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惠玲
〔关键词〕 幼儿;美术教育;创设情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8(A)—0042—01
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启蒙教育,不是专业教育,正如幼儿学语言不是为了培养文学家一样。美术教育可以补充书本知识的不足,扩大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文化生活,对开发幼儿智力、陶冶幼儿情操有特殊作用,对幼儿全面发展有推动作用,对孩子未来的文化素质和人格素质都会有良好的影响。有的家长把幼儿美术教育看成早期的专业定向教育,急功近利,指导不当,反而成为孩子的学习负担,那就完全违背了幼儿美术教育的宗旨。
美术绘画活动要明确教学目标,安排富有情趣的教学内容,通过看看、想想、讲讲、画画等方法,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一些有利于激发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开展了“创境探究、个性表现”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育人效应,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
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控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幼儿感知绘画内容,产生探究欲望,明确学习的目标。在有关环保绘画教学中,为了使幼儿对环境有一定的了解,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笔者先组织他们观察大量的环保图片,并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如,为什么美丽的大自然会失去昔日的风采?为什么小鸟没有了家?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它们?使幼儿明白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并采用播放录像或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动静结合,丰富幼儿的感官,增强兴趣,为画画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幼儿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是美术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环,从幼儿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出发,引导他们打开想象的翅膀,教会他们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大胆创新,让幼儿在创作完自己的作品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讲述出来,使各科教学融会贯通。
二、探究释疑
探究过程是幼儿自我钻研和熟悉绘画主题的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所提出的问题,让幼儿的个性在探究中得以发展,在幼儿的相互帮助和教师的点拨指导下,让幼儿的思维由浅入深,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得到新的发现和启迪,提高其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
如,在教《我是小小设计师》一课时,笔者运用教学课件,通过“变戏法”的手段将不同的图案展示出来,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设计师”的行列之中,互换交流,表达各自的想法。给幼儿创设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分组讨论,从中发现问题,这样的活动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使每个幼儿的思维更加活跃,内在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为创新打好了基础。
三、表现发挥
这一环节是幼儿主体性实践和认识的阶段,是幼儿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阶段。教学指导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幼儿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不同层次幼儿的表现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对自己能力的提高充满信心。
培养幼儿善于动脑又善于动手的习惯。如何更好地向幼儿传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呢?首先要注重课堂的技能训练,让幼儿用线条、色彩、图像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技能,因为只有通过运用各种线条、图形才能组合一幅漂亮的图画,加上鲜艳的色彩,才能使之达到完美。例如,在教学《美丽的七星瓢虫》一课中,看似一幅难度极高的作品,在幼儿有了运用线条、色彩的基础后,他们画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因为他们对线条及图形已经有了稳固的基础,只是将它们进行组合便可,孩子们画出的七星瓢虫图既形象又艳丽。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但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使幼儿情趣盎然,课堂教学形式活、质量高、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了绘画技能,使幼儿的能力得到了发挥,并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探究事物的发展规律,这是现代幼儿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同时也是创新意识的组成因素。
四、讲评拓展
这一环节是对整个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反馈和验证。目的在于让幼儿领会学习方法,体会思想感情,总结经验教训。在教师的提示下,让幼儿的认识由活动内向活动外延伸拓展。让幼儿通过互评、自评的形式展开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教师的指导下最后评出等级,给予一定的奖励。