好县域内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规划;严格控制城镇中小学教师编制,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的结构比例,积极促进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定期选派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并统筹安排落实好其他城市的教师到当地农村支教的工作”的要求。

4.6 探索有效途径,因地制宜、创造性地组织开展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

《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农村教育服务的重要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建立长效扶持机制,探索有效途径,因地制宜、创造性地组织开展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逐步形成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农村师资力量,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在具体工作中,要紧密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支教工作。

总之,城镇教师支教既要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资源共享”的原则,又要体现出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教师定期支教的方式要相对稳定,即要有一定的支教期限要求,而教师的短期、适时、多样的支教形式可以克服教师定期支教相对固定的弊端。因此,国家在政策上大力宣传定期支教的同时,要继续鼓励“送课下乡”等形式多样的短期支教方式。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08106080304M373]。

作者简介:刘华成(1972—),男,湖北恩施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2007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华南与东南亚民族社会文化变迁。

猜你喜欢
教育均衡思考实践
强抓学校管理,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均衡发展大环境下的高中语文“平等”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